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西画语中的灵魂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绘画语言呢?绘画语言就是画者用于画面表达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它是个体的、自由的、流变的。绘画语言反映了作者的技艺、思维、情绪甚至情怀,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艺术作品才具有它最为宝贵的属性——艺术个性。就算画面的技艺有些相似,画中的情愫也永远无法雷同。所以当一个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是在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日后的看画者形成交流。绘画作品就是作者与观众交流的媒介。每当我们站在与我们时代相隔百年的经典画作面前,我们体会到的不单单是画作本身具备的艺术语言的魅力,还能体会到由不同画作、不同语言所散发着的作者的独到思维、人格魅力、精神气质。我们会被画作艺术语言所表达出的艺术家强大的灵魂力量所震撼。 作为一名绘画工作者,如何用适当的艺术语言自然而然地表现自我内心想要表现的东西,是我们一生都要解决的问题,即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架上绘画可大致分为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两类。抽象绘画暂且在这里不谈,具象绘画是我想在这篇文章里深入讨论的话题。具象绘画的表现方法,我个人认为,以写实与写意两种方法为主。中西绘画两类画种的差别大致也可以概括为写实与写意的差别。
  一、中西画语中的写实
  什么是写实绘画呢?写实绘画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秉笔直书,是需要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客观安排构图与内容的。我认为:写实绘画在所表达的内容上不一定是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通过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想象加工而成的全新事物,是一种直接的表达、直观的感受,例如中国古代壁画中对于神灵、神兽、天堂、地狱等的描绘。而西方绘画大师库尔贝有名的那句“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没见过她”。虽然开启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先河,但并不能改变之前浪漫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绘画也是通过写实的手法表达画面的事实。现实主义绘画并不代表所有的写实绘画,它只是写实绘画的一部分。中国国画大师徐悲鸿描绘的《观世音像》、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布格罗的《少女抵抗丘比特》以及前苏联写实大师克拉姆斯柯依的《荒野中的基督》等名作,描绘的都是只在理想中存在的事物。观音、天使、耶稣等都是人意识中形成的“客观形象”,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这些形象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了,在他们的形成中,艺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西绘画在材料技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是水性材料,一个是油性材质。两种画种材料技法的差异就直接导致了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差异。哪种更适合写实呢?中国画对待写实的方法是工笔画,是以线条为基础,再以三矾九染完成的绘画。可是线条本身是画面的形式符号之一,是抽象的、概括的、主观的,在写实的方法上并不如西洋油画那样实在、形象、生动。虽然中国工笔画可以画出大家风范,但是在画面细节的处理上自然比不过西洋画。工笔是中国画独有的传统画种,它极具民族性,但是它在表现物象的立体感、浑厚感、完整性、全面性上有所欠缺。
  先看颜色方面,水性材料的颜色需要一层层地晕染来体现其价值,是一种间接的美,是一种累积的含蓄的雅美。也正因如此,表现真实事物的不同质感也就很难能用工笔体现了。油性材料在这方面却有着天然的优势。油画颜色的色阶更微妙、更饱和、更丰富。这从古典油画到当代油画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坦培拉的绘画过程和中国工笔画的绘制极其相似,也是在确定了画面造型的基础上层层晕染的。但不同的是,坦培拉的晕染可以以不同的色相相互叠加,一片绿色的晕染过程中完全可以加入其补色,而这在工笔画的罩色过程中是难以想象的。类似《蒙娜丽莎的微笑》、《无名女郎》等传世名作都是用工笔无法复制的。直至今日,油画仍以混合画法为主流,色彩的运用依旧方法多样,既可以一次成型也可以反复覆盖。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使画面的色彩明度、纯度、对比度都达到“相对完美”的状态。
  再看造型方面,工笔画的造型依附的是线条的力度与疏密的构成,取法源自于书法,是需要力透纸背的线来构成画面的支架的。实际上工笔的线条并不需要太理性,并不是需要它既符合疏密关系又符合结构关系或是透视关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街道、房屋的透视并不是和真实的科学的透视关系一致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人物的大小也不是以理性的远近关系描绘,而是通过主次关系进行主观的比例改变。所以工笔画的主观感性本身就是最可贵的地方。油画与工笔画的造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三维空间性。油画的写实根基是素描,就必然会注重很多如结构、透视、解剖等理性因素。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就运用了成角透视来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人物的形态也遵循人体结构,使画面的处理更“合理”。单就写实而言,工笔似乎并不能把水性材料的精髓全部发挥出来,在这一点上,油画却可以表现得更加酣畅淋漓,这是不争的事实。油画的真谛就是写实。实际上这也符合西方人理性的思维方式与直接的观察方法。即便是如梵高、蒙克一般热情的画家,对待画面也丝毫不敢怠慢。他们依旧对画面的每一块颜色有着深刻的推敲、分析、理解。总之,“理性”这个词是与西方写实绘画密不可分的。
  二、中西画语中的写意
  中国画最珍贵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中国画的灵魂就是写意。何为写意?从绘画技术上来说,它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好的写意是一杯意味深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醇美,需要慢慢品味而不是一饮而尽。意,亦是一种情怀,是画家的主观感受,是画家的情绪波澜,更是画家的心境。写意不单单是中国画的龙脉,也更接近绘画的本源,因为它的“人为性”、“不可复制性”、“偶然性”更强。
  写意画的“人为性”就是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它需要的不是小心翼翼地描摹,而是随心而动的洒脱。例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就充分体现了写意的大情怀。古人对其“不拘常法”的画风定位为“逸”格,是指“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画面以泼洒般的墨色书写情意,使得画中仙人扑朔迷离,也正应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那句“绘画的妙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写意画也确实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画好的画种。它和中国人委婉、谦虚、顺其自然的性格密不可分,它必然也符合中国人的生存哲学。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遵循着道法自然的哲学原则,这种哲学原则不单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观,也影响着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是审美观。所以,当中国人的太极拳与气功展现在外国人眼前的时候,他们自然不理解,因为“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这种“气”对绘画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在我看来,再好的写实油画,画面里缺少的并不是技术,也不是深度,而是西方文化没有的“气”。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气韵充盈。“气”本身就是主观的,是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属于“人的自生”存在。于是乎,中国文化中的气功便有了骨肉之躯能承受千斤压顶、长枪刺喉之力的景观,而中国画的画面才有了“如高山坠石般”的笔墨劲道与可意不可言的气贯长虹。中国人相信人的体内是有“气”存在的,这种“气”,也成就了写意绘画的根本属性——“人为性”。   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在于其“不可复制性”。实际上,我之所以认为中国写意画更接近艺术的本源也正因如此。相对于油,水的流动性更大,更难以掌控。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原有状态,而水却恰恰相反,水在短暂的停留之后就会被永久的定格。古典油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诞生了一大批的优秀艺术家甚至大师,而当时的意大利街头到处遍布着艺术工作室、小作坊。那时的大多数艺术家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他们手中的“制作技术”时至今日已经被后人普遍遗忘了,更不曾想到当时人人都会的古典技艺在现在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无论坦培拉还是超写实绘画,对于技艺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一旦掌握,“复制”任何事物都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可是唯独难以画出漂无定数的水墨之感。中国人的写意是顺势而走,顺其自然的。既然如此,又怎么会强迫原来就自由的水像西画的调色油一样油腻呢?这是中国写意绘画最独一无二的地方,也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既然中国写意画讲究自然而然,且要符合水墨的自由特性,那么画面就会产生很多的偶然性。偶然性带来的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意外惊喜,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宝藏。能在影片的开始就看到结局的电影必然不是好的影片,能够被看透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画如人生,人生如画。在钻研绘画技艺的同时,艺术家必然要保持对生活的感悟与修行。技艺能带给画面的是已知的高山,艺术家的修为给画面的是深不可测的海洋,而让画面不朽的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偶然性!即使是再伟大的艺术家都不能保证每张作品的成与败,在其满意的作品中也会有自我定义的高低好坏之分,这就是“偶然性”的魅力所在。当然,所谓偶然性产生的作用,也必须是艺术家拥有技术与内涵之后才会生效。否则,只会成为一些不下苦工只想抄近路的善施骗术的艺人“瞎搞”的把戏。
  国画与油画分别作为中西绘画最重要的两种画种,各自的魅力不必多言,但是各自的灵魂却大相径庭。油画精于写实,国画贵在写意。绘画作为视觉艺术,必然要直接震撼看画者的视觉,通过眼睛传递一种饱满的力量与伟大的灵魂。好的绘画作品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解释 ,只要静静地存在在那里等着人们欣赏。在浮华骚动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单单影响着大众,也深深地影响着同为社会一分子的艺术家们。身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满怀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同时了解人情世故,体会个中滋味,做到闹中取静,净化自我的灵魂。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时候,寻找中西绘画的精髓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时候,才会笑看自己从事一生的绘画事业。
  作者单位:
  陈阅敏,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申大鹏,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河南“泥泥狗”“泥咕咕”都是涵盖多样泥塑玩具的统称。二者千姿百态的造型源于古老的宗教祭祀的民俗,每种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并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它们的底色大多为黑色,再施以各色彩绘。淮阳“泥泥狗”和浚县“泥咕咕”可以说是泥塑玩具的姊妹,它们既有相似的地方,又各具特色。  关键词:祭祀;尚黑;图腾崇拜  一、绪论  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存在于各类民俗活动当中。它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劳动者
期刊
郭永生,出生于1968年5月,河南安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河南省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7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韩国。甲骨文书法被人民大会堂、中国文字博物馆、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收藏,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
期刊
蔡智,号一泉,1963年出生,研究生毕业,中国画研究院首届高研班结业,教育部博士班在读。师从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姜宝林教授、张立辰教授。现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广西青年委员,漓江画派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协理事,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有《蔡智画集》、《名家名画——蔡智写意花鸟》、《蔡智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大系—蔡智》等个人
期刊
摘 要: 艺术设计与工笔人物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同为造型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艺术历史上设计理念早就出现,在中国经典绘画如《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工笔人物绘画中就有着鲜明的设计特征。无论是其简洁意象的造型、虚实相生的布局、“随意赋彩”的设色还是精良完美的制作,都闪现着艺术设计的火花。分析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设计感,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艺术设计也为工笔人物画带来了新的
期刊
摘 要:意象油画为近年愈来愈热的词语,而中国油画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画家对所画对象的移情,通过用笔触的表达,达到“寓情于行”。这点和中国画类似,都有写意性的特点。即用油画的材料,随意而不随便的笔触随意描绘我们心中对人物、色彩、风景以及情感深处的某一种感动。偏于表现主义的这种写意油画颠覆了传统的油画流程,也更接近艺术的本体。  关键词:意象油画;笔触;油画技法;中西方绘画理论  我们所说的意
期刊
侯和平,一九五四年出生,一九七二年投笔从戎,军旅生涯三十五载,师职军官,大校军衔。二○○七年八月转业,现任河南日报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大河网美术馆执行馆长,在中国书协组织的大赛中入展十多次,其中两次入展兰亭奖。  见到河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政委侯和平的作品,第一印象是年轻。难道书法也有年轻年老之分吗?当然。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
期刊
摘 要:传统书法艺术和陶瓷书法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风貌。对陶瓷书法与传统书法进行对比,对陶瓷书法的创作特点进行深刻总结,探索陶瓷书法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关键词:陶瓷书法;传统书法;创新  基金项目:江西景德镇市2014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28  一、陶瓷书法溯源  陶瓷书法迄今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和器具中的传统文字密不可分。最
期刊
摘 要:以书入画在我国书画史上由来已久,书画相通,寓书法于画法之中。古人云:画道得而通于书,书道得而可通于画,殊途同归,画书无二。画史也充分表明,优秀的书画家如文同、米芾、苏轼、文徵明、董其昌以至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是书画皆擅长的,由此足以见得书画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中国画;书法;关联性;同源;意境相同;同心  一、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其关注焦点在于书画同源的“源”字该作何理解。若定位
期刊
你是否注意到,有些人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经历(他们微不足道的日常经历)变成一年收获三茬的富饶之地;而另一些人(他们的队伍如此壮大!),即便经历过最跌宕起伏的命运洗礼,见证过最变化莫测的时代或民族风云,却仍然轻飘飘地像木塞一样浮于表面(木塞般的人总占社会的大多数)。所以最终我们倾向于将人划分为两类:懂得如何变少为多的少数人和懂得如何变多为少的大多数人。真的,那些变态的魔术师确有其人,他们非但不能无中生有
期刊
摘 要:费欣的绘画作品色彩明快、明暗对比响亮,表现力强。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自成一家,刻画深刻入神。费欣的作品倾向于从生活中直接取材,追求自然与真实、纯正与鲜明,钟情于肖像画与风俗画的创作,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画面驾驭能力。他的素描头像表现技法,油画中人物刻画的生动感,成为很多艺术家在画面上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费欣;自然绘画;高校美术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1879年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