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呈现出的特点是探讨了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及相关结构的重叠问题,同时尝试进行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动量词和宾语的次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用化的成果不多,有些问题有待深化。
  [关键词] 动量词 语序 借用 语义特征分析 重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量词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又非常活跃的领域,其中动量词的研究也取得了卓著的成果。本文的目的是探讨80年代以来汉语动量词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动量词研究的几个特点
  
  1.尝试探讨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语法学者深刻的认识到,对动量词的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动量词的分类及用法方面,不能单纯就动量词而研究动量词。而应深入到句子的内部,从句法层面上,通过对宾语和动量词的次序的研究,来探讨动量词的用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此方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宾语名词的小类入手,考察二者的次序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的研究多着眼于名词性成分是否由代词充任,多指出宾语是代词时,数量结构在代词后(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两位先生基本上是将时量和动量成分放在一起考虑的。朱德熙同时指出,指物的宾语往往后置。如:“看了一会电影”、“ 进了两趟城 ”、“喊了一声爸爸”等。后来,马庆株先生发现指人名词处所名词同动量词组合,语序两可。当宾语为谓语的目的、结果、工具或主体时,名词后置,即语序为VMN结构(M表示动量成分,N表示名词性成分)。
  方梅(1993)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N的指称性质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这篇文章传达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决定动词后动量成分和名词性成分次序的主要因素是名词性成分的指称性质(有指/无指、定指/不定指)以及名词性成分传达的是新信息还是旧信息这两个方面。任何一个名词性成分在话语中都有不同的指称性质。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该成分就是有指成分;反之,如果发话人在提到某个名词时,仅仅是着眼于该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不是具体语境中具有与该属性的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物,那么这一名词性成分就是无指成分。发话人在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时,如果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分开来,该名词性成分为定指成分;反之,发话人预料受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其他同类成分区分开来,这一名词性成分为不定指成分。(参看陈平1987)
  经过考察发现,N为无指成分时,一般总是采用VMN语序。典型的不定指成分在两种语序里似乎都不能出现,比如我们不能说“看了一眼两本书”、“找个人五次”、“喊了三声一个人”等。因为宾语的无定性和动词的可计数性是相冲突的。VNM表现定指性成分的能力要大于VMN式。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VNM中的N的所指对象都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的,N的作用是对前面提及的对象进行回指,它不带任何新信息。而VMN里的N常常用来表示新信息。这里的新信息并非是N所代表的那个事物对受话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只是由于发话人说出N之前,N并不存在于受话人当时的意识里。
  (2)根据动量词的类别,考察宾语和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
  当M的量词为借用量词时,M只能在N之后,即语序为VNM,但量词为“眼、把”时不受这个限制。如“踢小王一脚”、“看一眼小王”、“看小王一眼”。
  (3)将动量成分和时量成分分别考虑,并对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对比从而表现出二者的功能差别
  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马庆株(1984)、刘月华(1983)等人,此后王静(2001)详细地考察了二者的差异。认为语序实际上反映了相关成分之间的某种力量对比,名词性成分和量成分的前后顺序是由二者所具有的某种性质的强弱对比共同决定的,单方面考虑任何一个成分的性质,都不能充分解释我们的问题。任何一个状态动作或事件都含有发生的次数,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等等诸多方面的要素,可以就各个方面对动作事件状态实施“个别化”。动量成分和时量成分对动词的量化作用强度不同。动词加时量成分表动作持续义时并不能对动作事件彻底“量化”。“看一上午《红楼梦》”并不意味着“看《红楼梦》”这件事彻底完成了。其次,动词分别和时量成分、动量成分搭配的广度也有差别。但动词带动量成分所受的限制要小的多。同时,那些不能带时量成分表示续段的动词,很多可以带动量成分。再者,汉语动量词形成专门表示动作次数的一个小类,但时量词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小类。动量词必须与动词同现,而且还与动词有一定程度的选择关系,如动量词“趟”,与之搭配的动词可以是“逛”、“去”等,但不能是“唱、写、烤”,反之,说到“逛”一定用“趟”,不能说“逛一场”。相形之下,时量成分与动词的关系则要“自由”的多。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名词共现,而且和动词也没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二者的组合,完全由表达的意思决定,是一种临时组合。
  
  2.深入地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问题
  传统语法把动量词分为两大类:专用的与借用的。专用动量词较少,个性很强,一般不再分类,主要有:次、回、下、番、通、气、阵、遍、趟、顿、场等。借用动量词则有很多,但对其进行专门的剖析还是很少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以刘街生、蔡闻哲(2004)为代表。二人考察了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情形。借用名词作动量词,是一种临时现象,这些词在语义上构不成一个特别的类别,不过什么样的名词可以借用为动量词是有很多限制的。该文深入地分析了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种种限制条件。立足于陈平(1994)提出的施事性和受事性连续统,在施事性上,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在受事性上,方向则相反。指出,语义成分的施事性越强,充任主语的倾向性越强;受事性越强,充任宾语的倾向性越强。他们认为只有在特定范围中受事性弱与V的相互选择性联系强且表示基本层次范畴充当工具成分的名词和极少一部分表示伴随成分的名词,才能进入表达动量的“V+ 数+ N”格式而借用为动量词。
  
  3.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得到了重视
  对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是动词与动量词相互选择的前提条件。吕叔湘先生指出:“动作的次数,一方面和量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也和时的观念有关。”从总体上指出了动量词的语义特征。邵敬敏(1996)则把动量词分为四个层面,在详细分析各个层面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情态量词的语义特征。后来从深层次上探讨动量词的共性和差异,则以刘街生(2003)为代表。由于数词跟量词密不可分,对动量词的语义分析是基于“数词+ 量词”结构的。在[+ 计事]和[+计时]两个语义特征上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对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进行了专门考察,进而描述了动量词范畴成员之间的深层联系,明确了动量词范畴内部成员的关联方式。在[+计事]和[+ 计时]两个语义特征上动量词和数词组合成数量结构表达动作的量的可以构成下面的序列:[+ 计事]借用动量词→顿、场、遍、趟、下、次、回、番、通、顿、场、阵、下←时量词[+计事]这个序列从左到右是一个[+ 计事]语义特征减弱、[+计时]语义特征增强的递变序列,从右则是一个[+ 计时]语义特征减弱[+ 计事]语义特征增强的递变序列。动量词内部语义特征及其组合的变化,相应数量结构的代替事件或表示时间的能力有变化,分布特征也有相应的变异。
  4.对动量词重叠的有关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王继同(1991)比较了“一+ 动量词”的重叠式和“一+ 名量词”的重叠式在分布上的差异。前者动词形容词的状语,而后者除作状语外,还经常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本文还考察了“一+ 动量词”的重叠式和它的基式在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异同。
  5.将动量词的研究同对外汉语结合起来
  量词是外国学生感到非常头疼的一个词类,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动量词也不例外。究竟在什么条件和语境中用动量词,怎样才能用的得体恰当,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伏学风等(2005)所说,量词研究面向第一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的论述较多,而面向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论述较少。
  
  二、动量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有待发展之处
  
  1.对制约动词后动量成分和名词的语序还没有给予充分合理的说明,并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试图通过一条规则来说明这个问题,这必然面临着许多的例外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廖秋忠曾经指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管是形式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形式解释规则或功能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功能解释原则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所提出的普遍原则,其适应性经常是有限的,只是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或倾向性,而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经常经不起新语料的考验。”虽然这句话是批评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但对动量词的研究同样有教育意义。我们不可能将时量动量和名词成分的语序用单一的规则作解释,认为语序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而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可否考虑放弃某个单纯的概念,多角度多层次考察这一问题。制约动量词和名词的语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先后序列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那我们所说的规律都是举例性的,只能涵盖一部分语言事实。
  
  2.有些方面的研究还需做的更多,更加细化
  对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的成果还比较少。其次,我们归纳的语义特征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否同样适用,这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再者,在这方面本体研究较多,实用性较小。应该把对语义特征的分析跟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并为其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
  [2] 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J].中国语文,1994(3).
  [3]方梅.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J].中国语文,1993(1).
  [4]伏学风.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H].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刘月华等.实用汉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7]廖秋忠.也谈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国外语言学,1992(2).
  [8]刘街生.现代汉语的动量词语义特征分析[J].语言研究,2003(6).
  [9]刘街生 蔡闻哲.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借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10]马庆株.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J].语言学论丛第十辑,商务印书馆,1983.
  [11]马庆株.动词后面时量成分与名词的先后顺序[J].语言学论丛第十三辑,商务印书馆,1984.
  [12]王继同.“一+ 动量词”的重叠式[J].中国语文,1991(2).
  [13]王静.“个别性”与动量后量成分和名词的语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14]朱德熙.语法讲义[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张红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汉语里有一种特殊的表否定的句子。例如:    1.日本这样,你还学什么日语。  我们抽象为“V什么X”。语法界普遍认为“V什么X”的消极意义是由“什么”一词带来的。(吕叔湘1992;邵敬敏、赵秀风1989;寿永明2002;李一平1996)然王海峰(2003)指出“‘A什么B’结构式是人们在言谈交际中为表现主观性而采取的一种语法化形式”。这一观点很有意义,但他局限于词的范围,如吃什么亏等。然实际语料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又说:“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素养,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地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期刊
摘 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句型的不同,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定位一直是困扰国内语言学家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学习者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英汉句型的不同对主位、主语和主题的影响。  关键词:主位 主语 话题 句型    一、引言    自从Halliday的功能语法进入中国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尝试着用Halliday的系统理论来分析汉语句式,并提出不少分析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改革一直是对外汉语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探索》一书全面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创立及发展过程,并对该体系的改革与重建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一个新的语法体系的蓝图,提高了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分级与排序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回顾 
期刊
摘 要 :“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主要的取暖设施,此设施早在唐代时就已出现,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也谈到:“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古书不载”,“古书不载”是由于古人居住方式经历了半地穴式到地上房屋式的过程。“掘坑生火”是将“炕”字写为“坑”的原因,多数辞典将“炕”字与“坑”字看成“通假字”或“异体字”,此说非也,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  关键词:炕 坑 掘坑生火 考古  
期刊
王安石在其《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翻译是:“……常常是在险阻偏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000年11月第2版,第159页)在本课“课文说明”有关“词类活用和句式”部分的解说中,也有这样的解释:“险远,险远的地方。”(2000年11月第2版,第156页)
期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大转型,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也出现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其中外来词(word of foreign orign)占有较大比例。诸如“打的”;“摩的”“的哥”;“酒吧”“网吧”“吧台”;“酷毙”“扮酷”,乃至于各种各样的“卡”、“秀”、“族”(一族)之类的新词语或曰流行语充斥于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方方面面。作为真实记录社会的新词语、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流行语,上
期刊
2005年湖南卫视的平民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使一些词语广泛流行起来,俨然出现了一部“超女辞典”,这些词语主要有:超级、海选、粉丝、黑幕、待定、想唱就唱、偶像派、实力、中性、亲友团、大众评审、短信支持率、拉票、PK等等。其中“PK”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我们从词源、泛化、词义、语用价值、规范几个角度对这一流行词语做初步探讨。  “PK”的词源是什么,先看下面这个例句:  (1)究竟何为“PK”?香港人早
期刊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进入“收官”阶段,为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数据和图表,有必要将成果背后无法反映的一些情况作个补充说明。  2006年5月22日,教育部召开第11次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发布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数据。这是中国第一次就年度的语言使用实态发布报告,引起了社会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在题为《关注语言国情,建设
期刊
今年暑期,“超级女声”促使全国媒体几乎在一夜之间开始大量使用“PK”一词,如:  “5进3之前记者问李宇春上了PK台最不想和谁PK,她立即答道:‘最不想和何洁PK!’”——(《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12日)  “超级女声”再度PK歌友会——(www.hunantv.com)  “《超级女声终极PK》专辑热卖。”——(《扬子晚报》2005年9月1日)  一个新词的使用密集程度之大、频率之高,这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