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发光发热。将之与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融合起来,能够给幼儿带来全新的美术学习体验,在转变传统以绘画为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手工教学;废旧材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51
美术是一门是视觉审美为主要特征的艺术类学科,对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维一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幼儿美术教学变得趣味无穷,幼儿通过美术学习也能逐步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和美术修养。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方法和策略,使幼儿通过美术学习情操能够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建立和完善。
一、与绘画教学的融合,提升幼儿绘画技能
绘画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的影响和限制,对客观事物以及具体的绘画过程和步骤缺乏具象化的认知,导致绘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信息化手段的出现及其在课堂上的运用则能有效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展示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或是具体的绘画思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使幼儿的绘画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百变的房屋”这一主题的绘画教学活动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的颜色进行填充,使之看起来与周边的环境更加的和谐。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增强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特征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房屋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对视频和图片中房屋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着重对房屋颜色的深浅以及色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思考颜色与周边的环境是如何相互辉映、和谐存在的,并给幼儿提供不同环境下的房屋框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涂色的绘画练习。如此,便使幼儿对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有了深刻的认知,夯实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基础,对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与手工教学的融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手工制作是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有力载体。然而如何示范具体的制作流程和动作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单纯讲解和示范的形式虽然可行,却不如信息技术直观展示的效果来得好。幼儿教师可以将手工制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利用缩放的形式展示其中的细节内容,引导幼儿逐步根据视频的指导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七手八脚、手忙脚乱现象的产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进行手工操作。
例如,在进行以“蘑菇”为主题的手工类的美术活动时,为了使幼儿对具体的折纸方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详细、具体的折纸步骤,让幼儿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将平整的纸张变换成三角形并通过对三角形内折的方式折蘑菇的方法。在利用多媒体演示具体操作流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让幼儿跟随多媒体进行示范性的练习,并利用暂停、随时播放的功能保证幼儿的操作流程是正确的。如此,便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手工活动密切融合了起来,提升了幼儿对手工活动操作流程和方法的认识,使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三、与废旧材料的融合,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废旧材料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往的美术活动大多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或是实物的形式了解美术知识,教学材料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是废旧材料都可以作为美术创作的资源。为了使幼儿充分认识到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展示一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成品,激發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为幼儿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进行以“秋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该主题的美术作品。首先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成品,比如利用树叶、石头、贝壳等常见物品制作的以“落叶”为题目的作品,或是利用一次性纸杯、玉米粒等等制作展示秋收景象的作品等等,将这些作品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深刻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及其在美术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能够达到激发幼儿想象力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融合,是促进幼儿美术活动以及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也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幼儿美术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视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到教学中,为实现幼儿教育的创新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金风今.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
[2]李泳铭.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适当引入信息技术[J].文教资料,2019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手工教学;废旧材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51
美术是一门是视觉审美为主要特征的艺术类学科,对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维一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幼儿美术教学变得趣味无穷,幼儿通过美术学习也能逐步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和美术修养。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方法和策略,使幼儿通过美术学习情操能够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建立和完善。
一、与绘画教学的融合,提升幼儿绘画技能
绘画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的影响和限制,对客观事物以及具体的绘画过程和步骤缺乏具象化的认知,导致绘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信息化手段的出现及其在课堂上的运用则能有效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展示所要描绘的客观事物或是具体的绘画思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使幼儿的绘画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百变的房屋”这一主题的绘画教学活动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的颜色进行填充,使之看起来与周边的环境更加的和谐。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增强幼儿对不同环境下房屋特征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房屋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对视频和图片中房屋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着重对房屋颜色的深浅以及色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思考颜色与周边的环境是如何相互辉映、和谐存在的,并给幼儿提供不同环境下的房屋框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涂色的绘画练习。如此,便使幼儿对基本的美术基础知识有了深刻的认知,夯实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基础,对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与手工教学的融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手工制作是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有力载体。然而如何示范具体的制作流程和动作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单纯讲解和示范的形式虽然可行,却不如信息技术直观展示的效果来得好。幼儿教师可以将手工制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利用缩放的形式展示其中的细节内容,引导幼儿逐步根据视频的指导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七手八脚、手忙脚乱现象的产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进行手工操作。
例如,在进行以“蘑菇”为主题的手工类的美术活动时,为了使幼儿对具体的折纸方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详细、具体的折纸步骤,让幼儿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将平整的纸张变换成三角形并通过对三角形内折的方式折蘑菇的方法。在利用多媒体演示具体操作流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让幼儿跟随多媒体进行示范性的练习,并利用暂停、随时播放的功能保证幼儿的操作流程是正确的。如此,便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手工活动密切融合了起来,提升了幼儿对手工活动操作流程和方法的认识,使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三、与废旧材料的融合,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废旧材料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往的美术活动大多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或是实物的形式了解美术知识,教学材料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是废旧材料都可以作为美术创作的资源。为了使幼儿充分认识到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展示一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成品,激發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为幼儿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进行以“秋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该主题的美术作品。首先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成品,比如利用树叶、石头、贝壳等常见物品制作的以“落叶”为题目的作品,或是利用一次性纸杯、玉米粒等等制作展示秋收景象的作品等等,将这些作品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深刻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及其在美术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能够达到激发幼儿想象力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活动的融合,是促进幼儿美术活动以及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也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幼儿美术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视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到教学中,为实现幼儿教育的创新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金风今.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
[2]李泳铭.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适当引入信息技术[J].文教资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