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投搜索广告,还是社交媒体广告?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会突然脑洞大开,想到活性炭能做成装饰品并且去搜索“活性炭雕花”呢?应该投社交媒体广告啊亲!
  只要不超预算,你可能会在你能想到的任何传播渠道上都留下自己公司产品的足迹,比如:找百度做竞价排名;在淘宝买广告位;找明星代言;找网红在直播中使用你的产品;找公众号投软文;在知乎上蹭蹭大号;在微博上发段子;在LinkedIn、陌陌、脉脉、滴滴、拉勾、电线杆等一切有可能促进交易的地方撒饵钓鱼。
  不过,这要求你的公司够壕,市场部也都精力旺盛,否则这种遍地撒网式的推广是很难有可喜的成效的,因为你违背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市场聚焦。
  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渠道投放,成本与收益的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渠道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环境,而不同的环境就会对用户的行为产生影响。
  为了简化信息,我们暂且将网络上的投放渠道分为两种:
  1.搜索型:用户主动来找你,比如百度和淘宝等;
  2.社交媒体型:你主动找用户,比如公众号和微博等;
  如:用百度指数和FOOADS这两个工具(前者主要做搜索数据分析,而后者主要做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输入“王思聪”和“王健林”两个关键词。在搜索平台上,王思聪的搜索量明显高于王健林,而在社交媒体上,王健林被提及的次数又反超了王思聪。
  结论是:大部分人对王思聪更感兴趣,但王健林身上的素材更多。
  二者是有差异的,那么,什么情况下更应该投搜索广告?什么情况下更应该投社交媒体广告?
  缺乏关注的新产品,应该侧重于社交
  什么是缺乏关注的新产品?
  举个例子,活性炭雕花。顾名思义,它就是将活性炭作为装饰品,可以放在家里,即美观又能吸甲醛,非常适合刚装修完的土老板。但是,生产商只是把它默默地挂在淘宝上,除了公司自己的产品宣传册,几乎没有在任何渠道进行推广。
  问题出在哪儿?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会突然脑洞大开,想到活性炭能做成装饰品并且去搜索呢?
  淘宝属于搜索型平台,是用户主动来找你。但如果用户根本不知道有这种东西,请问他该找什么?所以,对于这种缺乏关注的新产品,更好的选择是投社交型广告,比如与家居、健康有关的公众号。毕竟,搜索是按照品类进行分类,而社交是按照场景来进行分类的。
  消费升级的产品,应该侧重于社交
  什么是消费升级的产品?
  20年前的消费升级,主要是指奢侈品,而这一次的消费升级,主要是指高端品。奢侈品是用来体现身份的,而高端品是用来奖励自己享受更好生活的。
  无论是奢侈品还是高端品,都应该把营销重点放在社交上面。奢侈品本身就是为了在朋友面前显摆,当然要基于社交来做;而高端品,比如Swell bottle水杯,它就强调要把普通的水杯定义成“装饰品”,让人们享受身边的美好事物。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它放在搜索平台,一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它的存在,二是相比于其他水杯,几百块的Swell bottle实在是太贵了,我为什么要买一个这么贵的水杯?
  所以,更好的策略是走社交路线,让一位热爱生活的网红来展现它的美感,营造出一种热爱生活的氛围,消费者才更容易接受。
  搜索是按照品类进行分类,而社交除了可以按照场景分类,还可以按照人格来分类。
  高频次购买的产品,应该侧重于社交
  所谓的社会化营销,无外乎三个字——套近乎。其实很好理解,人们天生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感情。
  对于高频次购买的产品,一般都有一个特点:用户往往习惯于重复购买同一款产品,比如饮料,大部分人都是长期购买固定的品牌。
  所以,如果你的用户正长期购买别人家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他很少会去主动搜索第二套购买方案,这时候更需要你自己主动出击去影响他们。
  而对于低频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则更应该走搜索路线,比如饮料和装修:
  在百度搜索指数上,饮料/装修=1280/12793=0.1;
  而在FOOADS上,饮料/装修=19664/24707=0.8,
  高频次的饮料明显在社交媒體中的表现更好,而低频次的装修则在搜索指数上更好。
  有些产品可能同时属于缺乏关注的新产品,但又属于低频次消费的中低端产品,这时候该怎么选?难道是“少数服从多数”,选搜索广告?
  显然这不合理。
  因为除了上述产品本身的因素,还应该综合考虑产品的推广阶段(初期还是成熟期?)、推广的内容(外周信息还是中心信息?)、整个品类的现状(没有竞争还是竞争激烈?)等很多因素。
  你还要从这些因素中找出现阶段的“关键限制因素”,并将其列为当前应该克服的主要因素。假如你要在一块地上种庄稼,为了能让庄稼长得更快更好,你买了大量的肥料和除虫剂,但是你却忘了浇水了。这时候,“关键限制因素”就是“没有水”,所以施再多的肥也没用。
  不过,由于商业本身是动态的,不同时期的“关键限制因素”不一定相同,而且有时候真的很难去判断什么才是当下的“关键限制因素”。所以,当影响因素过多,还是应该搜索和社交都去摸索和尝试。
  但是,一定要做好数据监控,定期观察品牌在不同渠道的表现,并根据具体的表现来调整营销策略。相比之下,百度的数据量虽然很大,但在数据监控这方面FOOADS要好些,并且也很精准,可以两者配合起来一起用。
其他文献
让人大跌眼镜的达利  十年前,达利开始做饮料,业内一片看衰。  达利是做糕点饼干起家,在渠道管理上又特别粗放,当时大概十几个销售人员,却有十几亿的销售。用经销商的话来说,达利的业务就知道“压指标、催款、压货”。而饮料行业,都是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等大咖,渠道管理工作精细而又落地。很多人预测达利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网上还能查到当时业内人士对达利的预测:“光会打广告是不行滴”“饮料不是这么玩滴”等等
期刊
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中童观察的年度盛会CBIS了,每次参会都会收到一堆企业宣传手册,大大小小,制作也算精美,但实话实说,多数也就是翻看一下,发现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从会场拿出来,扔到酒店客房,它们的使命就结束了。  燕玲也曾在多家企业担任营销负责人,虽然印制产品手册不占太多费用,但没有是不行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版本的印刷品堆积在仓库里,造成资源浪费。  看不见的浪费更可怕  很多企业都会印制一种折页形
期刊
老曾从企业出来后,在很高档的梅凡小区开了一家北岛超市。他从来见人就说“超市多难做啊!生意多难做啊!每个月都在赔钱”,就怕别人知道他这个小超市,其实每月利润都有二三万之多!就在他偷偷摸摸闷声发财的时候,小区内又新开了一家胜业超市。  胜业超市的出现,使老曾变得愁眉苦脸,这家新开的超市整个一个反面典型!不会别的,就知道靠低价竞争!你一根大蒜卖七毛,他就卖五毛九。虽说这个高档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
期刊
真的要了解这些年轻群体,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而不是抱着大象腿就高喊大象长得像柱子。  95后一点都不独特  前两天被一篇文章雷到了:《正在崛起的95后市场,正在残酷惩罚不懂“骚浪贱”的品牌》。  大致逻辑是,95后不是一代人,而是一类人,这类人喜欢贴标签;他们喜欢的标签就是各种“骚浪贱”,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候,就已经在舞台中央了,不重视的品牌将被严惩,不懂是因为你太老了。  用老苗的
期刊
几千年都抬不起头的中间商  2016年一则投放量很大的广告,让老苗看了很心塞。  “瓜子二手车网,个人车主直接把车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则广告利用了人们的直觉认知,让消费者以为没有经销商赚差价,卖家就可以卖更多钱,买家可以买得更便宜。  它把“中间商”设在了人们的对立面,隐含的前提是:中间商是只赚利润不提供价值的“吸血鬼”,把他们拿掉,买家卖家直接碰面,双方都占便宜,皆大欢喜,“
期刊
你得知道淘宝的这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千人千面、个性化、小而美等等,其实这些词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是一致的:把消费者最有可能成交的商品优先推荐给消费者。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流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量效率。  尤其是无线端的发展,因为手机更加“私人化”,所以,各大搜索引擎也就更容易根据在手机上的行为,包括手机的型号、每个月话费的消耗量等等信息,去推断手机持有者的消费行为和消
期刊
贝恩公司曾基于中国4万个家庭真实的消费行为,总结提炼出一个系列的12篇报告。这4万个家庭分布在1000多个不同层级的城市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所消费的产品覆盖了106个快消品的品类,其中有20多个品类每年都会进行深入研究。  贝恩通过这一系列报告看到了几个现象:  1.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双速前行的趋势。  2.总体是在大幅度放缓。  3.有一些品类与零售的渠道在高速发展,不再是统一的趋势。  中
期刊
“新口红效应”是指基于互联网社交传播,通过明星、网红对产品的推广,促使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色彩觉醒”,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口红很“红”  去年10月,YSL霸屏朋友圈。  吃瓜群众表示很蒙圈,YSL是啥?  在此我们温馨提示,“YSL”不是以色列,更不是伊斯兰,而是圣罗兰,是法国著名的奢侈品牌,在这件事中特指圣罗兰星辰口红。  知道了YSL,群众依然不解,小小的口红怎么突然这么火?
期刊
急功近利,才是中国服装产业衰败的罪魁祸首。  高房租是鞋服品牌自己挖的坑  2015-2016年,美特斯邦威、波司登、百丽、达芙妮、李宁都在疯狂关店,正如它们都曾在很短的时期内疯狂开店一样。这是在“决胜终端、渠道为王”的思想指引下的肆意扩张。  在那个疯狂的时期,各品牌公司的年度计划及年度报告数据甚至没有销售额数据,开店数量和店铺面积成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核心指标。  为了支持代理商和经销商多开店、开
期刊
市场  1 白酒行业全面复苏为时尚早  春节前后,不少白酒企业都提价控量,使白酒行业回到盛世光景,但节后,白酒行业的销量明显降低。这个行业的消费淡旺季相当明显,春节期间是波峰,加上白酒厂家有意识地控量,使白酒再现提价潮。业内人士表示:白酒公司应积极探索新品类,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发出更多的消费群体。不少年轻人对白酒不感冒,目前还会买一线白酒,多半是孝敬老辈人或者送礼需要。如果传统白酒没有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