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89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写作文。因此,作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环节。
  
  一、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大量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进行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我班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地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为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并建立了诵读课程、名著课程、浏览课程三级阅读课程体系:诵读课程即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名著课程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浏览课程即对时事新闻、报纸杂志、网络的阅读。目前,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在我班已经初步形成。
  
  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让学生倾诉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语言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说自己想要说的话,从而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三、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让学生写真话
  
  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学写真话的冲动和激情,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创造新形象的美好愿望。我一向要求学生说心里话、抒真情。在一次写作中,我班的一个同学就写出了《老师啊,您啥时微笑一下》这一针对性很强的习作,大胆地指出我上课时总是阴沉着脸,说出同学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大胆地讲了真话,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真谛吗?
  
   四、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修改作文,使学生在评议中获得启发,最后再一次自觉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这样可以自由畅谈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通过自评、他评的方法,在选词、用词、表达、分析、比较等一系列修改活动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而不是由我带到办公室进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时再把我的批改“成果”返还给学生,而是要求每个同学自找时间在下次写作文之前把所有同学的作品欣赏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改的积极性。
  
  五、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在于通过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一批现代社会所需的新人。因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就应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做到“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就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出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若能如此,是中国学生之幸,教育之幸!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
其他文献
我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中《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  和蔗糖的作用》这一课时注重了学生  的知识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先提出问题:现提供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及若干试剂来验证酶的专一性,该怎样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好几种设计方案。我选取了最典型的一种方案说明:对于一种酶(如淀粉酶)而言,
期刊
阅读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技能分别作出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除了起始阶段关于阅读描述中有“能看图识字”和“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则读出简单的单词”之外,八年级以上学生的阅读描述均把大于句子单位的,能表达完整意义的语篇作为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阅读技能的教学中应当紧紧把握住培养语篇能力这一点。  第一,在阅读能力的培养
期刊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此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高尚情操。在这里,我给诸位语文同仁带来一“招”,那就是在语文课堂里增添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提高全民素质从儿童抓起”,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共同为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住房内部空间不够宽敞,户外活动空间更加有限,又缺少玩耍伙伴,孩子除了幼儿园之外,往往是在看电视中消磨时光。怎样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游戏条件,使他们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地吸收、加工、输出信息,从而获得身心
期刊
一、背景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教育理论家基本上都把精力集中在研究老师应该如何“教”的问题上,认为学生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学生如何“学”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教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因此,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中国的学习策略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取得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课堂教学导入形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伊始的几分钟属于热身和导入环节,也是经常容易被授课教师忽视的地方。事实上,简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数学的背后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揭示数学中的生活,再现生活中的数学。  案例一:《生活中的傻子》  例题: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解法1:5×6+6×4×2+5×4×2=118(平方分米)  解法2:5×6×2+6×4×2+5×4=128(平方分米)  解法3:5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一个新型课题。我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尝试进行作文教学革新淡淡自己的体会。    一、目前作文教学现状亟待改革    从作文的性质上讲,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形成了一套固定标准,从而导致了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师批改难,学生作文难,反馈周期长,作文效率低的现象。学生
期刊
一、英语课外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英语课外合作学习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反馈两种,是课内学习活动的巩固、延伸和拓展,对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外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拓宽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在课外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资
期刊
说到数学,人们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数学课堂常被人们认为是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学习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数学教学是可以变得丰富多彩、和谐愉快的。我深深地感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听到孩子们心声的课堂。因为只有融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