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H19
全日制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侧重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汉语切实打好基础"。同时提出要求,即:"高中阶段要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不忽视必要的听说训练"。
综观高中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在有限的几百学时内,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关键是找到主要因素,以达到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目的。
根据本人十多年的高中汉语教学实践,我认为汉语教学要始终贯彻"读,说为主,精讲多练"的原则。实践证明,以读、说为主,即以读开路,以说为主,辅以精辟的讲解,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正因为我根据这一原则组织教学,所以我所教的班级在历届高考中,学生成绩都比较突出。现将我的具体做法列举如下:
一、抓好课前预习,以读为主
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即反复朗读将要学习的单词和课文,这时只要求上口。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能流利朗读单词和课文,这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及重点材料的掌握是有直接好处的。
高一新生入校后,我狠抓语音规范化和掌握好基本知识这两关。为了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我要求学生课前必预习,课后必复习,从而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在预习中以读为主,每讲新课之前,要求学生熟读全篇课文。学生借助书后的生词表和词典可以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所以对课前预习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手段。我每次对学生预习都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弄清课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条件等主要因素,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故事梗概。这样有利于以后复述课文,因为复述课文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还应该强调的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难以理解的词、句子、语法方面的疑难点等,这样使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
对学生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预习,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换句话说,这也是预习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由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然后机械地模仿,转变为先由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尚不清楚、有疑问的知识点,实际上已不单纯是一种方法和学习程序的改变,而是一种质的改变。事实证明,凡是能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主观上产生一种探求知识愿望的学生,汉语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正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另外,我还根据不同的学时及不同的教学特点,有时要求学生读懂全文,有时要求学生熟记甚至背诵重要段落,有时则要求学生将不必背诵的段落多遍朗读,直到流利为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指的是多次反复地读,"不会吟诗也会吟"指的是熟练程度。学习汉语也是这个道理,确实是"熟能生巧"。通过这样一些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上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为了让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尽快进入汉语学习的实践环境,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使学生懂得不搞好课前预习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上学习任务的。检查方法很多,最经常用得就是朗读测试法。我们知道,默读能够达到较高的速度,而朗读是默读的先导,也是培养说的能力的基础。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如果读都读不流利,那么很难想象他会说得流利。因此,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朗读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极为有利。
正因为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解疑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让学生多读多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对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如常用词的搭配、语法难点、习惯用语等,教师要精讲。我掌握的原则是:"三分讲、七分练",每堂课都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因为只有在实际交际的环境中,才能把语言结构的知识,逐渐转移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抓住重点知识讲解。由于教师采用精讲的方法就省出了大量时间,供学生朗读、背诵和回答问题用。课上实践活动充分既锻炼了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及各类外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接受高考的检验,课本本身提供的阅读量是明显不足的,必须补充课外的东西。多年来我的做法是:不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熟读教材中的课文,同时还选编一些程度相当的汉语短文让学生阅读,还出一些判断性练习及模拟高考阅读练习等。此外也提出对一定时间内阅读量的要求,我还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他们产生竞争意识。通过各种训练学生读的水平和听的能力都得以大大提高,做书面练习的速度加快,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另外,课外活动是学生重要的汉语实践场所。教师要抓住时机用好这块阵地。我经常组织朗读比赛、故事讲演、诗歌朗诵、书法比赛等活动,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在适当时机组织学生看汉语录像,听一些汉文短文、会话和歌曲的录音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语。
总之,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汉语教学以读、说为主导,并使之贯穿整个过程,同时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安排好时间比例,通过精讲腾出大量的时间,以多练求效果,调动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抓好课外活动,这样做的最终效果是使学生各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全日制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侧重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汉语切实打好基础"。同时提出要求,即:"高中阶段要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不忽视必要的听说训练"。
综观高中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在有限的几百学时内,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关系,其中关键是找到主要因素,以达到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目的。
根据本人十多年的高中汉语教学实践,我认为汉语教学要始终贯彻"读,说为主,精讲多练"的原则。实践证明,以读、说为主,即以读开路,以说为主,辅以精辟的讲解,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正因为我根据这一原则组织教学,所以我所教的班级在历届高考中,学生成绩都比较突出。现将我的具体做法列举如下:
一、抓好课前预习,以读为主
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即反复朗读将要学习的单词和课文,这时只要求上口。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能流利朗读单词和课文,这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及重点材料的掌握是有直接好处的。
高一新生入校后,我狠抓语音规范化和掌握好基本知识这两关。为了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我要求学生课前必预习,课后必复习,从而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在预习中以读为主,每讲新课之前,要求学生熟读全篇课文。学生借助书后的生词表和词典可以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所以对课前预习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手段。我每次对学生预习都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弄清课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条件等主要因素,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故事梗概。这样有利于以后复述课文,因为复述课文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还应该强调的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难以理解的词、句子、语法方面的疑难点等,这样使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
对学生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预习,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换句话说,这也是预习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由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然后机械地模仿,转变为先由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尚不清楚、有疑问的知识点,实际上已不单纯是一种方法和学习程序的改变,而是一种质的改变。事实证明,凡是能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主观上产生一种探求知识愿望的学生,汉语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正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另外,我还根据不同的学时及不同的教学特点,有时要求学生读懂全文,有时要求学生熟记甚至背诵重要段落,有时则要求学生将不必背诵的段落多遍朗读,直到流利为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指的是多次反复地读,"不会吟诗也会吟"指的是熟练程度。学习汉语也是这个道理,确实是"熟能生巧"。通过这样一些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上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为了让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尽快进入汉语学习的实践环境,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使学生懂得不搞好课前预习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上学习任务的。检查方法很多,最经常用得就是朗读测试法。我们知道,默读能够达到较高的速度,而朗读是默读的先导,也是培养说的能力的基础。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如果读都读不流利,那么很难想象他会说得流利。因此,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朗读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极为有利。
正因为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讲解疑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让学生多读多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对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如常用词的搭配、语法难点、习惯用语等,教师要精讲。我掌握的原则是:"三分讲、七分练",每堂课都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因为只有在实际交际的环境中,才能把语言结构的知识,逐渐转移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抓住重点知识讲解。由于教师采用精讲的方法就省出了大量时间,供学生朗读、背诵和回答问题用。课上实践活动充分既锻炼了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及各类外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接受高考的检验,课本本身提供的阅读量是明显不足的,必须补充课外的东西。多年来我的做法是:不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熟读教材中的课文,同时还选编一些程度相当的汉语短文让学生阅读,还出一些判断性练习及模拟高考阅读练习等。此外也提出对一定时间内阅读量的要求,我还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他们产生竞争意识。通过各种训练学生读的水平和听的能力都得以大大提高,做书面练习的速度加快,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另外,课外活动是学生重要的汉语实践场所。教师要抓住时机用好这块阵地。我经常组织朗读比赛、故事讲演、诗歌朗诵、书法比赛等活动,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在适当时机组织学生看汉语录像,听一些汉文短文、会话和歌曲的录音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语。
总之,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汉语教学以读、说为主导,并使之贯穿整个过程,同时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安排好时间比例,通过精讲腾出大量的时间,以多练求效果,调动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抓好课外活动,这样做的最终效果是使学生各方面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