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文言文学习如果轻文重言,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唯“言”独尊,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学生就无法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的魅力,更无从谈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了。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文言剥离的混沌教学中走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在诵读咀嚼涵泳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以言释文
文言作品的基石——辞。所谓“辞”就是言辞,亦即外化为文章的语言基石,说白了也就是文言文中的“言”。文言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学。因此,中学文言文教学也不能忽略“辞”,它是文言作品的基石,学生在不了解“辞”的基础上,是无法理解“文”的,对“言”的疏通与对“文”的鉴赏并不矛盾,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对文本进行疏通。对文本的字、词、句的疏通可以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能力为准绳,以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主,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辨析和推敲,引导学生达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如王勃的《腾王阁序》,如果不对“言”进行疏通的话,学生很难对该文言作品进行美的品赏,因为晦涩的语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审美。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要培养学生阅 读浅易的文言文,”从中可以推绎,中学文言文即要对“言”进行疏通,又要对“文”进行审美。文言文是以古代的语言文字运用而作的,与现代的白话文有着天壤之别,不对“言”进行必要的疏通的话,将会对“文”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要权衡“文”、“言”在作品的分量,不能偏颇。至于如何完成文言文作品中“言”的疏通,要视学生的学能而定。
譬如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描写兰亭周围环境有这么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中“修竹”一词就耐人寻味。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素来讲究天人合一。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的竹,千百年来以清雅淡泊的品质,被赋予了特定的审美情感。兰亭有竹为伴,不正是君子贤士聚会的好所在吗?这还不够,王羲之又以“修”饰“竹”,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高大)的翠竹”,恐怕会有暴殄天物之遗憾。为什么?以“修”饰“竹”,其意不尽在“竹”,而是借竹之坚韧挺拔、清雅淡泊来表现作者修身自好的志趣。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教学中不胜枚举,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如此玩味“文”之“言”,再通过“言”来透视“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就抓住了文言文教学之柄,比架空的人文讨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二、因文悟言
文言作品的主体——情。“情”是创作主体之心,即构思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古代大家的名篇佳作都是用心之作,在创作时将自己的心融入到辞之中,最后成为文,就此而言,“情”、“文”是相融的。不同大家创作的作品都体现了各自的“文气”,“文气”不同,所创作品风格也就各异,文章的气势声调也就轻重不一。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而李白的风格却“清新飘逸”等等。基于此,中学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解析,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体验创作者的“情”。学习文言文本身是让学生学习古代大家的才气、个性品质以及他们在文本中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但是,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只对文言文进行字、词、句的解析,而很少涉及文本内涵的品读,把文言文当作纯粹的大学里的古代汉语来教,学生忙于记实词、虚词及晦涩难懂的语法条目,使学生苦不堪言,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更谈不上通过学习古代大家的文言名篇佳作来“养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本人在执教中采用串讲的方式疏通文意,认为抓住了“言”,那么“言”文后面的“情”即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就能自现。殊不知这样地串讲,不仅仅学生感觉乏味,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自己也感觉乏味。后来笔者吸取教训,既注意积累它所涉及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即注意积累其所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重要的文言知识;又特别重视其“文”, 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正是后面的“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了解其文意的基础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对秦灭亡的看法。所以,对于文言文教学,要明白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中学生学习古代大家的文言文作品?中学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围绕着高考转,否则,不仅害苦了学生,也苦了教师自己,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把文言文当作语言材料来教,要将文言文视为一篇文学作品来鉴赏,否则,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并无实在的意义。再说,如果一味对文言作品进行“言”的解释的话,那么就无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因此,对于文言诗词、文言散文以及用文言体写的其它文言文,教师应当要对“文”进行审美、玩味和鉴赏,不能只讲“言”而忽视“文”。
三、以读促悟
古人云“書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育家叶圣陶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们的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文言文有效学习的经验之一是大量的诵读(朗读和背诵)。诵读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也要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问题。其中正确处理文言文的停顿是学生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充分利用好教师的范读,引发学生的兴趣,随时穿插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朗读中的细节问题;也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文章营造的氛围中。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培养语感由此产生。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有人把认知文言词语、掌握词语读音含义,看作是“点的学习”;读懂句子、理解句子含义、掌握句式特点,就是“线的学习”;感知文章大意、掌握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面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诵读就是把点线面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精妙,文句的气脉,作者的情志。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大量的熟读、背诵,才能让学生“入乎其内”。
文言文在教学一直在两难的境地中徘徊,我们平时的教学常常重言轻文,一到公开课又偏文轻言,平时教学中又缺少对诵读的指导与要求,以致教学收效甚微。以言释文,以文悟言,以读促悟,不仅对文意的理解、文气的把握及文韵的咀嚼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一、以言释文
文言作品的基石——辞。所谓“辞”就是言辞,亦即外化为文章的语言基石,说白了也就是文言文中的“言”。文言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学。因此,中学文言文教学也不能忽略“辞”,它是文言作品的基石,学生在不了解“辞”的基础上,是无法理解“文”的,对“言”的疏通与对“文”的鉴赏并不矛盾,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对文本进行疏通。对文本的字、词、句的疏通可以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能力为准绳,以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主,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辨析和推敲,引导学生达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如王勃的《腾王阁序》,如果不对“言”进行疏通的话,学生很难对该文言作品进行美的品赏,因为晦涩的语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审美。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要培养学生阅 读浅易的文言文,”从中可以推绎,中学文言文即要对“言”进行疏通,又要对“文”进行审美。文言文是以古代的语言文字运用而作的,与现代的白话文有着天壤之别,不对“言”进行必要的疏通的话,将会对“文”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要权衡“文”、“言”在作品的分量,不能偏颇。至于如何完成文言文作品中“言”的疏通,要视学生的学能而定。
譬如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描写兰亭周围环境有这么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中“修竹”一词就耐人寻味。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素来讲究天人合一。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的竹,千百年来以清雅淡泊的品质,被赋予了特定的审美情感。兰亭有竹为伴,不正是君子贤士聚会的好所在吗?这还不够,王羲之又以“修”饰“竹”,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高大)的翠竹”,恐怕会有暴殄天物之遗憾。为什么?以“修”饰“竹”,其意不尽在“竹”,而是借竹之坚韧挺拔、清雅淡泊来表现作者修身自好的志趣。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教学中不胜枚举,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如此玩味“文”之“言”,再通过“言”来透视“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就抓住了文言文教学之柄,比架空的人文讨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二、因文悟言
文言作品的主体——情。“情”是创作主体之心,即构思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古代大家的名篇佳作都是用心之作,在创作时将自己的心融入到辞之中,最后成为文,就此而言,“情”、“文”是相融的。不同大家创作的作品都体现了各自的“文气”,“文气”不同,所创作品风格也就各异,文章的气势声调也就轻重不一。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而李白的风格却“清新飘逸”等等。基于此,中学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解析,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体验创作者的“情”。学习文言文本身是让学生学习古代大家的才气、个性品质以及他们在文本中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但是,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只对文言文进行字、词、句的解析,而很少涉及文本内涵的品读,把文言文当作纯粹的大学里的古代汉语来教,学生忙于记实词、虚词及晦涩难懂的语法条目,使学生苦不堪言,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更谈不上通过学习古代大家的文言名篇佳作来“养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本人在执教中采用串讲的方式疏通文意,认为抓住了“言”,那么“言”文后面的“情”即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就能自现。殊不知这样地串讲,不仅仅学生感觉乏味,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自己也感觉乏味。后来笔者吸取教训,既注意积累它所涉及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即注意积累其所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重要的文言知识;又特别重视其“文”, 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正是后面的“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了解其文意的基础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对秦灭亡的看法。所以,对于文言文教学,要明白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中学生学习古代大家的文言文作品?中学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围绕着高考转,否则,不仅害苦了学生,也苦了教师自己,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把文言文当作语言材料来教,要将文言文视为一篇文学作品来鉴赏,否则,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并无实在的意义。再说,如果一味对文言作品进行“言”的解释的话,那么就无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因此,对于文言诗词、文言散文以及用文言体写的其它文言文,教师应当要对“文”进行审美、玩味和鉴赏,不能只讲“言”而忽视“文”。
三、以读促悟
古人云“書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育家叶圣陶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们的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文言文有效学习的经验之一是大量的诵读(朗读和背诵)。诵读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也要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问题。其中正确处理文言文的停顿是学生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充分利用好教师的范读,引发学生的兴趣,随时穿插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朗读中的细节问题;也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文章营造的氛围中。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培养语感由此产生。对于熟读成诵的文章,学生自然而然地经过了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有人把认知文言词语、掌握词语读音含义,看作是“点的学习”;读懂句子、理解句子含义、掌握句式特点,就是“线的学习”;感知文章大意、掌握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面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诵读就是把点线面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精妙,文句的气脉,作者的情志。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大量的熟读、背诵,才能让学生“入乎其内”。
文言文在教学一直在两难的境地中徘徊,我们平时的教学常常重言轻文,一到公开课又偏文轻言,平时教学中又缺少对诵读的指导与要求,以致教学收效甚微。以言释文,以文悟言,以读促悟,不仅对文意的理解、文气的把握及文韵的咀嚼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