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称谓语是人际关系中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语。陌生人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是社会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关系和言语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徐州市区的陌生人称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考察“大姐”一词的被称呼对象和使用情况,发现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以期对陌生人称谓语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语言价值的重建。
  关键词:陌生人称谓语 大姐 言语交际 语言价值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称谓语系统中,按照被称呼对象的不同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这是多数人倾向的称谓语分类方法。吴超(2015)认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之间有一类非常引人注目的称谓现象——拟亲属称谓,是指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与自身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例如:大爷、大妈、(大)哥、(大)姐、(阿)姨、(叔)叔等都属于典型的由亲属称谓的泛化而形成的通称。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拟亲属称谓在称呼陌生人时很常用,这和中国人重视“人情关系”的文化传统分不开。其中,“大姐”一词在徐州地区陌生人称谓语中出现频率很高,被当地人当作对女性的“通称”使用,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对于社会称谓语的缺失以及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陈建明(1990)提出社会称谓语出现缺环现象并认为由于交际的需要总会有合适的称谓出现;姚亚平(1995)认为一大趋势即是通称词语的不时出现和社交观念的不断增强;李璐(2008)将社会称谓划分为通称称谓、职业称谓和泛称称谓,为通称下了新的定义并且以“同志”和“小姐”为例对通称称谓进行了简单分析;田培(2009)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揭示了人们在社交称谓语的选择和接受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称谓困境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以社会语言学的问卷选项调查法为主,辅以随机访谈法对徐州市区陌生人称谓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徐州市区居民,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修养等各不相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当前社会陌生人称谓语在中小城市的一些使用特色。本文侧重论述的是徐州地区“大姐”一词的使用情况。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调查问卷所占比例为76%。
  二、“大姐”用法历时及共时考察
  (一)“大姐”用法的历时考察
  汉语的社会称谓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即使相同的形式,其语义也会发生变异,有时会比原有的语义扩大,有时又会缩小。“大姐”原义指排行最大的姐姐,最早见于宋代语料。
  (1)大姐乃前来妈妈所生,二姐则今妈妈所生也。(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七.毕令女》)
  后来发展为对妻子的称呼。多见于元明白话小说及元杂剧
  (2)话说北直张家湾有个居民,姓徐名德,本身在城上做长班。有妻莫大姐,生得大有容色,且是兴高好酒,醉后就要趁着风势撩拨男子汉,说话够搭。(明·《二刻拍案惊奇》)
  另有一种用法是称呼未嫁的少女。
  (3)“好教大姐知道,引章不听你劝,嫁了周舍。”(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大姐”使用范围扩大,表示对女性的尊称。
  (4)良久,只见李瓶儿梳妆打扮……潘金莲嘴快,便叫道:“李大姐,你过来,与大姐姐下个礼儿。……”(明·《金瓶梅》)
  清代,“大姐”可以称呼使唤的婢女。
  (5)黛玉莫莫的收拾了一會,带着同来的一个娘姨、两个大姐,辞别了邱八和八少奶奶便要出门。(清·《九尾龟》)
  有的语料中,“大姐”表示对妓女的称呼。
  (6)那女本家名叫阿毛,也是上海人,大姐出身,近来着实有些积蓄,所以到天津来开这爿南班堂子。(清·《九尾龟》)
  “大姐”被用作通称,一般称呼中年女性,尤其是对初次见面的对象。利用其亲属色彩来拉近社交距离,以便更好地达到社交目的。“大姐”称谓由一开始的家庭关系中长姐的俗称发生语义转移和语义泛化,其亲属标记日益淡化。泛化造成了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助长了泛化。
  下面结合调查结果具体论述“大姐”一词作为陌生人称谓语的使用情况。
  (二)“大姐”用法在徐州市区的共时考察
  表1:徐州市区“大姐”一词称呼陌生人使用情况(受访者角度)
  年龄 性别 “大姐”份数 问卷总份数
  男 女
  小于15岁 0 1 1 5
  15~25岁 2 1 3 9
  25~35岁 2 3 5 16
  35~55岁 5 7 12 17
  55~70岁 5 7 12 13
  大于70岁 6 8 14 16
  总计 20 27 47 76
  表2:徐州市区不同年龄段使用“大姐”一词所占比例
  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较之老一代,年轻人使用“大姐”这类亲属称谓语的大大减少。在3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称呼陌生人时使用亲属称谓语。语言称谓反映伦理观念,亲属称谓语更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分明,长幼有序”“中庸”“大同”的重情思想①。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对亲属称谓使用的减少与宗法观念、家族观念逐渐淡薄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认为还有社会交际的原因。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只是“点头之交”,甚至只有一面之缘。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会选择更为“保守”的称呼,如“您好,打扰一下”等零称谓语来代替。由于人际关系疏浅,亲昵的亲属称谓语,会让人觉得在特意拉近关系容易显得不礼貌②。
  再者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一般不使用“大姐”这类大众化的称谓语。受教育者在思想上、行为上更为包容,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从五四运动的自由民主思想至今,平等、包容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受教育者,他们往往偏向于“不偏不坦”的高洁品质,虽然有很多人在使用“大姐”类的亲属称谓语,而受教育者宁愿放弃称谓也很少使用。这也是其独特的心理在称谓语选择上的反映②。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以图片为代表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形式来调查称谓。发现中年男性对30岁左右的女性一般不称呼或感到难于称呼;20岁左右和40岁左右的女性一般不称呼或感到难于称呼中年男性;一般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称呼晚辈。很多受访者表示身份难以认定,称呼有困难无法给出合理的称谓。对于这部分的称谓语缺失,也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三、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也是最主要的交际方式。言语行为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如说话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等,在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或语言形式的交际过程中,语言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也体现着交际系统的变化调整。正如施春宏(2011)认为“任何交际都是在特定时空发生的人际关系,语言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是交际关系的调整。”③
  “称谓系统是整个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为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导入作用,同时也为确定交际对象的角色、身份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认知条件。”④在复杂的社交网之中,人的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作为能反映人际关系的称谓语也随之变化。
  言语交际在语言成分及其关系的变异中实现调节的功能,同时在不断调节的过程中语言成分及其关系又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异③。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既反映了语言交际称谓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变化,又折射出重视“人情关系”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为以亲情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称谓系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用“姓/名+亲属称谓”去称呼认识的人甚至是陌生人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称呼方法,如:“大爷”“某哥”“某姐”等等⑤,徐州市区部分居民在称呼女性时用“某姐”“某姨”,其中称呼10岁左右或20岁左右年轻女性为“小大姐”,50岁左右的中老年女性为“老大姐”。
  语言的变异对言语交际又具有促进作用,陌生人称谓语中不乏一些社会通称,如:男士、女士、老师、同学等。而在称谓语中,没有什么比亲属称谓的泛化更能体现着人际关系与人际距离。尤其在表达对同龄人的亲密或对年长者的尊敬上效果较好,例如上文提到的“大姐”,徐州市区部分居民在称呼陌生女性时,不分年龄大小都可以通称为“大姐”。这种称呼容易拉近交谈主体的心理距离,使得交际过程更为融洽。这实际上反映了这类称谓本身的语言功能的变化,即社会关系功能的增加。这类语言变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言语交际的需要,具有亲切感。但有些语言变异在言语交际中不太适合使用。如“小姐”或是“美女”这类称呼在老一辈看来有些轻佻,不太尊重人。
  四、“大姐”作为通用社会称谓语的前景
  生活中熟悉的、有一定交情的人,我们可以根据其职业、身份来称呼他们,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亲疏程度用类亲称谓来称呼。但对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特别是在日常交往中第一次遇见的陌生人,怎么选择称呼语,确实是一件相当为难的事。汉语称谓语由于长期受到等级思想的制约,所谓的通称都在感情色彩上从属于某一特定的阶级。比如“老师”这一通称倾向于称呼知识分子,“同志”则被多数经历时代改革变迁的中老年人使用。通称的适用范围、使用频率不尽相同,年龄、性别、职业、场合等因素对一些通称没有明确的限制,对有些通称则有明确限制。于是,言语交际的需要和现实的矛盾造成了通称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伦和礼教,语言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①。比女性社会称谓语的缺位。我们所调查的徐州地区在称呼女性陌生人(除青年女性)时大多使用拟亲属称谓语。尤其是“大姐”,似乎所有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都可适用。男性“师傅”“先生”对任何年龄段的男性在一定程度上都适用。但是“小姐”一般只能指称青年女性,“大妈”和“阿姨”指代中老年女性。
  徐州地区将“大姐”用作女性的通称是否合理,有没有可能作为社会通用称谓语流行,这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通用社会称谓语是指对一定人群广泛适用的,不严格区分被称呼方年龄、职业、身份等,多用于社交场合的称谓语①。通用社会称谓语有一条很重要的来源途径:亲属称谓的泛化。亲属称谓的泛化指的是主要存在于口语中,亲属称谓语来称呼与自身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泛化后一般称之为“拟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泛化是汉语称谓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泛化后的拟亲属称谓语一部分成为了社会称谓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亲属称谓语泛化变为拟亲属称谓语进而通称,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亲属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源头,随着社会结构和语言环境的改变,人们交际范围由家庭向社会扩展,为了得到同样的交际效果,人们便把亲属关系普遍化,采用拟亲属称谓进行交际①。“大姐”作为通称的理论基础就是基于此。至于能不能够流行,这和人们的语言伦理观念、语言习惯、交际需求、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关联,其中语言伦理观念或者说语言价值观是通称能否产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姚亚平(1995)认为:“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演变,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受语言交际力与言语交际矛盾驱动在语言领域内进行的价值重建工作的一个侧面。⑥”“大姐”最终能否作为通称而广泛传播取决于语言价值重建工作的进程,这个过程是漫长而且任重道远的。
  五、结语
  针对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不知道怎么称呼陌生人的现象,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徐州市区的陌生人称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重点探讨了“大姐”一词历时和共时的使用情况、作为通称存在的价值以及称谓语体现出的语言结构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我们发现,建设与时俱进的语言伦理观念,恰当使用泛化的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等等,对解决陌生人称谓语的困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吴超:《现代汉语通用社会称谓语的嬗变研究》,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0-51页。
  ②凌凤:《让我怎么称呼你陌生人称谓问题浅析》,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77-79页。
  ③施春宏:《交际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语
  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4期,第41页。
  ④李健雪:《称谓选择与语境关系顺应》,《徐州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65页。
  ⑤田培:《小议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菏
  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16页。
  ⑥姚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
  势》,《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第99页。
  参考文献:
  [1]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
  学习,1990,(1).
  [2]李璐.浅谈社会称谓语及其面临的困境[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008,(6).
  [3]凌凤.让我怎么称呼你陌生人称谓问题浅析[J].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李健雪.称谓选择与语境关系顺应[J].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5]施春宏.交際空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J].语言
  文字应用,2011,(4).
  [6]田培.小议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J].菏泽学
  院学报,2009,(1).
  [7]吴超.现代汉语通用社会称谓语的嬗变研究[D].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8]姚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
  [J].语言文字应用,1995,(3).
其他文献
摘 要:表空间方位义的“上下”“左右”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表约量。文章从“上下”“左右”的基本语义出发,系统描写了二者表约量义时的语义及分布特点,并通过统计的方法考察了二者在表时间约量、度量衡类约量和数目类约量上的差异:“左右”表约量的能力强于“上下”,频率高于“上下”。然后从认知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上下”“左右”从空间方位义引申到约量义隐喻机制,阐述了二者在不同认知域间投射的不平衡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概况、汉语词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围绕解决词类研究中的不足而进行的各种尝试和努力。重点讨论了沈家煊提出的“名动包含”模式,认为这一理论是迄今為止能解释汉语词类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认为该理论为今后的词类研究甚至整个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汉语词类 名物化 名动包含  一、引言  汉语词类体系的构建始自《马氏文通》,一百多年来,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一直
期刊
摘 要:《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作品。“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本文以李白诗歌中的数字词为例,对国俗数字词的语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俗数字词的心理认知机制和英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俗词 数字词 《唐诗三百首》  数字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记录历史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数字入诗”是唐诗撰写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国俗数字词为例,通过对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实际语料的对话语篇,对副词“光”和“净”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光”和“净”所在句的言语行为类型和句类。文章认为主观交互性是言者与听者之间的认知协作关系,“光”和“净”通过突出某种事情或情况,引起对方的注意,进而实现对话双方的互动。文章最后对“光”和“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光 净 对话语篇 交互主观性 教学设计  一、引言  “光”和“净”是口语中比较常用的范围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为例,通过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探究总结“否则”类连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否则”类连词的翻译策略为:译为标志词、译为特殊句式、译为虚拟语气、译为独立分句等。  关键词:语料库 “否则”类连词 对比分析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连词不仅帮助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还能建立起作者与
期刊
摘 要:视觉化翻译以框架为基础,通过视觉化激活文本中的场景,以框架模式对场景进行重构、选择、替换等,实现翻译的框架认知操作。本文通过对比许渊冲和卓振英的宋词词牌名英译文,发现视觉化框架下词牌名英译主要可分为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完全不对等三种模式。视觉化框架翻译,不仅能准确译出原词词牌名的意义,而且能有效传递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视觉化 词牌名 英译  一、引言  词是我国诗歌史上别具特色的文学体
期刊
摘 要:兼具象似性和任意性的拟声词在英汉语言中均有词汇化了的语言表征。本文以英汉对应较为常见的AB式拟声词“叮咚”为例,基于语料库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拟声词“叮咚/Ding-Dong”在语音、构词、句法、语义、修辞以及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叮咚/ding-dong”在英汉语不同的社会语境下遵循内在统一的语言理据,词汇表征中存在同音共指现象和类似的构词规律及语义成分,但各自也存在多义项、修
期刊
摘 要:修辞学和语义学联系密切,博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对博喻意义的理解离不开对其语义的研究和分析。本文试图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博喻现象为例,对博喻的语义类型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博喻 莎士比亚 语义  一、引言  博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的研究历史悠久,但国外学者多从隐喻的角度对其研究,强调它在构建篇章中的作用,国内学者多从修辞学角度研究,强调它所带来的修辞和美学意义。到目前为止,对
期刊
摘 要:汉语分級教学虽是汉语教学界的共识,但从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分级教学现状及成效来看,高校汉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分级不够细致;2.级别过渡班不成序列;3.各等级使用教材难度不统一、不配套;4.高级水平教学规模不均衡;5.专业课设置相对薄弱。在现有教学体制下,按照学生语言水平将级别细化,在三等五级的分级教学基础上,使语言等级和学生水平互相匹配,增加两个级别的过渡班,有序衔接,并增加
期刊
摘 要:广州话中的概数助词“l??21(零)”与现代汉语的概数助词“来”在用法和表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初始义和语义演变的过程中却又明显不同。“来”表示“略多”“略少”还是“左右”,学界意见历来有分歧,而作广州话中与“来”相似的“l??21(零)”同样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认为“l??21(零)”最实际、常态的表义应是“略多”。  关键词:广州话 “l??21(零)” 概数助词 构造形式 表义辖域 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