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一个人一生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应该从小学抓起。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了一些研究,供大家参考。
一、规范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认真预习。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让小学生知道下一课时学习什么内容,这一课时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预习中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做好标记,预习后试着完成课后的习题,找出自己的不足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实际教学中却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对学生来说,因为有了预习这一环节,他们在听讲时就可以更专心更有选择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2、认真听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关注力集中在讲台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保持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兴趣。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听讲时也不可以只是听,还要一边听、一边想、一边记、一边思考,要学会做笔记,对老师讲的重难点要熟练掌握,并且还要学会融会贯通,让新旧知识可以连在一起,学会举一反三等。
3、认真作业。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也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习完新知识,教师要布置相应的作业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指导学生作业时,教师要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如书写必须规范、卷面要清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运算时要细心仔细,养成验算的习惯等。数学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即使验收并进行反馈,做好学生作业的评价,对作业认真的同学要进行表扬。
4、认真复习。
复习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因此只有温故才能更好地知新,教师要让小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因此,复习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重复,更是一种创造。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良好的思考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数学思维能力,让小学生爱思考、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学阶段,数学教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在思考问题时思路清晰、有条有理的思维习惯。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讲解题型或者知识点的时候,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小学生们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让他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讲,初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数。第二,在日常练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发言,多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在讲解应用题的做法是,就要让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明确题目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对解题有什么帮助等。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着很好的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说到底,思维能力还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一味依靠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大的提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也就是独立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问并解决问题。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也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兴趣。这些,都是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将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培养小学生把数学知识灵活地在生活中实践,这样小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习惯,让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后,就可以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或者制作一些物件,分别说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如何确定等等。这样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具体应用了。
总之,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从零开始,从基础抓起,从小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并要持之以恒,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作者单位:洪泽县高良涧中心小学 江苏】
一、规范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认真预习。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让小学生知道下一课时学习什么内容,这一课时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预习中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做好标记,预习后试着完成课后的习题,找出自己的不足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实际教学中却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对学生来说,因为有了预习这一环节,他们在听讲时就可以更专心更有选择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2、认真听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关注力集中在讲台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保持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兴趣。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听讲时也不可以只是听,还要一边听、一边想、一边记、一边思考,要学会做笔记,对老师讲的重难点要熟练掌握,并且还要学会融会贯通,让新旧知识可以连在一起,学会举一反三等。
3、认真作业。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也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习完新知识,教师要布置相应的作业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指导学生作业时,教师要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如书写必须规范、卷面要清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运算时要细心仔细,养成验算的习惯等。数学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即使验收并进行反馈,做好学生作业的评价,对作业认真的同学要进行表扬。
4、认真复习。
复习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因此只有温故才能更好地知新,教师要让小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因此,复习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重复,更是一种创造。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良好的思考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数学思维能力,让小学生爱思考、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学阶段,数学教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在思考问题时思路清晰、有条有理的思维习惯。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讲解题型或者知识点的时候,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小学生们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让他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讲,初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数。第二,在日常练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发言,多思考,让学生对知识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在讲解应用题的做法是,就要让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明确题目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对解题有什么帮助等。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着很好的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说到底,思维能力还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一味依靠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大的提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也就是独立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问并解决问题。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也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兴趣。这些,都是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将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培养小学生把数学知识灵活地在生活中实践,这样小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习惯,让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后,就可以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或者制作一些物件,分别说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如何确定等等。这样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具体应用了。
总之,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从零开始,从基础抓起,从小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并要持之以恒,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作者单位:洪泽县高良涧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