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车险过渡期5种尴尬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 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6月30日,在这整整一年中车险市场将呈现新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新商三险")、交强险和旧的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旧三者险")三类第三者责任险共存状态。
  但由于三个险种在理赔原则上的不一样,使上了这些车险中一种或多种的"车主"们,在出现意外后索要理赔时带来种种尴尬。笔者将已经遇到的5种尴尬情况列举如下,让保险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给您一一支招,以帮您巧妙破解这些尴尬,顺利渡过车险过渡期。
  
  尴尬之一: 投保公司不同理赔更麻烦
  
  案例: 2006年8月,陈小姐在驾车回家的途中,与一辆红色小轿车发生车碰车交通事故。还好,对方比较通情达理,于是双方达成了协议,向保险公司索赔。但陈小姐投保的是甲公司,而对方投保的是乙公司,他们只能各自奔走于甲公司和乙公司以及各自指定的修理厂之间,手续之繁杂,令他们苦不堪言。
  专家支招:对于那些平时只希望车险平台改进的车主,在算计自己车险索赔比例的小九九时,更应该看看哪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较大。一旦出了险,相对来说碰到双方在同一个保险公司投保的概率也会大些。如果双方在同一保险公司投保,理赔流程就简化多了。
  
  尴尬之二: 无责方“倒贴”钱给有责方
  
  案例:2006年8月,张先生开着自己的车去上班,行驶中一辆面包车从后面冲了过来,强行并线,使两车发生刮蹭。后经交警部门判定,张先生为无责方,全部责任在对方。在经过定损后张先生的车损为400元,对方面包车的车损为900元。张先生本以为只需等着对方赔钱给自己修车就了事了,没想到却被对方保险公司告知,由于张先生在7月1日之后投保了交强险,因此还要赔给对方500元,而对方则只需赔给张先生400元。明明自己没有一点责任,却要多赔给对方100元,张先生对这种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怎么也想不通。
  专家支招:处于车险过渡期,出现这种无责方还要倒赔有责方钱的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保险公司也只能这样进行处理。张先生要想避免出现这种倒赔钱的事,要想得到一定的赔偿,不妨通过“私了”来解决。当交警部门已经断定是对方的错,而对方又怕找保险公司麻烦且耽误时间时,对方一般会接受“私了”。这样不仅不会出现倒赔钱的事,而且张先生可能还会得到一些赔偿。
  
  尴尬之三:车辆异地出险理赔网点难找
  
  案例:2006年7月的一个星期天,李先生和自己的几个同事结伴,驾驶私家车去离太原市较远的一个偏僻县的旅游景点游玩,不料在快到达目的地时发生了交通事故。本来责任认定并不难,但他们在找保险公司理赔时却遇到了麻烦。该小县没有李先生投保公司的网点,无法定损、理赔,李先生只好自己垫了一大笔钱修好车后,掉转车头开回太原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专家支招:对于长期居住于大城市的车主而言,一般对车辆异地出险如何才能获得及时索赔不加考虑。其实车主在投保车辆险时都应该考虑到车辆的索赔问题,投保在全国各地网点比较多的保险公司是明智之举。即使在异地车辆出了险,也会及时进行定损、理赔,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可省去很多手续和费用。
  
  尴尬之四: 车辆档次不同理赔也不同
  
  案例:2006年9月的一天,毛先生开着自己心爱的QQ车去超市购物,不料与一辆奔驰车发生了轻度碰撞。定损结果令毛先生吃了一惊。因为两辆车擦伤的结果都差不多,毛先生的车只定损赔了500多元,而对方奔驰车的损失却达到2200多元。由于毛先生仅投保了交强险,没有补充新商三险,所以对方2000元责任额度之外的200元,还需要毛先生掏腰包。
  专家支招:对于寻常车主来说,给他们小心碰撞高档车或者破车的建议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提醒他们安全驾驶车辆就行了。但是上述案例却给车主们提了一个醒:即便你买的只是一款中低档家用车,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的额度也要充足,否则发生事故后自己承受的损失要大一些。
  
  尴尬之五:相同车辆相同责任命运不同
  
  案例: 2006年9月的一天下午,王女士开着一辆奥迪车出门办事,不想与一辆和她相同型号的奥迪车发生了严重碰擦。经过交警判定,双方的责任均为50%,鉴定损失各为3500元。由于对方刚刚投保了交强险,其赔付只分为有责和无责两种情况,所以向王女士赔付的3500元能全部由保险公司报销;而王女士则是旧三者险尚未过期,所以同等责任还要有10%的免赔率,也就是说王女士还需自己掏钱350元。这样一来,在同等有责的情况下,投保了交强险的对方由于没有免赔额,所以他在车险赔付上要比王女士"划算"多了。
  专家支招:相同的车在责任相同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不同的命运,这在近一年中估计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既然理赔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在发生事故时,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立即问清楚对方保的究竟是哪种险,从而对自己的车险索赔进行正确的估算。特别是一旦旧三者险过期,应赶快去保险公司办理交强险,如此再遇到相同情况,就可与对方获得同样的理赔。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重汽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新一代动力系统——中国重汽节油Ⅱ号发动机,连同在7月份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中国重汽发动机,以及年初对原有斯太尔发动机进行全面提升后推出的全新中国重汽提升型发动机,这些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重汽确立的打造国内领先、紧跟世界潮流的重卡王牌动力的发展战略已经步入全面快速实施阶段。  重组五年来,中国重汽坚持面向市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期刊
从试车说起    提起媒体试车,现在已经成了比较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七八年前,情况完全不同。那时的专业汽车记者中,能正式参加试车而不是试乘的,屈指可数。看着试车者雄赳赳气昂昂地跳进驾驶座,把汽车的4个车轮开得吱吱乱响、青烟直冒,然后再发表一通议论与感想,同行们无不肃然起敬,艳羡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写出的试车报告还会在业内大小媒体间广为流传。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如今的汽车记者似乎人人都成了试车的专家
期刊
在环保和油耗这两个敏感话题的“雷池”面前,一向 “避讳不言”的SUV企业在今年9月再也按捺不住了。因为避开油耗和排放来谈SUV,就像讳疾忌医一样无济于事。正是SUV的“油老虎”形象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原因,任何关于节油、环保的话题都让消费者兴奋,同时也让SUV生产企业为之心悸。  9月份的SUV车市注定要有兵相血刃的厮杀。继长城高调推出柴油发动机项目后,被誉为“陈年老酒”的华泰汽车又火上浇油,再
期刊
10月9日,第15届亚运会火炬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刚刚点燃,第二天苏州金龙500辆“海格”客车就驶向卡塔尔。10月10日,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金龙客车厂举行了隆重的发车仪式。因此,人们在这届亚运会期间便能看到代表中国自主品牌的苏州金龙“海格”客车穿梭于多哈街头。这是中国客车首次走出国门为国际大型赛事服务,对扩大中国客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模优势助推“海格”客车迈向世界   
期刊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原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是由上汽股份公司、上海龙华工业公司、日本三电、德国贝洱四方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的4大类型、15大系列、500多种规格的压缩机产品,基本覆盖了目前国际上主要类别的汽车空调压缩机。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自主创新”是公司技术发展的主战略。公司将每一次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目标锁定在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上,使产品技术不断升华,为公司
期刊
9月28日,中国第一款女性车海炫鉴赏会在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  对于汽车的理解和需要,女性和男性截然不同,女性对汽车的需求层次更为丰富。上海华普汽车希望海炫作为中国女性移动的家,不仅仅是外形和色彩,更从配置和功能上关爱女性,贴近女性汽车生活。     外观:让爱生活的女人诗意行走    汽车对于女人,是次于卧室、办公室的私密空间,是流动的家。而海炫典雅、时尚、靓丽的外型,突出了知识女性的审美
期刊
10月中旬,华泰在其生产基地山东荣成推出2.0升柴油机和2.7升汽油机两款“圣达菲”SUV新品。国产“圣达菲”上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业内强烈反响。  先是关于国产“圣达菲”的型号在韩国到底是不是最新技术版本的争议。很显然,国产“圣达菲”是否为最新技术版本并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像没有人追问 ,创造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上销售奇迹的“桑塔纳”到底在德国是第几代产品一样。“圣达菲”版本争议的根源恰
期刊
经过几个月全面、客观、公正的评比,近日“2006CCTV中国年度汽车大奖”揭开神秘的面纱,13台获奖车型粉墨登场。  本次汽车评选活动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最大众、最专业”为追求;以“动力性、操控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创新性、性价比、品牌形象、造型设计、舒适性”等主客观数据为标准。先由国内顶级汽车专家投票选出30款入围车型,然后在北京、重庆、成都、武汉、长沙、杭州和珠海七个城市进
期刊
近年来,多功能商务车(MPV)在汽车的细分市场中表现活跃,尤其是高端的商务车表现更加突出。通用GL8这款最高定价近40万元人民币的商务车在去年的销量超过了2.6万辆,于是今年9月份中誉汽车推出了奔驰品牌的商务车来满足高端人群对豪华车的更高需求。售价近70万元的中誉奔驰威霆商务车,是中誉汽车公司推出的第二款奔驰品牌车型,先前这家由浙江中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汽车公
期刊
根据近日发布的J.D. Power亚太公司2006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调研SM报告,奥迪在中国的新车销售和交车环节连续第三年名列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调研榜首。  J.D. Power亚太公司自2000年起独立开展年度SSI调查,旨在衡量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对新车购置过程的满意程度。该指数基于客户在六个方面的感受经历,这些因子都有权重以反映什么对中国驾车者最为重要。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为:交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