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词到副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数词不仅具有表数功能,有的还具有虚化意义。“一”的使用频率高居数词之首,与其在数词中的虚化程度最高形成对应。本文由此着手,分析了大量例句,并结合例句进行“一”的虚化考察,试图探寻数词“一”的虚化机制及特点。
  关键词:数词 “一” 虚化 频率 机制
  
  一、引言
  
  根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由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脑检测),“一”排在第二位;根据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的统计,“一”的使用频率高居第二位。这引起我们的思考:实词的虚化常常符合频率原则,即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虚化;“一”是基本数词,使用频率如此高,其虚化程度也应该最高。
  我们对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一至十以及“百、千、万”几个数词的释义,发现虚化程度最高的数词就是“一”。“一”具有十个义项,其中有两个义项(“表专一”和“一旦、一经”)实际上已经是副词了,还有一个是助词。这样的情况是别的数词都不具备的。“一”的虚化有一定的虚化机制,且各种虚化机制是互相作用、相互补充的。本文将对此做出尽量详尽的考察。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一”
  
  数词“一”用作虚词充当一定句法成分的用法古已有之,我们查阅了几本古代汉语词典,发现“一”的非数词用法非常丰富,以《古汉语实用词典》和《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等两本比较典型的词典为例,概述如下。
  《古汉语实用词典》(中华书局)中,“一”有19个义项,其中11个是非数词用法。释义分别是:
  形容词:①同一,一样;②全;③同;④专一。
  动词:统一。
  名词:一体,一个整体。
  副词:①都,一概;②才,刚;③一旦;④有时,或者;⑤乃,竟。
  《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则主要罗列了作为虚词的“一”的义项与用法,认为作为虚词的“一”具有副词和连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①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具有或承受某一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可译为“都”“全都”“全”等;②表示某一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后随即发生、出现另一动作;③表示对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强调、肯定,可译为“确实”;④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
  连词:连接分句,可译为“一旦”“只要”等。
  《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将实词列为“附类”简单释义,以与虚词相区分。“一”的附类中收录了形容词、动词、数词的用法,与《古汉语实用词典》的收录无异。
  发展到现代汉语,最终被固定下的虚词意义并不多,《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的义项有:①表专一;②一旦,一经;③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词典对前两个义项没有明确标注词性,而对后一个则明确标注为助词。对于第一个义项,尚且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如词典用例“一心一意”;而第二个义项则应是副词了,词典举例为“一失足成千古恨”。这说明,“一”的副词用法已经保留下来并凝固在现代汉语中了。此外,对于标注为助词的第三个义项举例为“一竟如此!”与古汉语中的用法相同,然而对词性的界定不同。其实,在标注为数词的义项中,有些也较难与副词用法区分,如“一……就……”格式中的“一”。这些义项都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不可割裂。
  可见,不同的词典对于“一”的虚词用法虽然有词类划分上的分歧,但都主要以副词用法为主,而实际上,副词也是用法灵活多样、虚化最完整的一类词。本文暂且不讨论“一”作为虚词在词类划分上的分歧,而主要选取副词中的几个典型义项,考察其从数词向副词的虚化。
  此外,古汉语中除了“一”,还有另一个写法,即“壹”。我们研究发现,词典中“一”的义项涵盖了“壹”,二者在用法上基本一致,并无大区别,因此本文只讨论“一”的用法,“壹”不作为考察对象。
  
  三、“一”的虚化考察
  
  (一)古代哲学思想对“一”的语义影响
  “一”的义项与用法的多样化可追溯到上古汉语,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了“一”的非数词用法:
  (1)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周易·五象》)
  (2)式敷民德,永肩一心。(《今文尚书》)
  (3)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诗经》)
  “一”的非数词用法与人们自古以来对这个特殊数词的认识和理解紧密相关。“一”作为自然数,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他数字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这被古人认为是“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刘向《说苑·反质》)。《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是:“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作为一本字书,却用古代哲学思想对“一”进行解释,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人对于“一”的理解除了本义之外其实更重于辩证的哲理性理解。正因为受到辩证法的影响,“一”既是极小数,同时又可表大、多,“大”和“小”、“多”和“少”对立统一,所谓“至大无外,谓之大疫;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古人把“一”与“初,始,极”等意义等同起来,“一”才具有了描述性的“同一,全,专一”等意义。如:
  (4)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5)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淮阴侯列传》)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以上三例,都是“一”表“同一,全,专一”等义的形容词用法,这些其实可以看作是数词“一”在语义上发生了虚化。从形容词虚化为副词,最关键的一步是句法位置的变化(实际上“一”用作形容词也发生了句法位置的变化)。
  (二)句法位置的改变与“一”的进一步虚化
  事实证明,句法位置的改变是一类实词发生虚化的重要途径。在数词成语中,保留了很多数词出现在谓词前面修饰谓词的情况,有些很明显充当了状语的语法功能,由“一”组成的如一树百获(比喻栽培人才获益长远,“一”可译为“一旦、只要”)、一落千丈(指境况、地位、声誉等急剧下降,“一”与动词连用,表时间短促、即“落”的势头大而猛烈)等。成语是古汉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从中可以找到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我们考察了大量古代汉语语料后发现,用作副词的“一”在古汉语中就有很多,并且早在上古时期,“一”就已经出现在了状语位置上。如以下各例:
  (7)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
  (8)万民一从。(《韩非子·扬权》)
  (9)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
  (10)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战国策·齐一》)
  以上四例中“一”的意思都不相同,分别为:相同(例7);全,都(例8);才、刚,表示某一动作行为发生随即出现另一动作(例9);竟然,表出乎意料之情(例10)。它们都用在谓语前充当状语。
  而对于“一”是否具有助词、连词的语法功能,各家看法不一。如“一旦、只要”这个义项,有学者认为是副词也有人认为是连词,在此略举二例:
  (11)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战国策·秦三》)
  (12)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这两例中,例(11)似乎更像是副词,例(12)则偏向连词,如果说二者都是副词,也是可以被承认的。而另一义项“竟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被认为是助词,在几本古代汉语辞书中却被认为是副词,如例(13),另例如:
  (13)范叔一寒如此哉!(《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例(13)中的“一”或许既会被认为是副词,也有可能被认为是语气助词,而本例中的“一”则具有比较明显的副词属性。
  其实,诸如此类分歧,正如一词多类现象,各词类之间的划分并非完全清楚,而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这才是真实的语言。在此,我们主要是证明了数词“一”确实遵循着一定的机制与规律虚化成了其他语法成分。
  
  四、“一”的虚化机制及特征
  
  如前所述,和其他实词一样,“一”也是主要在形式和语义两方面发生虚化。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句法位置的变化,语义上主要表现为语义的泛化。同时,表达方式和认知心理也对“一”的虚化有一定影响。
  表达方式上,如语境吸收。“一”表“竟然”义、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时,与它所处的句式有关系。以下四例中,前三例表肯定或陈述,最后一例表感叹:
  (14)其意,以付上道德之君,以示众贤,各加努力在所求,求而不得,未一至诚也。(《太平经》)
  (15)俗民追声,一至于是。(《抱朴子》)
  (16)一至於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三国志》)
  (17)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三国志》)
  可见,当“一”与感叹词“乎”组成感叹句后,句式义对“一”产生了影响。我们可以推知,在这个过程中“一”的意义受到句式义的同化,之后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它的一个义项。
  认知心理方面,推理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类推和推导,“一”的一些隐含意义逐渐明确,联想义慢慢固定下来。从数词到形容词、名词、副词等,“一”的诸多意义的确立实际上都离不开推理的作用。
  综上,“一”的虚化由多种机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句法位置变化和语义变化,而表达方式和认知心理也对“一”的虚化产生影响。
  
  五、小结
  
  数词“一”与其它实词相比,虚化机制大体相同,但是语义变化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认为是语义起着主导作用,此外,句法位置变化是其虚化的重要途径。
  数词虚化有别于其它实词,其它实词在虚化之后可能会丧失其本义,如“从”的本义是“侍从”“随行者”(名词)或“跟从”“随从”(动词),但现已为虚词,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起点;再如“不过”本来是“过”(超过)的否定形式,现已为副词,相当于“仅仅”。而数词由于其表数义在生活中的不可缺失性,所以表示数目这一基本义始终不会消失,并会一直与虚化义共存。
  
  参考文献:
  [1]蔡维天.一、二、三[A].徐 杰.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郭 攀.汉语涉数问题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马思周.论数词虚化[J].语文研究,1999,(3).
  [4]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杨伯峻.古汉语虚词[Z].北京:中华书局,1981.
  [7]张 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
  (潘 洁,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其他文献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大转型,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也出现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其中外来词(word of foreign orign)占有较大比例。诸如“打的”;“摩的”“的哥”;“酒吧”“网吧”“吧台”;“酷毙”“扮酷”,乃至于各种各样的“卡”、“秀”、“族”(一族)之类的新词语或曰流行语充斥于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方方面面。作为真实记录社会的新词语、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流行语,上
期刊
2005年湖南卫视的平民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使一些词语广泛流行起来,俨然出现了一部“超女辞典”,这些词语主要有:超级、海选、粉丝、黑幕、待定、想唱就唱、偶像派、实力、中性、亲友团、大众评审、短信支持率、拉票、PK等等。其中“PK”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我们从词源、泛化、词义、语用价值、规范几个角度对这一流行词语做初步探讨。  “PK”的词源是什么,先看下面这个例句:  (1)究竟何为“PK”?香港人早
期刊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进入“收官”阶段,为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数据和图表,有必要将成果背后无法反映的一些情况作个补充说明。  2006年5月22日,教育部召开第11次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发布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数据。这是中国第一次就年度的语言使用实态发布报告,引起了社会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题为《关注语言国情,建设
期刊
今年暑期,“超级女声”促使全国媒体几乎在一夜之间开始大量使用“PK”一词,如:  “5进3之前记者问李宇春上了PK台最不想和谁PK,她立即答道:‘最不想和何洁PK!’”——(《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12日)  “超级女声”再度PK歌友会——(www.hunantv.com)  “《超级女声终极PK》专辑热卖。”——(《扬子晚报》2005年9月1日)  一个新词的使用密集程度之大、频率之高,这在
期刊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呈现出的特点是探讨了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及相关结构的重叠问题,同时尝试进行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动量词和宾语的次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用化的成果不多,有些问题有待深化。  [关键词] 动量词 语序 借用 语义特征分析 重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量词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又非常活跃的领域,
期刊
“阳春白雪”是指高雅的乐曲,与之相对应“下里巴人”是指通俗的乐曲,这是众所周知的。相当一部分人想当然地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分别作了代表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一首乐曲,其实不然。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么一段话:“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期刊
彭泽润教授是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他于2004年5月进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11月出站。他在流动站的研究方向是语言规划。期间他除了整理出版《词和字研究》,主要写了博士后研究报告《词和词式书写研究》。这份研究报告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获得出版资助。在即将正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候,作者让我写几句话,作为合作导师我
期刊
摘 要:陆游的《关山月》艺术构思十分精妙,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的构建,重现一幅幅沉郁悲壮的情景,连缀构成对比鲜明、蕴涵深广的意象群,展示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多角度反复刺激读者的视听感官,在心理上强化接受者的“不随意注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关键词:陆游 关山月 对比修辞 接受心理    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七言古体诗《关山月》借旧题写
期刊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V1+О+V2”格式还是不能看作动结式,至少不能是是典型的动结式;此期也出现了少数可视为动结式的“V1+О+V2”结构,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用例中,后项动词直接且只与前项动词发生关系,而与施事主语没有“支配——被支配”关系。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 动结式 “V1+О+V2”格式    一、“V1+О+V2”格式先秦已出现(《国语》《左传》《战国策》已见用例),魏晋六朝时
期刊
当代作家杨朔的散文名篇《荔枝蜜》中几处用到“螫”字:“小时候有一次上树掐海棠花, 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这几处“螫”字,在后来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被改成了“蜇”。(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二版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本的编者为什么要改它,无由得知其详,不过前些时候读到一篇文章,从中约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