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教学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流行病”,分述如下:
一、满堂发问、一问到底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繁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提问,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主问”和“次问”。
二、滥用课件、收效甚微
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等等。还有的课件用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淡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也冲淡了。
三、装腔作势、缺乏本真
矫揉造作、机械模仿、故作深沉等现象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也不少见。这种缺乏课堂的本真性和自然性的课,只能让人忍俊不禁。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种装腔作势的教学状态,只能异化、扭曲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四、无效讨论、功亏一篑
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却违背教学规律,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教师走下讲台,逐一巡视。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其实则不然,可见由老师统一大家认识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千里之堤,功亏一篑;或者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五、做秀表演、脱离课堂
表演形式用好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为以新奇的形式取悦现场听课的教师等,活动已经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而且“闹”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炽热,最终也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闹剧”,因为它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穿插游动、丢失阵地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做法也值得关注:一堂课中,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在台下不停地来回穿插游动,前后左右方向莫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跟着老师转,精力很难集中。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讲台,但是,讲台是学生学习最容易关注、最易于聚集精力的地方,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教师最好还是站在讲台上讲效果更理想。台下“游动”也是必要的,游动能真正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放任自流、一无所获
教师对课堂时间没有明确划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教师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就在下课的铃声响后匆匆结束。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有些教师认为,这样做才是新课改的原生状态。不错,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教学就会变成放任自流。
八、死守预案、违背规律
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艺术地准备教学预案。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而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并非如此,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随意否定,使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越。有些公开课,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地预演,甚至“台词”都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内容记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复存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动态过程消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和独特性难以再现,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无法“闪现”,学生只有机械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九、无度赏识、曲解创新
新课改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激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但相当部分教师却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过度放大了激励,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将来就是中国的爱因斯坦”等等。不错,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然而,一些老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誉。这样做,一方面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
十、效益低下、徒劳无功
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分配时间过多,耗费师生精力过大,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等现象。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这是我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几种违背教学规律缺乏教学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即大部分教学一线教师所认同的“新课标下的教学”。我认为这几种现象在教学中值得我们警惕,值得我们深思,更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满堂发问、一问到底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繁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提问,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主问”和“次问”。
二、滥用课件、收效甚微
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等等。还有的课件用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读淡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也冲淡了。
三、装腔作势、缺乏本真
矫揉造作、机械模仿、故作深沉等现象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也不少见。这种缺乏课堂的本真性和自然性的课,只能让人忍俊不禁。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种装腔作势的教学状态,只能异化、扭曲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四、无效讨论、功亏一篑
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却违背教学规律,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教师走下讲台,逐一巡视。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其实则不然,可见由老师统一大家认识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千里之堤,功亏一篑;或者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五、做秀表演、脱离课堂
表演形式用好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为以新奇的形式取悦现场听课的教师等,活动已经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而且“闹”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炽热,最终也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闹剧”,因为它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穿插游动、丢失阵地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做法也值得关注:一堂课中,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在台下不停地来回穿插游动,前后左右方向莫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跟着老师转,精力很难集中。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讲台,但是,讲台是学生学习最容易关注、最易于聚集精力的地方,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教师最好还是站在讲台上讲效果更理想。台下“游动”也是必要的,游动能真正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放任自流、一无所获
教师对课堂时间没有明确划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教师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评价,就在下课的铃声响后匆匆结束。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有些教师认为,这样做才是新课改的原生状态。不错,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的构建,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但是,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教学就会变成放任自流。
八、死守预案、违背规律
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艺术地准备教学预案。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而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并非如此,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依据自己准备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随意否定,使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越。有些公开课,教师还要让学生反复地预演,甚至“台词”都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内容记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复存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动态过程消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和独特性难以再现,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无法“闪现”,学生只有机械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九、无度赏识、曲解创新
新课改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激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但相当部分教师却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过度放大了激励,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将来就是中国的爱因斯坦”等等。不错,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然而,一些老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誉。这样做,一方面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
十、效益低下、徒劳无功
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分配时间过多,耗费师生精力过大,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等现象。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这是我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几种违背教学规律缺乏教学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即大部分教学一线教师所认同的“新课标下的教学”。我认为这几种现象在教学中值得我们警惕,值得我们深思,更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