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日常教学中,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围绕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这一主题,结合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反思,论述了个人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以及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分析归纳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因素。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老师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也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比如:爱玩电脑的学生并不一定会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地上机任务,或者说并不一定真正地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也有的学生每次上课前就说老师让我们自由操作吧,其实也就打游戏,他们对自由操作的理解就局限在打游戏上。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个正确的认识,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有效的,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呢?下面是我对信息技术课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1 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是学生学的有效和教师教的有效二者相结合的有效
  这里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就该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也就是从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来看的。
  1.1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有效性是用结果和体验两个指标考量学生学习有效程度的。
  1.1.1 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学习的收获。
  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来看,学习的结果具有直观性,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加以检验,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却不能仅仅从短短的一堂课中来加以检验,往往要通过学生对以后所学知识的自主探,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来加以验证,所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后期作品的制作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检验。
  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学计算机的兴趣很大,自己感觉计算机学得是最棒的。当市上举行比赛时,我叫他交电子小报作品,他给我交来的电子小报让我大吃了一惊,除了从网上收集到的一些文字资料外,整个小报几乎没有任何修饰,更不要说体现报纸的基本要求,版面风格了。难道他不会WORD中的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不会使用自选图形?经查证,这些他都会,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些知道运用到作品的制作当中来。可以说,虽然这位学生在当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了WORD中的操作方法,可是他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也就是说,他的学习结果的有效性不够。
  1.1.2 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的心理体验。通常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热情都是很高的,但从学生的言谈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来分析,引发这种热情的往往并不是学生针对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学生们在玩电脑游戏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受的体验的表现。这种表现往往会导致学生将信息技术课学习的重心偏移,形成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错误认识。因而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
  1.2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是指促进学生学的教
  有效的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的有效性,更应该落足于后者,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好基础,也才更好地体现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学的有效是基于自主学习观念上的有效,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2.1 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1.2.2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2.3 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1.2.4 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1.2.5 能够主动迁移知识,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 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1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课堂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如权威模式,放任模式,人际关系模式,群体过程模式、教导模式、行为矫正模式等等。不同的课堂管理模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操作的可随意性,以及对学生操作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出现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出现放任自留式,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多想办法,巧妙地设计任务,并建立行之有效地监督和激励机制,以此促使课堂管理的有效性,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保证。
  2.2 教学互动
  根据互动主义理论,教学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单一互动,生生之间和群体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由于学生面对计算机操作的时间多一些,特别是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师生之间单一的互动,如教师说,学生做,缺乏生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更缺乏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如何转变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单向性,建立双向的、多层次的教学互动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小老师、小小指导员等授课的形式,将学习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方法、操作要点,经验总结的交流过程中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教学的互动性,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2.3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如:接受式可以较快地掌握知识,但如果长期进行接受式学习,容易抵制学生的主体性;发现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能力,但离不开恰当的指导;合作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意义和价值。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自主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方式,尽量避免教师单一地示范讲解,只重是操作过程,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因而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就不会停止,以上僅仅是我个人对日常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信息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计算机的教学也就成了一门最基本的学科。但由于现在计算机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字】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各行各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教学也要调整,以适应社
期刊
【摘 要】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学校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师德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使命,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  【关键词】师德;学校;师生关系;和谐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可以用它来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互动模式的问题情境,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操作、练习和评价。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书本上静态的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
期刊
【摘 要】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本文将从科学处理教材,深挖教材资源,备课不是照抄或者照搬教材或参考书,超前备课与细致备课并重,要注重课后备课等方面,谈谈中职生产作业管理教学中的备课工作。  【关键词】生产作业;备课;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期刊
【摘 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优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1、信息技术引入语文学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2、信息技术引入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可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学习与生活的场所,特别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阵地。为幼儿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好的发展,教育环境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围绕科学教育应为幼儿创设充满科学气氛的积极、活波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往往能刺激幼儿的好
期刊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中职学生难管理,关键是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学习习惯差,甚至品行不端。要走出中职教育的困境,真正让这些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放心之才,创业之才,最根本的教育应该从习惯教育入手。习惯教育要从头抓起,从细节抓起,甚至有些时候老师要近似于幼儿园阿姨,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教育入手。本文结合自身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常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效课堂”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信息技术在如何开展“高效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高效课堂”,光靠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单向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而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实时性、生动性和体验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扩大课程信息容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接受新东西,从
期刊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最普遍的教育形式。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与重视,并逐渐形成了幼儿园整天生活区域化的趋势。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区域活动中得
期刊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从字里行间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所以,朗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波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教师在朗读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课文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感受。表面上看,虽然读的是作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