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油画作品选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洋,1983年生,汉族,硕士,现为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為美术学、油画。
其他文献
人类历史上的地域文明,长以其地显达者志之。高峰人物往往是地域文明最有力的注脚与标志。  关于湖南人才的显达(或称“人才现象”),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以“湘军”的杰出首领、清人曾国藩为标志,并以其人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之前,湖南是“荆蛮山国”“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杨毓麟);之后,“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谭其骧)。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
期刊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唐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包括五代)。初唐时期,书法基本上是对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书法的延续,几乎为王羲之的书风所覆盖,这种书风的形成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倡导。而对初唐书法影响最大的除唐太宗外,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初唐楷书四大家”,以及陆束之、孙过庭等人,他们各有风貌,开启了“唐书
期刊
前两日在嘉德拍下了三方古砚,却于倏忽间漏掉了一方端石梅枝砚。虽然,砚堂中那一树虬枝盘曲的墨梅或许已成为我此世永远的遗落,但是,砚边两侧的诗铭我却记下了。一侧是何昆玉的刻诗:“立马霜桥寒风摧,白发如雪难思归。问余故园何所忆,书斋窗下一枝梅。”另一侧,是英和的铭文:“报得东风第一枝。道光辛巳年元月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  何昆玉是晚清时有名的篆刻家,广东人,年少时曾客居山东,在金石大师陈介祺堂前拜
期刊
摘要:部分学术文章和砚书专著在论述唐宋砚排序时,以及在论述端、歙、洮河和红丝砚的起始年代时,多错误地引用“柳公权论砚”加以佐证。究其根本原因,是许多古代砚文献就已引述错误。柳公权“评砚”的原文出自《旧唐书·柳公权传》,部分历史文献在引用时未尊重原文,从而造成错误和引发歧义。北宋吴淑《事类赋注》是“柳公权著《论砚》”与“柳公权论端砚”之误说的始作俑者。北宋朱长文《墨池编》省略掉“青州石末”中的“末”
期刊
还是在云洲古玩城,熟悉的店铺,熟悉的老板。这次我是带儿子一起来的,文化需要传承,传承需要引导和熏陶。带儿子看了看云洲六楼的钱币展,然后去曹哥那里去看看,一边寒暄,一边浏览橱窗里面有没有新摆出来的藏品。在放墨盒的橱窗靠里墙,斜立着一个墨盒,抓住了我的眼球!这个墨盒面上双钩几个大字“太平洋会议代表办事处”,字体端庄,直觉告诉我,这个盒子之前没有,是曹哥新收的吧。而且“太平洋会议”字眼,肯定不会是国内会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寻根”的视角,依据海峡两岸民俗美术的现象,研究其内在联系,探索中华民俗文化是如何“原生态”地以美术方式根植乡土,从而比较两种美术之异同,并认为“互补共荣”是传承与发展本土美术之路。  关键词:大陆民间美术台湾原住民美术民生显像审美现象比较  民间美术,即鲁迅意“生产者的艺术”,是普通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应用且有娱教功能的一种民俗美术形式。大陆民间美术与台湾原住民美术
期刊
摘要:本文以齐白石印为切入点,顺藤摸瓜,提炼其五式五视五眼 之规律,并藉此作为研究的基础,由点至面全面铺开,按照其印至书,至画,再至诗文进行分析,挖掘书、画、印形式美在统一中发生与发展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普遍运用于诗、书、画、印之中进行梳理,搭建以“印”为主体,诗、书、画切入其中“三位一体形式美”综合平台仔细研究,着重对其书、画、印笔画形态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虚实疏密关系进行立体式探讨,进一步深入空
期刊
有些民国名家亲笔刻铜由于见于著录,被广为知晓,而成为收藏爱好者渴望一见的名品。例如姚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任上,为优秀毕业生亲笔书写的一批奖品墨盒。  《铁笔铜墨》(范大鹏先生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第55页:  1916年夏,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姚华从同古堂订制了约百个素面墨盒,这些墨盒分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和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两种。闲暇之余,他便在校长室案头兴致盎然地在这
期刊
笔者曾收藏一幅《谭仁芳跋岳飞书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碑拓。拓文如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绍兴三年秋八月岳飞。”(钤印两方,标点为笔者
期刊
老师评价  嘉定竹刻家张伟忠老师:“竹刻的表现形式及雕刻内容多种多样,每个竹人有各自不同的审美取向。在图式构建、器形处理、纹饰设计、雕刻语言等诸多关系上,为找到一个恰当的均衡之处,古人煞费苦心。小胡在这方面着力着意探索着自己的雕刻语言,留青与浅浮雕的结合,无论从整体构成到细节处理的对比,从作品中可见他用心用意。如果在创作中能考虑到竹子朗润的质感,往这气质上探索,走过去会又是一片天。”  嵊州根雕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