言之有文 行之才远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当然要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下足功夫。但大家从最近几年的高考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趋向,即语言的表达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仍是语言。一篇作文的语言不好,尽管思想很深刻,结构也很巧妙,也不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正如我们平时所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所以锤炼好作文语言是写好作文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锤炼语言:
  
  一、绘声绘色的描述
  
  绘声绘色是一个成语,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在写作上,它常用于记叙类文章中,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摹和刻画,使读者对描摹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觉和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银元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说“有个银元,从桌上滚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的跳着”,很明显,改后的句子有声有色,生动多了。又例如: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小草所散发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而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鲁迅《社戏》)
  这段写景文字非常典型,“铁的兽脊”,还有“几点火”,小草散发的“清香”,还有心中的“盼望”,写得具体可感,静动结合,精妙传神。
  
  二、善用修辞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种“魔水”精巧地洒在高考作文之中,就可以点石成金而神奇了。运用
  了比喻,就生动、鲜明;运用了比拟,则形象、逼真;运用了排比,文辞就显得有气势……总之,只要运用得恰当,修辞手法就会各显其精彩。例如:
  你是严冬的炭火,你是酷暑里的浓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
  作文用一串比喻点题,生动形象地铺排了浓烈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如:
  有时感情是一副善变的药,融在爱的酒精之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甜;有时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中,纵然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
  运用对偶,语言整齐优美,新鲜灵动,直观地显示感情与理智的辩证关系。
  由此可见,修辞是雕饰语言的最有效的手段,它使语言内涵丰富,感情色彩强烈。
  
  三、运用不同句式
  
  运用变式句,会使语言达到一种新奇的效果。如“他比阿Q还阿Q”(名词活用句),“怎么了,你?”(倒装句),“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极难极难的需要拐好几道‘弯’才能解出一般人无法解出的世上最难的题目”(无标点句)。这些句式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整句与散句结合运用。例如:
  我喜欢在每个早晨等待分娩太阳,喜欢在每个夜晚点数星星又多了几颗;在雨天我从不打伞,让雨点轻轻滴在我渴望的脸颊上,在雾天,我常常一个人出去散步,雾花落在我的睫毛上,我便有了一双梦幻的眼睛……噢,你别笑我,这只是我的习惯。我习惯于和动物交朋友,我家门前的蚂蚁每天都会收到我馈赠的美餐;我习惯于找植物做知己,我家院中的玫瑰总会闪烁着我为它点缀的露珠。真的,我熟悉自然景物像熟悉我的挚友。
  长句结构复杂,节奏舒缓;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长短句交错使用,你的作文语言就有更丰富更强劲的表现力了。
  
  四、借用诗词名句,引用俗语、谚语
  
  借用名句,使作文具有哲理性,加深思想的深度。如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鲜明对比,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本质。又如引用屈原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达矢志不渝的决心;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引用流行色彩的语言
  
  就像北京人吃臭豆腐,爱它的一天不吃就寝食难安,有了它,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讨厌它的恨不得百里开外捂住鼻子绕道而行,瞪眼睛比看到恐怖组织还紧张,仿佛别人打开的不是玻璃罐罐而是带炭疽菌的邮政快件。
  引用幽默的语言借以表达爱憎。
  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借以表达理想与希望。
  花落的声音秋知道,思念的感觉心知道,愿手机轻轻振动,能让你感到欢乐和温馨。无华丽之言,唯有想你的心。
  引用手机短信,借以表达思念。
  学好语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要积累,多读书看报;其次要留意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学习语言;最后要学会反复锤炼作文语言。长期坚持,你的作文语言一定会活起来,亮起来的。
其他文献
安徽省2008年高考考生分数,出乎意料的是文综成绩普遍偏低,许多考生估分与实际相差20分~30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分析得分低的原因:  一、正确处理课本知识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2008年高考考生文综分数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任课教师对教材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把握的度不够。今年高考文综试题和往年高考题一样不回避热点问题,粮食价格问题、民族问题、抗雪灾问题、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问题、中日关系问
期刊
like是英语使用的高频词汇。它词义丰富,用法复杂,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下列特殊情况。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坚持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的“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严格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坚持由现行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一部分 总体评价  一、既遵循《大纲》,又突出重点  1.测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今年的试题仍分为语言知识
期刊
考点解说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信息”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同一信息。文章中有些语句的表述方式虽不一样,但所表达出的信息却是一样的,即“这个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文章中举某例,例子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这就属于同一关系的信息。文章中举某名言或诗句,它们恰恰都说明某一个问题,这种也
期刊
不少人曾登玉皇顶看日出。写散文,如果只是把所见情景一一记述,即使颇为细致生动,恐怕也不一定是成功的作品;在记述中饱含着作者独具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文学的境界,才能动人。我们读《泰山日出》,大体上也可见日出的过程,但是作者无意作细致的记述,因为他的立意不在这里。除了前面的一段是现实感受的描写,后面则通篇是一种奇丽的幻想。使人感到,这种独特的手法,是为了最生动有力地表达作者炽热奔放的感情而自然地产生的。
期刊
书面表达旨在测试考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从历年高考试卷来看,书面表达是指导性写作,即按照题目所给的目的、时间、对象、地点、内容、长度等条件去完成写作。它不同于命题作文,也不是简单的句子翻译。因此我们写作时必须做到行文切题,要点齐全,文理通顺,语言准确、得当,这是英语作文的重要要求,也是书面表达得高分的技巧所在。2007年全国卷Ⅰ书面表达:  假定你
期刊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以“卓越的感受性,并以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印度诗圣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    孤寂的童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日本大阪市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医生兼大阪医院副院长,喜好汉字、汉诗和文人画。良好的家境本可以为年幼的川端康成提供一个良好的
期刊
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酸与弱碱溶液混合,以及弱酸与弱碱溶液相混合时,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大小判断相对较为复杂,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
期刊
你能说出句中各个that的用法吗?The English teacher said that that that that that student used in the sentence was wrong.“that”在英语中是个极普通而使用率极高的词。也是高考热点词汇之一。它可作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关系代词等,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起联结作用等。下面就that的主要用法作
期刊
when,while及as是高中英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连词,考题更是涉及它们的方方面面。现将它们的用法辨析如下:  相似点    一、when,while和as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虽然when,while和as都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但用法和意义却有不同之处。  1.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的时候”、“一……就”等。例如:  It happened to be raining 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