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体育明星李永波的儿子,子承父业,李根算是“体二代”。他出生的1992年,也正是李永波刚刚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之时。“李根”这个名字,有着强烈的家族气息:李永波有两个哥哥,生了三个女孩,到了李永波,终于得了个儿子。家里为他取名“李根”,意思很明确,这是老李家的根儿。
在训练场上,李根经常会碰到自己的父亲,但这并没有让他在父亲面前放不开或者觉得不舒服,他们秉持的原则是“分开”。训练时就是教练和队员的关系,回家后会像父子那样正常交流。所以,当谈到父亲时他并没有厌烦,倒是充满崇敬。“在羽毛球领域,他确实是很权威的,在这方面我和他没有分歧。”
李根真正开始练球,是从13岁开始的。他比其他人练得更刻苦。其实,李永波并没刻意让儿子继承家族的体育荣耀。“没说要我练或者不要我练,有段时间我经常打,慢慢就喜欢了,既然喜欢了,就练呗。”
现在,18岁的李根在国内拿到了青年赛冠军,在国际上拿到了世青赛和亚青赛的冠军。他用成绩证明,能进国家队绝对不是靠着老爸的面子。
“第一次拿冠军特别兴奋。”李根说。那是2009年3月,他在成都拿到了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不过,这份兴奋似乎只属于他自己,老爸李永波没有给他特别的奖励,仅淡淡地说了句:“这只是开始。”
“你喜欢上羽毛球之前,有什么理想?”
“就上学,那时候没什么理想。”
“现在呢?”
“其实目标在我练羽毛球之前就想好了,那就是要超过我爸的运动成绩。有了这个目标,我才来练的。”只有超过老爸,才能在“我与老爸”这个老话题上增添新的元素,这是李根不可逃避的宿命。
“那时候我没有理想。”诸如此类的回答,已经让李根与他的前辈们区分开。他们已经丢弃了“小时候我想当个科学家”式的填鸭式理想。从代际的角度来看,李根所属的90后充满着对所有规则的突破。
比如,从80后到90后,一个被广泛指责的代际特点是,缺乏挫折教育。李根对类似的概括感到很困惑。有哪个运动员是百战百胜的吗?前年亚青赛,李根就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挫折。
“出去之前还挺有信心的,尽管对手年纪都比我大。结果,前几轮就败了,被打了个0比2。”回来后,李根的信心遭到了很大冲击,这也让他更有动力训练了。于是,第二年,他拿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冠军。
如果从职业角度给李根加两个标签,至少有两个比较显著:一个是凶狠,一个是协作力。
在国家队的双打组合中,李根是后排负责进攻的队员。他是偏力量型的选手,这一点,从他球拍的特点上也能看出。他最喜欢用的羽毛球拍,就是李宁N55。
李永波很肯定儿子的这个特点。他认为李根在进攻环节的把握上相当不错,尤其是“凶狠的杀球”更是令人防不胜防。
谈到协作力,李根经常会想起小学时在首都体育馆的那一个沸腾场景。
“我那会儿十一二岁吧,还没开始打球,在首体看苏迪曼杯的决赛。你会看到,你在场子里打球,下面有很多队友和兄弟来给你加油。然后,你大汗淋漓,你赢了,你兴奋地下来,接受教练队友的拥抱……”
就像某种无法拒绝的冥冥中的蛊惑,家族中的运动基因被激发了。他回到家,对父母说:我要练羽毛球。
他说,他喜欢兄弟们一起战斗的感觉。
摘自《南都周刊》 编辑/天一
在训练场上,李根经常会碰到自己的父亲,但这并没有让他在父亲面前放不开或者觉得不舒服,他们秉持的原则是“分开”。训练时就是教练和队员的关系,回家后会像父子那样正常交流。所以,当谈到父亲时他并没有厌烦,倒是充满崇敬。“在羽毛球领域,他确实是很权威的,在这方面我和他没有分歧。”
李根真正开始练球,是从13岁开始的。他比其他人练得更刻苦。其实,李永波并没刻意让儿子继承家族的体育荣耀。“没说要我练或者不要我练,有段时间我经常打,慢慢就喜欢了,既然喜欢了,就练呗。”
现在,18岁的李根在国内拿到了青年赛冠军,在国际上拿到了世青赛和亚青赛的冠军。他用成绩证明,能进国家队绝对不是靠着老爸的面子。
“第一次拿冠军特别兴奋。”李根说。那是2009年3月,他在成都拿到了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不过,这份兴奋似乎只属于他自己,老爸李永波没有给他特别的奖励,仅淡淡地说了句:“这只是开始。”
“你喜欢上羽毛球之前,有什么理想?”
“就上学,那时候没什么理想。”
“现在呢?”
“其实目标在我练羽毛球之前就想好了,那就是要超过我爸的运动成绩。有了这个目标,我才来练的。”只有超过老爸,才能在“我与老爸”这个老话题上增添新的元素,这是李根不可逃避的宿命。
“那时候我没有理想。”诸如此类的回答,已经让李根与他的前辈们区分开。他们已经丢弃了“小时候我想当个科学家”式的填鸭式理想。从代际的角度来看,李根所属的90后充满着对所有规则的突破。
比如,从80后到90后,一个被广泛指责的代际特点是,缺乏挫折教育。李根对类似的概括感到很困惑。有哪个运动员是百战百胜的吗?前年亚青赛,李根就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挫折。
“出去之前还挺有信心的,尽管对手年纪都比我大。结果,前几轮就败了,被打了个0比2。”回来后,李根的信心遭到了很大冲击,这也让他更有动力训练了。于是,第二年,他拿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冠军。
如果从职业角度给李根加两个标签,至少有两个比较显著:一个是凶狠,一个是协作力。
在国家队的双打组合中,李根是后排负责进攻的队员。他是偏力量型的选手,这一点,从他球拍的特点上也能看出。他最喜欢用的羽毛球拍,就是李宁N55。
李永波很肯定儿子的这个特点。他认为李根在进攻环节的把握上相当不错,尤其是“凶狠的杀球”更是令人防不胜防。
谈到协作力,李根经常会想起小学时在首都体育馆的那一个沸腾场景。
“我那会儿十一二岁吧,还没开始打球,在首体看苏迪曼杯的决赛。你会看到,你在场子里打球,下面有很多队友和兄弟来给你加油。然后,你大汗淋漓,你赢了,你兴奋地下来,接受教练队友的拥抱……”
就像某种无法拒绝的冥冥中的蛊惑,家族中的运动基因被激发了。他回到家,对父母说:我要练羽毛球。
他说,他喜欢兄弟们一起战斗的感觉。
摘自《南都周刊》 编辑/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