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街后巷住着三姐妹。
  大街横贯城中南北,以道台衙门为界,往北的称为北大街,往南的称为南大街。道台门前有一座桥,称道前桥。桥下清渠漫流,泠泠传响。门前往东,正对着南北大街的,是一座打锣桥。从前的人看见道台里的大人出门巡游,借从这桥上过,必打锣开道,八抬大轿与骑马的护卫鱼贯而出,莫不威风。
  这早已是百多年前的风景了。如今这里什么都没有,道台门后是小学,门前是柏油的马路。但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倒是荫盖十里。到了夏天,蝉鸣不止,听着仿若差可消暑一般。
  北大街的后面,是一条逼仄的小巷,原是沟渠清波,舟楫穿行。后来不知为啥,竟填成了青砖的小巷了。从巷子里走,到了190号的门前,可以看见一条阴暗的通道,通道里有一张木梯。踩级而上,吱呀摇晃,一百年来,木梯换过数回了吧?可从来没有人见过它崭新的模样,好像从来都是老态龙钟历尽沧桑的样子。上了二楼,却原来亮堂。这座大楼左右两个天井,住着十余户人家。前面三楼临街的屋子,有巴洛克的装饰,窗台高而宽,木地板漆得光亮。后面二楼临巷的屋子,低矮窄小。
  三姐妹就住在前面临街的屋里。
  这大楼原是旧政府时期一个资本家的,临街的是商铺,二楼是居室,前面大屋住着主人,后面住着仆人。新政府成立了,资本家逃去台湾,大楼被没收,成了商业局的职工宿舍。三楼临街的两间大屋就分别住着局长和经理一家,后面的二楼住着一些职工家庭。下了班,大家就在天井里纳凉闲聊,倒是融洽怡和。
  我们家是后来搬进去的。那时我才七岁。楼里有好多男孩,最大的比我大四岁,叫精忠。他的弟弟叫报国。幸亏他们的父亲没给取名叫政策与计划。政策是贪污,计划是逃亡。精忠后来成了小偷,报国因为走私而被枪毙了。那是后话。
  除了男孩子,楼里还住着三姐妹,是局长的女儿。个个如花似玉,真的漂亮。我至今还能回忆起她们当年的模样,大眼睛,白皙的肌肤犹如膏脂润滑。正如《诗经》中所唱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小姐比我大十岁,二小姐比我大五岁,三小姐只比我大三岁,但在我眼里几乎一样是不可招惹的姑娘。楼里所有的男孩子都怕她们,不仅仅因为她们如此风情美丽,更是因为她们比男孩子更加顽皮而出挑。
  天井里有一张竹梯,是大家用来上屋顶铺瓦用的。那时的楼房多砖木结构,屋顶铺着青瓦,每当夏日台风过后,往往会漏雨,家家都要上房重新铺好瓦片。到了秋冬时节,有些人家也会用竹梯上自家屋顶,在瓦片上铺晒被褥。
  夏日的傍晚,三姐妹经常坐在竹梯下乘凉。我的堂兄与二小姐一般大,他们常有共同语言,所以比较谈得来。精忠是不屑与我们玩的,但报国却是个顽皮快乐的小子。他后来被枪毙的时候,据说三姐妹都去刑场看热闹,回来说,他死的时候还回头咧着嘴冲大家笑哩。现在看来,他实在罪不至死,不过就是从海岛上走私了几十只手表,但不幸正逢“严打”之政策。報国每次从竹梯下走过,三姐妹都会叫住他,大小姐就说,我的裤头被风吹到屋顶上去了,你帮我爬上竹梯拿回来吧。报国就兴高采烈的去登那梯子,爬到一半,大小姐站起来,伸手就拉下他的短裤。报国紧紧抓着梯子,两脚乱蹬,结果就被脱了裤头,被三姐妹真的扔到屋顶上去了。赤身裸体的报国站在梯子上,用手捂着下身,呀呀乱叫,惹得大人小孩哄然大笑。这样有好几次,我们都知道三姐妹的居心,唯有报国似乎乐此不疲,但他也接受经验教训,一边提防着三姐妹,一边用手拉着自己的裤腰就上了屋顶,屋顶上当然没有大小姐被风吹落的内裤,于是他爬到三姐妹的窗口,将她晾晒在窗下的裤头拿了来,放在自己的鼻子底下闻着。大小姐这回着急了,把竹梯撤掉,威胁他放回裤头,否则别想下来。他们僵持了好久,乐坏了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小孩。
  三姐妹中,大小姐早早就谈了恋爱。自从她谈了恋爱,我们就很少看到她在天井里乘凉了,她每天傍晚都去公园约会。于是二小姐与三小姐好像有点势单,也少有到天井里来。但平时在楼梯口还是经常会遇见的。听二小姐说,大姐的男朋友是个军人,可是三小姐却悄悄告诉我,她姐的男朋友是个大学生。不管是军人还是大学生,都是我们羡慕的对象,因此,大小姐在我们的心目中变得高贵而优雅了。每次在楼梯口看见她身姿袅娜地走进走出,我们都觉得这个待嫁的姑娘是我们这楼道里的骄傲。
  大小姐的男朋友在外地,只有假期的时候才会回来与她到公园约会。
  楼道口有一个共用的信箱,大家的信件都放在一个信箱里。实际上,没有几个人会有信件,但大小姐却是隔天就有一封信。大小姐每次从信箱里拿到一封信,脸就会涨得绯红,真的像一朵桃花——我觉得没有什么新奇的比喻可以代替它。因为她的脸像桃花的时候,眼睛里会闪耀着星光,旷远而柔曼。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大小姐坐在楼梯上哭。我不知所措地从她身边走过,停下来想和她打个招呼,终于不知该说什么好。大小姐泪眼婆娑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脆弱,波动。她咬咬牙坏笑了一下,我以为她又要扒我裤头,赶紧逃开了。现在想来,那坏笑其实是一种苦笑,但她的泪眼看起来真的更加漂亮了。
  后来,我听母亲说,大小姐原来同时和两个人谈恋爱,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大学生,她都喜欢,不知道如何取舍。他们每天都通信,大小姐每次都同时写两封。那天两封信居然装错了信封就寄出去了,于是两个男人都写了绝交信回来。
  我记得那天是灰色的,天气有些转凉了。大小姐的长裙是碎花的,蓝白相间。
  我喜欢大小姐的碎花长裙。
  不久,局长一家搬走了。我家也搬去河畔了,我们再也没有见到。此后,北大街后巷190号那幽暗的楼道,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还有三姐妹的喧闹与大小姐的泪眼。
  但我偶尔还会回到那条小巷。那里什么都没有变。那楼里的人家也都搬走了,留下空空的屋子,堆放着一些杂物。有一种幻灭的安静。
其他文献
一天过去了。很快,  苍茫夜色填满我居住的小屋,  浩瀚,幽蓝,不时地  送出宁静。我一个人,  总是一个人,在屋子里走动。  在窗前,凝望喧嚣过后的  梁溪路、鸿桥路、梁青路。  像个陌生人,我重新打量  给我带来爱和悲伤、梦和不安的  这些家具,这座城市。尤其  这个共用我名字和身体的人。他,  他的偏执狂曾是我的财富,  如今,他虛度的光阴默送我老去。  夜色不时地,沉寂。  周围有他,熟悉
期刊
梨木制成的轭。戴在水牛的  颈脖上。父亲驾的一声  它的双腿在水田踢起春水  嘴巴溅出呼呼的唾沫星  山道上,母亲背上的柴禾  高过了头顶。她只能用手从侧边  轻轻摆动以示召唤——  其时我远远落在后面采野草莓  如今重轭落在我肩上  无量无形,却比井架下那民工  肩头的水泥更沉重  比药市清早卸货的搬运工  更不能“释怀”——当他们从卡车上  抛下一件党参或麦冬时,我看见  他们油亮的脸闪光。一
期刊
已是初冬。午后下起了  零星雨。不远处的某地,  闲静乡村,裹着河道菜畦水泥桥,  同我记忆里那些断断  续续的鸟鸣,无端厮磨着。  窗戶半开,江南景物平远。  枯枝,在檐墙间隐现,  对应桌上倪云林《容膝斋图》的笔法。  这萧简质朴,是真实的美,  值得用一辈子精力去追慕。  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一种合乎内心  所想的生活。关于  很多年前被鸟鸣惊扰而中断的  话题,仍有效,悬在时间里。  但这个电
期刊
電梯里“我们”目光躲闪  看手机或望天花板  这算不上“无话可说”。“我们”  还不具有说出一个简单的词的慷慨  合伙数年。像吵闹不休的夫妻  终于陷入寂静:只有厨房锅铲的声音  桌上碗筷声,或抽水马桶  一阵哗啦之后咕咚一声  没有证据依然下达了批捕令  铁窗外的警察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除了嘴唇嚅动几下,像齿轮卡住  除了拒绝签字,你还有什么说的  站在街口回望看不清  她往常站在阳台
期刊
以为风是绿的。去庐江看山,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茶园,葳蕤茂盛丰盈,染得风都是绿的。那风吹得人欣然怡然。  绿的树绿的草绿的风,恍惚江南。茶汤翠绿,比茶湯更绿的是茶叶,盈盈一握,越发恍惚江南。茶汤入口,喉咙生出绿意,热水里有凉性,雪意上来了。雪意不仅上来了,雪意还婉约得很,有江南风味,斑斑驳驳像太湖石上渐渐化开的积雪。  凉性幽长,这是雪峰其名的由来之一吧。我猜。茶生于峰,这是雪峰其名由来之二吧。我猜。
期刊
谜面:山中无老虎。  谜底:猴魁。  猴魁的形状,让人想起彪形大汉,满脸髭须。  很多茶叶像地方戏,譬如苏州的昆曲,苏州那样的地方就应该有绵绵的昆曲。譬如安庆的黄梅戏,小城山水就应该孕育出那种朗朗的调子。譬如陕西的秦腔,关中大汉适合那样嘶喊。太平猴魁是黄山的地方戏,只是灵秀的黄山居然生出了如此粗枝大叶的一款茶,像温柔娇小的母亲带着她高大的儿子,猛一见,让人心惊。  第一次喝太平猴魁是在郑州。去朋友
期刊
瓜片,好,周正。  绿茶喝过很多,许多绿茶有些轻浮。瓜片不轻浮。添水后,云淡风轻,一弯新月照松林。喝瓜片时心里蹦出这样三句话。前一句记事,后两句抒情,前一句实,后两句虚,也是这款茶给我的感觉。一弯弯新月泡在水中,绿水是松林的倒影,好像童话世界。云淡,茶香得薄;风轻,茶味平和。  茶香不能太浓,浓了失之空灵,浓香馥郁,少了回旋余地,多了些香艳。好的茶香是有意无意间挥散的,有意无意,意味才饱满。淡香令
期刊
抬头,看到了薄雾中的茶园。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去青阳黄石溪看茶。车进山时,天试探地掉了几滴雨,渐行渐深,山渐渐阔了。到底是江南,山崖峭壁也绿茵茵长有草木。车到黄石溪时,雨开始大了。山腰袅了层雾,那雾极薄,人的目光能透过去。美也正是美在这里。云要厚,厚云才有意趣;雾不妨薄,薄雾最堪清赏闲玩。  因为雨的缘故,茶园显得更绿。茶园之绿有一种艳,不是艳丽的艳,而是鲜艳的艳。鲜艳的茶绿,让人心旷神怡,
期刊
编好我的散文自选集《墨团花册》,一口气泄了,提笔疲倦,不想写东西。编书时,重读旧作,欣喜是有的,毕竟写了那么多。更多的是惭愧,写了那么多不痛不痒的文字。  前些时回了老家,每天和小城一帮文人玩玩。朋友约去皖南,没心绪,近来越发懒得远行。少年游,早已非少年之身;晚年游,年纪还不够;不尴不尬,也就不想出门。  背负着生活的身体,消受不住游山玩水的惬意。再说几百里外的皖南,吸引我的只有两点:  黄山与毛
期刊
北大街后巷190号对面是191号,那是一座洋楼。高大的门台,两扇黑漆的大门,其上有两个对称的铜饰虎脸门把。岁月将其摸得铮亮,即便在深夜也能发出幽绿的微光。我常常盯着那两张虎脸看,似乎它们能告诉我门后的秘密。  门后是一排的二层楼房,前廊的柱子是用青砖砌成。廊下的木门有些开裂,漆也有些脱落了。楼上的露台上有弯曲的铁栏杆。这是老旧的住宅,而屋主人深居简出,我从来没有见过屋里的男主人,但他的夫人倒是常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