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环节;课堂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导致这种交流畅通的主要媒质是师生思维同步前进。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导学导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上步,怎么才能吃透教材的意图,这需要我们有过硬的研究与分析能力,拿到一篇教材,不应该急着设计备课,而应该认真去读出编者所要表达的每个意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这是一节向量概念起始课,要将众多概念讲清,并让学生理解,这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明确研究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按照知识层次递进的方式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解学生,设计问题适合学生,使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我将课上所讲知识点变成一个个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加深难度,使学生的知识点各个突破。如:零向量、单位向量的方向、大小问题;平行(共线)向量与平面几何中两线段平行与共线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忽略混淆的问题,为此我还特别制作了教学课件。
钻研教材之后,有了好的教学设计还远远不够。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因此,我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1)首先我采用"引导-探究--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中采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特别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2)我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3)我注意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因此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设疑提问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提问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动课堂教学。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体现重难点,要具有启发性、真实性和时代感,要难易适度且由易到难,要面向全体,优差兼顾,对学生的回答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少讽刺打击等等。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所接受,又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就是问的艺术。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有的教师很少注意到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人格发展(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完成练习的效率不高。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练习应是高效的、优质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一是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由易到难进行安排,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
二是课堂练习要有多样性、挑战性、趣味性。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是课堂练习要尊重学生差异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发展提供帮助,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总而言之,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设法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环节;课堂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导致这种交流畅通的主要媒质是师生思维同步前进。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导学导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上步,怎么才能吃透教材的意图,这需要我们有过硬的研究与分析能力,拿到一篇教材,不应该急着设计备课,而应该认真去读出编者所要表达的每个意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这是一节向量概念起始课,要将众多概念讲清,并让学生理解,这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明确研究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按照知识层次递进的方式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解学生,设计问题适合学生,使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我将课上所讲知识点变成一个个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加深难度,使学生的知识点各个突破。如:零向量、单位向量的方向、大小问题;平行(共线)向量与平面几何中两线段平行与共线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忽略混淆的问题,为此我还特别制作了教学课件。
钻研教材之后,有了好的教学设计还远远不够。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因此,我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1)首先我采用"引导-探究--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我在课堂中采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特别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2)我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3)我注意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因此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设疑提问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提问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动课堂教学。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体现重难点,要具有启发性、真实性和时代感,要难易适度且由易到难,要面向全体,优差兼顾,对学生的回答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少讽刺打击等等。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所接受,又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就是问的艺术。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有的教师很少注意到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人格发展(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完成练习的效率不高。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练习应是高效的、优质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一是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由易到难进行安排,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
二是课堂练习要有多样性、挑战性、趣味性。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是课堂练习要尊重学生差异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发展提供帮助,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总而言之,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设法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