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磨出精品四维揣摩炼学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课是指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研磨之后,使课堂更加精彩。但大多数教师磨课时更注重斟酌、优化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的细节部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所谈的“一课多磨”指的是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让课上得更有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师能、师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说这种“一课多案”设计的磨课方法是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虽然在这条孤独前行的研修路上,需要付出一定的辛苦、勤奋和思索,但一路走过,每一位教师都会发现自己教学成功的风景旖旎迷人,自己为师的气质更加魅力无限。
  那么,怎样通过“一课多磨”“一课多案”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呢?
  一、磨课时活用名家之智慧,悦享一个“真”字,揣摩教学思想
  汲取名家教学设计的精髓,品读出其课例的智慧所在,揣摩其课案中蕴藏的教育教学思想,化为己用,便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真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程度。如余映潮老师在讲授《散步》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两种教学思路。一種思路是把整个课堂分为整体理解课文(理解一篇)、品读记诵文段(记诵一节)、学用文中句式(突破一点)三个环节,从整体到局部地进行学法指导;另一种思路是分为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美点寻踪;迁移阅读、学法实践三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从感知到实践地进行学习指导。从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能看出余老师朴实为本的教学设计思想,让语文真正地回归到最真实的课堂,不炫耀技能和技巧,更不卖弄学识与才华,而是让课堂回归到学生认知的真实、习得的真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一名教师,如果能多解析语文教育大家、名家、专家和名师的教学设计精髓,揣摩其教育教学思想,会在与名家对话,与好课共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这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学品。
  二、磨课时巧用伙伴之慧语,共享一个“珍”字,揣摩教学理念
  大凡有一点名气、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都有其明确的办学理念,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自然是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主渠道。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理念就成为必然。又兼同伴与自己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学年,自然在教学设计时就遵循着共同的教学理念,所以互助成长、协力共赢、资源共享也成为了必然中的必然。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国颇有名气的践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学校。同样讲解《散步》一文时,一名教师设计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内容探究、语言探究、写法探究、活动学习六个环节。由《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导入新课、然后围绕“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再围绕提出的关于人物形象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探究文中有意蕴、有美感的语言,最后探究写法,并联系家庭生活设计活动。还有一位老师在创设情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设计了“探寻美感”作为重点授课环节,依次设计了——人物美:亲情的温馨歌谣;景物美:生命的热情赞颂;语言美:句式整齐有情趣、以小见大含义丰。这个寻美环节是此课突破的重点,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初读课文、感悟亲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品析人物;四读课文,研读赏析。这是典型的以读助解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思路都很有个性和特色。在认真揣摩这三个教学设计思路的过程中,充分认知到了相同的教学理念会开出不同的理念花朵,但其共同指向则是让学生的学科素养获得提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培育。只要教师能抛开私心与功利,包容并珍惜与伙伴同在的教育时光,一同去揣摩课例,让共同的教学理念生根发芽,开出缤纷的花朵。
  三、磨课时妙用学生之灵思,欣享一个“箴”字,揣摩教学目标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设计时所起的作用也逐渐得以充分凸显。如果说以前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灌输给学生,甚至强加给学生的话,那么如今更多的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设计之中,使教学设计更接地气,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笔者在讲授《散步》一文前布置预习任务时,曾经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应该怎么上,并写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很快就收到了多名学生的设计,五花八门,各展才华,其中不乏优秀的教学思路。其中一名学生围绕“情”字,这样设计了教学流程:品读课文,感悟亲情;联系生活,谈论亲情;动情落笔,书写亲情;真诚行动,建设亲情。还有一名学生也围绕“情”字设计了:创设情境,融入真情;初读课文,感知亲情;深入文本,读文寻情;探寻美点,品赏言情;赏读入心,体会人情;拓展运用,畅叙亲情;课堂小结,深化感情;课后作业,感恩亲情;共八个教学环节。还有的学生围绕“析美”字、围绕“人物”、围绕“活动”、围绕“练考”等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思路。从这些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灵敏思维和对课堂预设的热诚投入,虽然有的思路并不适用,但教师能从学生的“箴言”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妙用”其思路中合理的部分,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让课堂的教学设计更适应学习的情境,适应学科素养的养成。教师在充分揣摩学生“智思”“灵感”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让教学设计的目标性更强。在与学生真诚对话沟通、心灵碰撞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树立起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学品和凝聚人气。
  四、磨课时善用自身之悟道,乐享一个“臻”字,揣摩教学技能
  与大师对话、与伙伴同行、与学生共长,的确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力的有效途径,但课堂教学设计的真正有效,还在于教师自身的领悟和创新。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博采众长也好,集思广益也罢,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善于在综合考量校情、生情、班情、教学场景的基础上,深度解读教材和挖掘文本,然后设计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思路,让其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笔者在设计《散步》一文的流程时,综合多种主客观因素,分析了来自名家、同伴、学生的十几个教学设计后,提出了多个设计方案。其中针对不同校情、班情和生情的三个“方案”是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分为了:用心倾听,整体感知;用心研读,探究主旨;用心思考,分析人物;用心精读,品味语言。这个方案抓住“心”字,让教师和学生同心、学生和文本同心、学生和课堂同心,真正地让学习内容走心入脑。另一个教学设计围绕“美”字,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营造氛围,感受情境美;读文生情,感知意境美;分析人物,品味人性美;研读赏析,揣摩语言美。这个教学思路以赏美为支点,从整体到局部地学习课文。还有一个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检查预习夯基础、初读课文理思路、个性品读悟真情、合作探究明主旨、读写结合巧应用。这个教学设计侧重于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三个设计方案应用在了不同的课堂上,主要还是根据班情生情、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等不同的因素确定了应用哪一种教学设计。教师要善于不断地提高自身品教育之道、悟教学之道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探索教育教学的途径,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能追求“至臻”之美,才能寻求极至的教学效果,那么就会在不断的“至臻”追求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也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学品和气质。这是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最重要途径,也是让自己快速成长为名师、名家的捷径。
  余映潮老师说:就单篇课文而言,可以有不同教学思路、不同教材处理、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教学手段、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这句话其实指明了教师在“一课多磨”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有不同的设计结果。本文仅以《散步》为例所举的几个教学思路流程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以“磨出的多案”为基础,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自然就能从众多的教学方案中选择出精品。教师就能在约会名家、际遇同伴、携手学生、反思自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从与之相对应的揣摩“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这四个维度,不断地修炼自己。那么不但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且更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品。就会用巧劲,走捷径地提高了自身的师能和师技,从而使自己能够逐渐成为一名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师,也会逐渐地与名师靠拢,与专家比肩,直至成为了教育名家。
其他文献
“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曼·罗兰)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从而获得深度的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  怎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有深度呢?  一、咀嚼文本细节  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寻找读的最佳切入点,以弄清文本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粤教版选修一柳永词《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成功是人人梦寐以求的,谈成功的文章也屡见不鲜,季羡林先生《成功》一文却不惧老生常谈,以数十年的人生经验为依托,娓娓道来,发人深思。   一.细读文本   1.大题小做。成功是人生一大命题,如果全面系统地论述成功之道,写成洋洋数卷也未必能够说清,要想在一篇文章中阐述清楚更是不可能,故季老先生择其要点,写出最有价值的认识。季老先生自己也说“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如此,方可以集中笔力,要
导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了,作为课堂的“首因效应”,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诸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情趣、将其思维引入积极状态、为后续教学作有利铺垫等。这“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谈到“为了使一堂课一开始就以其不寻常和鲜明性吸引学生,以便后来能成功地组织学习新内容”,很多教师都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精细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文言文学习如果轻文重言,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唯“言”独尊,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
【课文特点】  《老人与海》来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课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这是一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遇无可挽回的失败。然而,从另
当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面临着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教师苦心经营,帮助学生寻找名家作品,推荐优秀文章,期望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写作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在大量的“读”后却仍然收获甚微,苦于写作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是教师推荐的精品“不精”,还是学生阅读的量不够?这种困惑的纠结曾经也苦苦地困扰笔者,在不断的反思过后,笔者才意识到作文训练如果一旦脱离文本的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中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趋向看,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单纯地就试卷分值计算(以江苏卷为例),文言阅读、诗歌阅读、散文(小说)阅读、文学(论述)类文本阅读等阅读类题总分值高达67分,这还不包括阅读能力体现在语言应用类题和作文题中的分值。因此,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一种共识。从实际教学中观察,目前学生在高三一模复习后期,阅读类题型中的失分仍然比较明显,归结起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
一、引言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以下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比较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PIRLS测评从2001年开始,每隔五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举办过4次。从2001年至2016年的历届PIRLS中,每次
《驿路梨花》是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已经连续很多年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了。文章主要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以发生在云南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先生1977年写作的作品。谈及《驿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