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汉语教学的读,说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79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H19
  全日制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侧重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汉语切实打好基础"。同时提出要求,即:"高中阶段要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不忽视必要的听说训练"。
  综观高中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在有限的几百学时内,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关键是找到主要因素,以达到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目的。
  根据本人十多年的高中汉语教学实践,我认为汉语教学要始终贯彻"读,说为主,精讲多练"的原则。实践证明,以读、说为主,即以读开路,以说为主,辅以精辟的讲解,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正因为我根据这一原则组织教学,所以我所教的班级在历届高考中,学生成绩都比较突出。现将我的具体做法列举如下:
  一、抓好课前预习,以读为主
  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即反复朗读将要学习的单词和课文,这时只要求上口。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能流利朗读单词和课文,这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及重点材料的掌握是有直接好处的。
  高一新生入校后,我狠抓语音规范化和掌握好基本知识这两关。为了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我要求学生课前必预习,课后必复习,从而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在预习中以读为主,每讲新课之前,要求学生熟读全篇课文。学生借助书后的生词表和词典可以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所以对课前预习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手段。我每次对学生预习都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弄清课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条件等主要因素,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故事梗概。这样有利于以后复述课文,因为复述课文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还应该强调的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难以理解的词、句子、语法方面的疑难点等,这样使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
  对学生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预习,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换句话说,这也是预习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由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然后机械地模仿,转变为先由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尚不清楚、有疑问的知识点,实际上已不单纯是一种方法和学习程序的改变,而是一种质的改变。事实证明,凡是能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主观上产生一种探求知识愿望的学生,汉语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正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另外,我还根据不同的学时及不同的教学特点,有时要求学生读懂全文,有时要求学生熟记甚至背诵重要段落,有时则要求学生将不必背诵的段落多遍朗读,直到流利为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指的是多次反复地读,"不会吟诗也会吟"指的是熟练程度。学习汉语也是这个道理,确实是"熟能生巧"。通过这样一些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上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为了让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尽快进入汉语学习的实践环境,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使学生懂得不搞好课前预习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上学习任务的。检查方法很多,最经常用得就是朗读测试法。我们知道,默读能够达到较高的速度,而朗读是默读的先导,也是培养说的能力的基础。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如果读都读不流利,那么很难想象他会说得流利。因此,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朗读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极为有利。
  正因为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解疑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让学生多读多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对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如常用词的搭配、语法难点、习惯用语等,教师要精讲。我掌握的原则是:"三分讲、七分练",每堂课都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因为只有在实际交际的环境中,才能把语言结构的知识,逐渐转移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抓住重点知识讲解。由于教师采用精讲的方法就省出了大量时间,供学生朗读、背诵和回答问题用。课上实践活动充分既锻炼了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及各类外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接受高考的检验,课本本身提供的阅读量是明显不足的,必须补充课外的东西。多年来我的做法是:不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熟读教材中的课文,同时还选编一些程度相当的汉语短文让学生阅读,还出一些判断性练习及模拟高考阅读练习等。此外也提出对一定时间内阅读量的要求,我还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他们产生竞争意识。通过各种训练学生读的水平和听的能力都得以大大提高,做书面练习的速度加快,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另外,课外活动是学生重要的汉语实践场所。教师要抓住时机用好这块阵地。我经常组织朗读比赛、故事讲演、诗歌朗诵、书法比赛等活动,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在适当时机组织学生看汉语录像,听一些汉文短文、会话和歌曲的录音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语。
  总之,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汉语教学以读、说为主导,并使之贯穿整个过程,同时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安排好时间比例,通过精讲腾出大量的时间,以多练求效果,调动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抓好课外活动,这样做的最终效果是使学生各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这对初中语文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是密切相关联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受此影响。"三四五"课堂教学主要就是为了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三四五"课堂教学;初中语文;实施过程;讨论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广
中国分类号:G633.5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尤其是高三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是高中历史教改的主要任务。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
摘要:小学生对写作文没有信心,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跟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目标定得过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信心。我们要缩小目标,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多写,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要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培养联想能力,丰富写作内容,并要求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借鉴走向创新。  关键词:积累;观察;
中国分类号:G633.6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
1989年4月18日,我院802教研室研制的“超声探伤成象系统”,通过了中船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图象处理技术应用于超声探伤中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超声探伤成象系统是利用A型
中国分类号:G633.8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地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满堂灌、信息的获取仅局限于书本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我们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备课创新,启发提问创新,课堂教学教法、教学手段创新,学法指导创新,从一点一滴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师生关系都作出了全新的要求,其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探讨新课改实施期间,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  G633.6  数学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科,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会减少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实现学案制教学的关键,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往往是在课堂导入过程中由老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起来,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入方式是实施学案制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本文中我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研究方案的实施确定数学教学改革目标”以及“分层次教学的优点”等方面来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与世界发展逐渐接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中的影响力逐渐加深。语文教学是最直接的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手段,近年来,语文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普及意义远远大于其他基础教育学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处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修炼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面对的新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开展具有真正有效性的语文教育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当代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首先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