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世界思想、文化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例题】
  例1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 苏格拉底这段话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个人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没有涉及公民生存权利,选项A可以排除;选项C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选项D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例2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答案 B
  例3 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 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 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 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 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内容,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这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吻合,所以选A项。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的提法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故排除B项。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也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C项。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但仍然把天主教作为法国国教,可见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答案 A
  例5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 开展世俗教育
  B. 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 自由探讨真理
  D. 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干中的“教皇”一词,教皇的愿望应是传播基督教即神学。而选项A“开展世俗教育”、选项C“自由探讨真理”和选项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应是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思想解放的主张。
  答案 B
  例5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 材料中“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以及“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但启蒙思想没有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没有借助古典文化,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所以“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的提法是错误的,排除B项。启蒙思想本身就含有人民主权的含义,这个提法不能体现题干“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所以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 C
  例6 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
  A. 波斯文化的传播
  B.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 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 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意大利半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古希腊文明的继承地。波斯文明应在两河流域,伊斯兰文明在西亚阿拉伯地区,基督教神学在西亚巴勒斯坦。
  答案 C
  例7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意在考查同学们准确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该人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选D项。
  答案 D
  例8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法国启蒙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③指的是政体,而且是美国的根本政体,题干体现的思想主张应该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思路点拨】
  本专题的内容主要是由四个方面组成:(1)世界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线索是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发展和成熟过程;(2)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是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发明创造;(3)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音乐、绘画、建筑等;(4)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包括牛顿力学、相对论和进化论。其中世界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是考查的重点,而世界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不必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和太多的时间复习。
  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成就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复习本专题时一定要与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必修3的课本与必修1和必修2的课本一起放在书桌上,三本书对照着学习,注意三本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互相之间的影响。对于思想史部分,要分清不同的派别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名言警句;对于科学技术史部分,要分清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本专题的考查通常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难度不大,但是对记忆的要求较高。同学们需要准确知道哪些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的主张具体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题目材料得出正确的答案。对于中西对比类型的题目,同学们要在准确记忆、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的基础上,分清同一时期中西历史的发展历程,才能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到正确的答案。
  对于2012年的高考,从考查的题型上来看,最有可能是以选择题,特别是材料型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材料解析题可能性要小些。从考查的分值上来看,最有可能是一个4分选择题。从考查的内容上来看,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发展和成熟要重点关注,特别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亚、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影响最有可能考查;自然科学技术与思想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也有可能会联系起来出题。从考查的热点角度来看,本专题知识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比较、三次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的关系等都有可能会被命题。
  
  【专项训练】
  1.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A. 普罗塔戈拉 B. 朱熹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2. 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 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 知识美德的关系
  C.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 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3.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下列属于“modern”产生时的历史现象的是( )
  ①宗教改革 ②文艺复兴 ③启蒙运动 ④世界走向会合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A. 梭伦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5.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6.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 )
  A. 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 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C. 到希腊和罗马游学、旅游
  D. 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7.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8.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
  A.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9. 《鲁滨逊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结合材料分析小说在当时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 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10. 《红与黑》《人间喜剧》《双城记》和《战争与和平》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一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诞生的社会背景之一是( )
  A.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C.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光学理论和实践
  D. 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猛烈冲击
  11.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选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12.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B. 共和制度的确立
  C.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13. 朱铭在《中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4.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 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 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5.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1906~1907年更达到107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
  A. 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
  B. 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C. 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D. 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16. 某学者这样评述中国与西方的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具有相同的历史价值。它们最大的区别是,西方采取了“回归古典”的历史形式,而(中国)则采取了“批判传统”的历史形式。东西方的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 )
  A.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B.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宗教改革
  C. 新思潮萌发 启蒙运动
  D. 文学革命 启蒙运动
  17.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 新文化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运动   
  18.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
  19. “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
  A.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 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D. 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20. 下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21.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2. “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
  A. 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
  B. 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C. 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
  D. 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3.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 电话 B. 有线电报
  C. 无线电报 D. 广播电台
  24.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演进坐标图
   [起步][发展][成熟][过渡] [起步][发展][成熟][过渡] [起步][发展][成熟][过渡] [起步][发展][成熟][过渡] [社会水平][文明时间][250万年前][公元前4千年][公元1763][1970][约2100][知识社会][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具时代
  原始经济
  原始文化][农业时代
  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工业时代
  工业经济
  工业文明][知识时代
  知识经济
  知识文明][原始
  文化][农业文化
  宗教、专制][第二次文化现代化
  多元化、网络化、产业化
  后现代文化、知识文化][追赶][第一次文化现代化
  专业化、理性化、商品化
  现代文化、工业文体 ]
  材料二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克劳在《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一书中写道:“直到大约17世纪,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对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在推动能源利用方面,分别有哪些革命性的发明?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阶段对世界和中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一例革命性的发明。
其他文献
【经典例题】  例1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 此
期刊
在政治学科备考过程中,老师们都很注意考后试题的评讲,这对于理解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仅仅是就题论题,缺乏一般性总结和提升,对同学们而言,好像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临到一个新的题目,仍然不知从何下手。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构政治学科的解题思维模型,把握解题技巧。  一、对材料进行归纳  1. 将材料反映的具体内容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  这类设问要求概括材料说明
期刊
“文化常识”题的考查通常以新材料、新情景来呈现,考查的不是纯粹的历史主干知识,而是与其他学科有交叉的文史常识性知识,更多的体现了“人文素养和能力要求”的命题思想,适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称谓、官职、古代地理、天文历法、岁令节日、属相地支、风俗礼仪、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书法器用等多方面知识,命题的触角更多的指向课外,是书本边缘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例1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
期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2005年破题以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这类题目把对“科技创新”的考查与经济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对外贸易”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本文对2011年“科技创新”高考经济生活试题进行分析,就高考命题特点和复习备考作点粗浅的探讨。其设问方式一般为可归纳为两大类:“为什么”和“怎么做”,即原因意义类和措施
期刊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You are really crazy about music!  —Sort of. I always find in music peace which is missin
期刊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他们从不同侧面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我们应当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智慧,学会做人的道理,认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结合几个例题分析。  例1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
期刊
以年度重要时事作为背景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是近几年高考政治选择题的典型特征。在背景呈现上,经济生活突出当年的经济热点与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政治生活侧重于我国民主政治的新现象与国际社会重要事件;文化生活偏向选择新的文化现象、文化与其它领域的交融;哲学生活转向自然科学、文学与艺术等领域。而在选项设置上均注重理论变式及与题干的关联,以增加试题难度。  一、选择时政视角,把握时政本质  例1
期刊
一、年代换算  例题 换算公元2010年、1911年、1894年的干支纪年。  点拨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采用干支纪年法,它是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相配合而来的。把天干、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且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60对。每60对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换算方法
期刊
【经典例题】  例1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 爵位制度的创设  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 “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从题中材料可看出奖励实业、鼓励工商是当时的创举。A项,资本主义
期刊
一、山地的形成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构造的基本观点: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带。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