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黛特与魔鬼

来源 :法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小的事情都逃不过上帝的眼睛,他能够数出每个人头上有多少发丝……”
  这句话可能出自《旧约圣经》,也可能出自《古兰经》,甚至可能是一句中国谚语。不管怎样,这是一句古语,我们懂得它曾经感动了许多淳朴的心灵。
  1969年1月,在苏黎世的重罪法庭上,上帝成了被告的证人。他当然没有到场。必须说明的是,本案涉及一个被控谋杀罪的神甫和一个被指为同谋的修女,他们一起杀了魔鬼……
  上帝自然没有接受任何传唤,否则人们就会惊讶不已的,因为上帝怎么可能来救助一个骗子兼杀人犯的驱魔修士呢?尽管此人一直声称受上帝指使。不过,早在1956年,约瑟夫·斯托克就不仅自称受上帝派遣,他还预言1957年是世界末日。鉴于上帝之道不通,他在今天进了监狱的大门。
  1956年,约瑟夫·斯托克60岁。他取了一个《圣经》中的名字,现在是他使用这个名字的时候了。几年前,他是德国弗里堡恩布利斯高市的神甫。梵蒂冈方面密切关注着他,因为他的私生活与他的圣职身份格格不入。这里的所谓私生活指的是他与玛丽亚·马格达莱纳-科勒的关系。这位女士也取的是《圣经》中的名字,并且后来也很适用。此时,约瑟夫与玛丽-玛德莲娜已生有几个孩子,梵蒂冈教廷对此很不以为然。这倒也罢了。问题是退出天主教会还俗的约瑟夫居然在1956年创建了自己的教会,名为“世界末日会”。
  约瑟夫身体瘦弱,他一向如此。他的面色却总是发红,因为他像人们说的“内心如火”。他目光冷峻,双唇紧闭,一副焦虑不安的传道士模样,这种风格在当地很受推崇。他满怀圣洁地苦行和自我鞭笞。
  他的女人玛丽-玛德莲娜长得很丑却很虔诚。她16岁时,其父仍不许她离家,要把她留在身边照顾自己。玛丽的宗教志向受到阻碍,于是立志自我超越,追求圣洁是一个伟大的理由,所以她严守戒建,进行自笞。
  这两个赎罪祭礼迷的相遇成就了一桩充满神秘的婚姻。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帝知道这一切,他们通过上帝相爱,上帝掌管一切,细致入微。比如,上帝如果对约瑟夫和玛丽-玛德莲娜说:“你们要骑自行车去罗马!”约瑟夫便和他的女人神秘地骑车前往罗马。在那里,他们不论是路过还是在人群中,都将得到教皇的祝圣。
  这之后,他们去耶路撒冷朝拜。就是在那里,一个叫做圣夏尔博罗梅修道院的地方,这两个朝圣者和一桩世纪大案不期而遇。
  斯黛拉修女是流亡到耶路撒冷的德国人,她声称见到过圣母玛利亚,而且见过好几次。所以,从那儿以后,斯黛拉修女便开始写下各种各样大量的说教,包括人们可能面临的威胁,也有鼓励人们忏悔的讲道,还预言将会有洪水泛滥。
  约瑟夫·斯托克觉得斯黛拉修女所言非常有意思,他从中看到了如果不是上帝的真理,至少也是人类的前景。洪水来了怎么办呢?去乘诺亚方舟。这样的话,是否可以收船费呢?
  对正常的凡人来说,这肯定属于无稽之谈。约瑟夫·斯托克恰恰不是凡夫俗子,所以他要在玛丽-玛德莲娜的帮助下着手此事:他说服斯黛拉修女离开修道院,跟随他们俩回到欧洲,因为他们一定要把这个先知预言告诉给完全没有意识到大难在即的芸芸众生。
  斯黛拉修女深信这是圣母赋予她在人间的使命,因此决定跟随约瑟夫和玛丽-玛德莲娜,来到了瑞士德语区的辛根。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区域,因为他们三人都会讲当地的语言。一定要把上帝的圣言传播到人们能够听懂的所有地方。他们在玛丽-玛德莲娜的农场安顿下来,把它改造成修道院,并在那成立了“促进和平国际家庭社团”。
  现在是1956年。20年之后,各种邪教组织层出不穷。庆幸的是,这些邪教组织没有最终走向同一类犯罪,比如,约瑟夫和玛丽-玛德莲娜就不满足于骗取信徒的全部钱财。
  约瑟夫是天生的预言家。他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但千篇一律,语气坚决却能害人,他始终重复着同一句话:“上帝看着我们,上帝等待着我们,上帝云云”。约瑟夫的全部天赋恰恰就在于能够即兴添加许许多多永无止境的上帝云云。他非常善于絮絮叨叨。在目瞪口呆的村民面前,他介绍说斯黛拉修女、玛丽-玛德莲娜和他本人都是圣人。大家信以为真。
  他要求信徒进行和平忏悔,信徒们便纷纷忏悔。他要求信徒们为圣人提供食粮,他们也照做不误。很快,他便有了几十个信徒。但这远远不够,他要让他们对他惟命是从。
  现在,直接听命于耶稣指令的斯黛拉修女得到了上帝传来的一个坏消息:“1957年8月25日将是世界末日。到时候将会洪水暴发,那将是一场决定性的灾难。”信徒们闻此立即坚信不疑。
  约瑟夫·斯托克就在这时提出了他的伟大设想:必须重建诺亚方舟。必须开工建造一艘新船。新船将会巨大无比,但座位总是有限的,所以要赶快提前订座位。约瑟夫因此对他的信徒们说:“玛丽-玛德莲娜的房子将是我们的诺亚方舟!我是在传达斯黛拉修女的命令!我们造的方舟将是教皇和所有相信我们使命的人的避难所!鉴于时间刻不容缓,更考虑到必须加大我们的诺亚方舟,所以整个工程将耗资巨大,需要钱,需要很多的钱!而且马上需要钱。”
  这样的事在今天尚且发生着,在1956年又怎么会行不通的呢?于是,一个德国牙医的妻子把50万旧法郎交给斯托克神父,希望获得他的救助。这个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抑郁症的女人坚信马上就要坐诺亚方舟远走高飞。
  有一个医生盲信到几近愚蠢,居然将一个价值连城的法蒂玛圣母小雕像捐献了出来。还有一个农民伐光了他的树林,凑齐5万马克(相当于6百万法郎)交给斯托克神父,让他建造方舟!成千上万的钱财就这样滚滚而来,玛丽-玛德莲娜的屋里堆满了食物和捐赠品,可以用于洪水幸存者的大迁徙。
  世界末日终于到来了。那一天,人们仔细观察着天空的变化。一上午过去了,平安无事;也许要到中午或是午饭之后吧。但奇怪的是,天空始终晴朗,简直是令人绝望的蓝。大地也没有颤动,鸟儿还在不停地歌唱。连空气都丝毫没有变冷。这太奇怪了!信徒们心想。但约瑟夫神父依然镇定自若,他在那里鼓吹得愈发起劲了。“世界末日不在1957年,那一定会在1958年的同一天到来!我们决不可松懈!”尽管如此,社团里还是有些信徒表示了怀疑。约瑟夫神父对此非常生气,甚至可以说是盛怒,他狠毒地诅咒这些怀疑者:“拒绝为诺亚方舟贡献钱财的人将难逃世界末日的噩运!”现在可不是松懈的时候,因为约瑟夫神父和他的女人正准备去美国游说呢!据说这类工程在那边很有市场。将斯黛拉修女带到那里应该能够镇得住当地人的预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着信仰的敬意从瑞士德语区消失。   但是,如果世界末日总也不来,人们便不再轻信。有两个信徒,仅仅是几百人中的两个后来对他们提出欺诈的指控。而且有些教会机构也多少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反应。
  一直以来,人们总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宽容态度对“斯托克神父”的言行听之任之。但现在不同了,圣夏尔博罗梅修道院值得尊敬的高级神父,也就是斯黛拉修女在耶路撒冷待过的那个修道院,用决断的口气请示著名的圣女泰莱丝·纽曼,斯托克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教规!惊叹之下,圣女回答说:“这简直是魔鬼般的罪恶。”
  于是,一个男子,牙科医生,也就是那个得了抑郁症的慷慨的女捐赠者的丈夫干脆冒险绑架了斯黛拉修女!就这样,不再有什么斯黛拉修女,不再有耶稣基督,也不再有什么募捐。斯黛拉修女被重新关进了修道院,再也不能出来。在突袭成功的狂喜之下,牙科医生决定为大家追回之前被骗走的钱财。但斯托克神父预感到风向在变,早早带着玛丽-玛德莲娜,驾着豪车逃之夭夭了。
  可惜的是,国际刑警组织没有再找到他们,法律介入得太晚了。
  因为我们从此进入了恐怖阶段。
  约瑟夫和玛丽-玛德莲娜逃跑之后,只有一个男子在1958年的10月被送上了法庭。他叫约瑟夫·哈斯勒,是斯托克推举的“促进和平国际家庭社团”主席。
  约瑟夫·哈斯勒,已婚,洗衣机推销员,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大女儿叫贝尔纳戴特,17岁。哈斯勒起初被怀疑犯有欺诈罪,但最终被无罪释放,因为他被认定其实也是约瑟夫神父的一个受害者。法院认为,他已经为此案监禁了9个月,这已经足够了,因此决定放他回家。
  那两个逃跑的罪犯因为没有了下落,这桩诺亚方舟案有如石沉大海,渐渐被人遗忘了。可这时贝尔纳戴特出现了,这个无辜的女孩一直天真地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她写到:“我想学习小提琴,我希望有一个跟我年纪相仿的闺蜜。我想有个人能陪我说话,哪怕是一只猫或者是一只鹦鹉。我想要跟男孩子出去约会……”她在学校读书很勤奋,每晚都乖乖回到父母身边。
  可是,一天晚上,她回到家时,发现家里有两个逃难的教徒:那正是约瑟夫·斯托克和玛丽-玛德莲娜。贝尔纳戴特的父亲在9个月的牢狱之灾后患上了不治之症,他无条件地相信重建诺亚方舟的事情。他把两个逃犯藏在了自己家中。
  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几个星期里,哈斯勒一家受尽了这两个作恶者的敲诈勒索。他的两个儿子把他们所有的工资交给了玛丽-玛德莲娜。家中的女仆每天被罚,遭受毒打。作为惩罚,她整天被烂泥糊住面孔,因为两个家伙说她与其未婚夫的关系是魔鬼般可恶!
  玛丽-玛德莲娜摇身一变,成了“教母玛格达莱娜”,变得越来越苛刻。孩子的父母不再有同房的权利。玛格达莱娜要求大家每天忏悔,而且必须要将那些最私密的罪恶和盘托出,她将一字一句地记录在案。她声称“只有认识罪恶才能克服罪恶”。
  终于有一天,她认定罪恶就在贝尔纳戴特身上。当时,贝尔纳戴特正在清洗身体上那些所谓附着了恶魔的地方,这恰巧被玛格达莱娜撞见了。从这以后,贝尔纳戴特就成了不贞洁的人。玛格达莱娜借此大做文章,说服贝尔纳戴特的父母将所谓的“青少年教育”权交给她。
  我们还能够还原这种“教育”的每一天。
  这种披着神秘外衣的施虐与受虐应该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这种事情今天依然存在。
  “你必须承认你身上有恶魔!”
  贝尔纳戴特承认了。
  “我身上有恶魔……”
  “你必须承认跟魔鬼说过话,魔鬼回应了你!”
  “是的,魔鬼跟我说了话!”
  “现在你就当着我的面跟魔鬼说话吧!”
  于是,贝尔纳戴特跟魔鬼说话,魔鬼也通过她回话。魔鬼说:“贝尔纳戴特是一只母狗,她遇见任何男人都会献身,贝尔纳戴特每晚都和魔鬼做爱,贝尔纳戴特沉溺于堕落的生活中!”完全疯狂的教母玛格达莱娜决定非法囚禁年轻的姑娘,以便从她身上挖出更详尽的罪恶。女孩的父母表示同意。他们的教会社团隐居在兰基镇的一个山区木屋里,木屋是一个信徒为他们这个邪教组织刚刚买下的,这个信徒是家杂货店的老板,长得肥胖又笨拙。在这个木屋里住着哈斯勒夫妇和他们的儿女,还有杂货店老板及其邻居家的四口人、巴梅特勒一家三兄弟和一个姊妹。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很荒唐。
  贝尔纳戴特不是很听话,所以被单独关在一个房间里。教父约瑟夫·斯托克神思恍惚,每天为自己的邪教信徒降福,他们决定为贝尔纳戴特驱魔。
  驱魔将持续4个星期。4个星期准确定量的鞭打,4个星期令人难以置信的酷刑,4个星期变态的心理条件反射。每一次驱魔之后,年轻的姑娘都要在所谓魔鬼的指使下写出300多页的忏悔录,教父教母对此乐此不疲。魔鬼启示的每一个淫念都被不尽其详地记录下来,即便是最色情的电影脚本恐怕也要甘拜下风。在这对疯狂的教父母看来,这个纯真的金发小姑娘已经变成了魔鬼分娩出的最可怕的罪恶之身。
  连她的亲生父母都相信了!贝尔纳戴特的爸爸妈妈确信他们的女儿就是魔鬼的情妇。约瑟夫·斯托克和他的女人决定对她进行一次终极驱魔。
  1966年5月,在离苏黎世约20公里的兰基镇的那个山区木屋里,举行了盛大的夜间洗身礼。小姑娘的父母没有在场。
  信徒们闯进贝尔纳戴特的房间。带头的是那个杂货店老板贝托,跟随其后的是巴梅特勒家的四兄妹。神父约瑟夫开始祝圣,可怜的小女孩被强迫赤身裸体地蹲在床上。
  杂货商开始动手了。他用一根橡胶水管一边有条不紊地抽打女孩,一边念念有词地骂着脏话。他抽打着姑娘的背、肚子和乳房,一下一下,那节奏骇人听闻。玛格达莱娜在旁边为施刑者呐喊助威,不断地诅咒着:“打呀!狠狠地打呀!这样她就好了!”
  约瑟夫·斯托克接着用马鞭抽。他要贝尔纳戴特转过身来,小姑娘疼得喊叫起来,但仍被强迫平躺在床上。斯托克一边舞着鞭子抽打她,一边吼叫道:“还不快快求饶!”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凭逻辑都可以猜到,因为性压抑毫无疑问是一切的根源。这一帮性虐待狂和杀人犯变得彻底的歇斯底里了,他们没有一个肯放过贝尔纳戴特,全都竭尽疯狂之能事而后快。
  约瑟夫·斯托克终于叫停了驱魔仪式,因为小女孩已经无声无息了。“让她睡吧,”他说,“冷了她就醒了。”
  第二天是星期日,约瑟夫·斯托克向女孩的父母报告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我是去叫醒她的,结果发现她已经死在了床上。”他始终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接着说:“不能这么放着不管,必须运到巴梅特勒家去,然后去请一个医生来,但不要提及我们。”
  比这更糟糕的是,孩子的父母亲居然真的来领走了女孩的尸体,他们竟然让她坐在车上,夹在他们中间,将她送到了90公里外的巴梅特勒家,当然,对方是同意的。他们把尸体放在床上,然后打电话叫医生。“我们的女儿复活节时去朋友家度假,结果今天早上,我们发现她死了。”
  这种拙劣的掩饰显然骗不过医生的眼睛,他理所当然地拒绝出具同意下葬的证明,而且同时报了警。
  巴塞尔法医研究所出具的尸检报告称“惯常凶杀,手段残忍”。验尸官在小女孩的身上发现了大量血肿,导致心跳骤停而亡。法医进一步指出,死者死亡时间不长,但死前很明显地遭受了无尽的折磨。
  这件事很可怕。但更可怕的还是这起案件的诉讼。共有11人被捕,他们是:约瑟夫·斯托克、玛丽-玛德莲娜、巴梅特勒家的四兄妹和贝尔纳戴特的父母。苏黎世法院的居特法官很难判明“诺亚方舟冥想者”的活动中哪些属于走火入魔的行径。被告方对他百般侮辱。“魔鬼在哪里就应该找到哪里!”斯托克叫喊道。他那圣洁的姘妇补充说:“人的每个想法都是邪恶的,人的每个想法都和行为一样后果严重。只有和魔鬼撒旦相比才能算是无罪的!”
  他们两人均被判刑10年。仅仅10年。那个施虐狂杂货店老板被判3年,其他人也是3年……
  女孩的父母得到了宽恕。他们被无罪释放,因为凶杀案那天他们不在现场。他们没有想到“魔鬼会这么过分”。他们的孩子贝尔纳戴特那天特别不听话,让他们觉得该“好好教训一下”!不过,他们毕竟还是有一点罪责的,是他们将女儿的尸体运走并企图逃避法律追究。但他们在判决前已经被羁押过了,所以1967年2月4日,哈斯勒夫妇被释放。
  1976年,本案的所有当事人均获得了自由。约瑟夫·斯托克和玛丽-玛德莲娜现在应该出狱了,或许已经出狱。假如斯黛拉修女还在修道院里,我们应该审慎地让她继续留在那里。用橡胶管打人的杂货店老板和巴梅特勒家几兄妹,这些从犯如同所有其他涉嫌诺亚方舟案的人一样,都重新回归了日常生活。如今邪教越来越多,虽然特征有所改变。魔鬼始终在游荡,而据我们所知,贝尔纳戴特并没有被加福。
其他文献
绵绵细雨,天色灰暗。我害怕在家中打发这阴冷的雨天,所以立刻想到要去大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那里做客,也好暖暖身子;他住在玛亚恩小村里,离我这片松林约12公里远。  他的寓所位于村头,是通往圣雷米大道左侧的最后一幢房子。这是一个带楼层的小屋子,门前还有个庭园。我轻轻地走进去……  没人!客厅门关着,但我听见门后有人走动并且大声说着话……那脚步和嗓音对我来说十分熟悉……我在石灰粉刷的小过道里驻足片
期刊
摘 要:建议撤案已成为检察机关处理棘手刑事案件的普遍做法。其存在的原因不仅有执法思想的偏差,也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有关。对建议撤案要理性分析,鉴别适用。  关键词:撤案;建议撤案;不起诉    撤销案件是指侦查机关对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全面审查,根据已经查明的证据和事实,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或者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者根据法律规定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终止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一项诉讼活动
期刊
在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有一些石头能够自己移动,移动距离有时竞达几十米。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样的奇迹呢?60年来,“动石”之谜一直在挑战着人类的理性……  60多年来,这个迷一直挑战着科学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沙漠地带坐落着一个周期性干涸的盐湖——赛马场盐湖,在它荒芜而又平坦的湖床上有很多花岗岩和白云岩石块,大的重达300公斤。这些岩石在毫无人类或动物干预的情况下竟然会自己“走路”!真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两大法系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考察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    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之考察    (一)英美法系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1、司法鉴定人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责任关系  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人被称为专家证人,与一般的证人没有性质的区别。司法鉴定人
期刊
小村庄静悄悄的。现在是凌晨1点钟。在沿着沉睡的房屋向前伸展的小路上,一辆白行车摇摇晃晃,嘎吱作响地驶过。骑车的男人奋力地蹬着。车把上挂着的灯笼闪着微弱的光。若不是这微小的光点和脚蹬发出的轻微声响,很难有人会发现这条路上有东西在移动。  夜漆黑一片,但这并不妨碍这个男人骑车。因为他拥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在黑夜里能看得和白天一样清楚。  他在天亮之前还要赶50公里路,因为他必须在天亮之前躺到自己的床上。
期刊
引言  如何解决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一直是企业的难题之一。资本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为人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股权激励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当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形式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激励行为。股权激励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辉瑞公司首先提出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股权激励尤其是股票期权制度发挥其极大优势,被认为是美国
期刊
共同犯罪司法认定虽属职务犯罪的老问题,但交易过程中的受贿人担任的职位性质复杂,行使的职责互相交错,加之亲属提供帮助、分摊部分实行行为,无形提升了受贿共同犯罪司法认定难度,对此进行专题研究仍具实践意义。    一、非身份犯能否构成受贿罪的狭义共犯    受贿犯罪的犯罪构成对主体要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是,当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唆、帮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受贿犯罪行为时,非身份犯能否构成受贿共犯?刑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介入事故调查已有规定,这对检察机关查办事故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有重要作用,但对事故调查组成员的监督确缺乏法律依据。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也应对事故调查组起监督制约作用。  关键词:检察机关;事故调查;监督     2006年2月23日,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联系和配合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
期刊
作者简介:  毛赛楠,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石玉,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外资并购一方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带来垄断等弊端。因此,防止外资并购后市场垄断现象的出现,成为政府监管当局的当务之急。本论文结合外资并购实际发展情况,建议对在华跨国并购应加以反垄断规制。  关键词: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  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我国企业所
期刊
摘要:法国作家罗曼·加里曾两度荣膺龚古尔文学奖。《大亲热》是加里以埃米尔·阿雅尔为笔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主人公孤独迷茫,将一条蟒蛇(名为“大亲热”)视为理想的生活伴侣,最后主人公精神错乱,混淆了人与蛇之间的界限。作者通过人与动物的逐步同化展现现代文明的无力感,呼吁用爱与存在对抗荒诞,对抗孤独,颠覆一成不变的身份。  关键词:蛇,孤独,爱,大亲热  1974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加里(Roma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