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研讨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的问题。有一点先做一下说明,“丰悦于心,慧通于世”是郭锋校长提出来的理念,我也非常赞同,所以我就按学校的要求题写了这几个字。今天来到学校,听了校长的介绍,我对樱花园实验学校有了很形象的、很好的印象。确实,学校这几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文化。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一个是学校文化,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主题是学校最最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学校文化呢?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灵魂,那么就是一盘散沙。学校文化能够凝聚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有统帅的作用,同时学校文化也具有熔炉的作用。有了学校文化就有了学校的传统,哪怕是有新的新师和新的学生来了,这个传统都可以使他们很快地、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所以建设学校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樱花园实验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很突出的特点,这里不再重复。也有同志说这个文化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推广,我也同意,但是别的学校也可以有自己特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每个学校都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自己的环境、当地社区的文化,结合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如立德树人等的国家指示,立足自己的特点形成学校文化。
办好学校一定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现在我们讲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国家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距离实现还有四年。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有人说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现代化。那么怎么理解信息技术?是不是做做课件就叫信息技术了?国家花了很多钱,信息化硬件设备都很好,如“校校通”,但是教师们会不会用?理解不理解信息现代化?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在我看来,信息化的特点是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国际性。其中,互动性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环境,我们如何来运用这个环境,怎样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这也是学校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化还要处理好三个字的关系。第一个字是“器”。要有硬件的建设。如手机能上网,我们的课程也可以放到手机上,带着手机能走遍天下,这是一个发展趋势。第二个字是“技”。要掌握技术,要对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理解与使用。学校教育是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把它用到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上。技术发展和使用是不可逆转的,要思考怎样可以让信息化真正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第三个字是“气”。信息技术不能为搞技术而技术,搞信息而信息,一定要赋予其人文精神。信息化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在这样新的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怎么发展?教师的观念是不是达到了现代化?要知道,教师专业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不是信息化以后,学校能取消了,教师就消亡了?教师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化要正确处理好器、技、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教育最关键的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重点其实是一个问题。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其实就是质量的不均衡。现在有的新建学校的校舍和设备条件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最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不是达到现代化。就全国来讲,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很不均衡的。2015年我到了西藏自治区、青海、湘西等西部地区,与这些地方相比,北京的办学条件很优越,但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是否真的达到了现代化呢?比如,出国留学出现低龄化,现在有很多父母很早就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要把孩子带到国外去,为什么?还比如,在北京的一所很好的学校里面,教师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限制学生。有的学校不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但布置很多活动,而这些活动很多是机械性质的,又都需要家长帮助去做,家长苦不堪言。在国外有过上学经验的孩子不愿回国上学,说国内的教师老训孩子。我们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什么?怎么培养学生?用什么思想培养学生?教师还是原来的那一套教育观念,让学生听话,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而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那就谈不上好的教育观念了。我们要尊重生命,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这方面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转变。
不是说西方教育有多好。中西方文化不同、传统不同,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来讲,我们确实还应向人家学习。有一些旧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我们教育的改革。“亚太经合组织”调研数据表明,上海教师是全球最好的教师。我们看到很高兴,但是其指标体系中没有提到教育观念问题。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中上海两次考第一名,但是我们的学生做作业时间要比国外多得多。在高中階段,国外学生的负担比中国的还重,但是国外小学生的负担是不重的。国外小学是在玩中学,在充分的玩中发展个性。所以,孩子要在活动中成长。这些活动一定要包括思维活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开展活动?我们不主张堂堂课都小组讨论。在听课中发现:小组中积极的学生还是积极的发言,不积极的学生站在旁边不发言,到底他动脑筋了没有?并不一定小组讨论都启发了学生。好的课堂是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不管是动手还是不动手,首先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在活动中成长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比如,孩子在做一个玩具,光做不行,要追问为什么这么做,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教育改革来讲,教师专业发展来讲,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怎么让学生真正树立做人的品德,根本的问题也是要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国外非常重视的一个核心素养是社会情绪。什么叫社会情绪?社会情绪是做人的准则,是人际关系,是能否与人合作,情绪是否能够自我控制。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培养儿童的社会情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情绪发展的过程。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布置作业后,就埋头苦干不跟人交往,哪来的社会情绪培养?要鼓励学生交往,在遇到矛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人际关系。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两个题目都非常好,樱花园实验学校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学校的理念很先进,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也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今天的研讨会给了我们启发和思考。我常讲“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个好的学校”。好的教师要靠校长来引领。有的学校为什么没有办好,就是校长没有引领的思想,教师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课,校长不去考虑学校怎么发展、怎么建设学校文化,怎么考虑把教师的力量凝聚起来,学校自然就办不好。我亲眼看到有的本来很好的学校走了下坡路,也亲眼看到有的不是很好的学校在一个好的校长的引领下几年以后就发展起来了。我们还希望,领导们要让校长少开会,让校长能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校长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学校才能办好。
责任编辑:任媛媛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一个是学校文化,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主题是学校最最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学校文化呢?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灵魂,那么就是一盘散沙。学校文化能够凝聚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有统帅的作用,同时学校文化也具有熔炉的作用。有了学校文化就有了学校的传统,哪怕是有新的新师和新的学生来了,这个传统都可以使他们很快地、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所以建设学校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樱花园实验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很突出的特点,这里不再重复。也有同志说这个文化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推广,我也同意,但是别的学校也可以有自己特点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每个学校都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自己的环境、当地社区的文化,结合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如立德树人等的国家指示,立足自己的特点形成学校文化。
办好学校一定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现在我们讲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国家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距离实现还有四年。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有人说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现代化。那么怎么理解信息技术?是不是做做课件就叫信息技术了?国家花了很多钱,信息化硬件设备都很好,如“校校通”,但是教师们会不会用?理解不理解信息现代化?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在我看来,信息化的特点是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国际性。其中,互动性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环境,我们如何来运用这个环境,怎样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这也是学校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化还要处理好三个字的关系。第一个字是“器”。要有硬件的建设。如手机能上网,我们的课程也可以放到手机上,带着手机能走遍天下,这是一个发展趋势。第二个字是“技”。要掌握技术,要对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理解与使用。学校教育是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把它用到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上。技术发展和使用是不可逆转的,要思考怎样可以让信息化真正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第三个字是“气”。信息技术不能为搞技术而技术,搞信息而信息,一定要赋予其人文精神。信息化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在这样新的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怎么发展?教师的观念是不是达到了现代化?要知道,教师专业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不是信息化以后,学校能取消了,教师就消亡了?教师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化要正确处理好器、技、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教育最关键的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重点其实是一个问题。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其实就是质量的不均衡。现在有的新建学校的校舍和设备条件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最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不是达到现代化。就全国来讲,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很不均衡的。2015年我到了西藏自治区、青海、湘西等西部地区,与这些地方相比,北京的办学条件很优越,但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是否真的达到了现代化呢?比如,出国留学出现低龄化,现在有很多父母很早就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要把孩子带到国外去,为什么?还比如,在北京的一所很好的学校里面,教师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限制学生。有的学校不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但布置很多活动,而这些活动很多是机械性质的,又都需要家长帮助去做,家长苦不堪言。在国外有过上学经验的孩子不愿回国上学,说国内的教师老训孩子。我们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什么?怎么培养学生?用什么思想培养学生?教师还是原来的那一套教育观念,让学生听话,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而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那就谈不上好的教育观念了。我们要尊重生命,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这方面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转变。
不是说西方教育有多好。中西方文化不同、传统不同,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来讲,我们确实还应向人家学习。有一些旧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我们教育的改革。“亚太经合组织”调研数据表明,上海教师是全球最好的教师。我们看到很高兴,但是其指标体系中没有提到教育观念问题。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中上海两次考第一名,但是我们的学生做作业时间要比国外多得多。在高中階段,国外学生的负担比中国的还重,但是国外小学生的负担是不重的。国外小学是在玩中学,在充分的玩中发展个性。所以,孩子要在活动中成长。这些活动一定要包括思维活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开展活动?我们不主张堂堂课都小组讨论。在听课中发现:小组中积极的学生还是积极的发言,不积极的学生站在旁边不发言,到底他动脑筋了没有?并不一定小组讨论都启发了学生。好的课堂是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不管是动手还是不动手,首先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在活动中成长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比如,孩子在做一个玩具,光做不行,要追问为什么这么做,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教育改革来讲,教师专业发展来讲,还有很大的空间。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怎么让学生真正树立做人的品德,根本的问题也是要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国外非常重视的一个核心素养是社会情绪。什么叫社会情绪?社会情绪是做人的准则,是人际关系,是能否与人合作,情绪是否能够自我控制。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培养儿童的社会情绪。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情绪发展的过程。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布置作业后,就埋头苦干不跟人交往,哪来的社会情绪培养?要鼓励学生交往,在遇到矛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人际关系。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两个题目都非常好,樱花园实验学校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学校的理念很先进,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也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今天的研讨会给了我们启发和思考。我常讲“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个好的学校”。好的教师要靠校长来引领。有的学校为什么没有办好,就是校长没有引领的思想,教师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课,校长不去考虑学校怎么发展、怎么建设学校文化,怎么考虑把教师的力量凝聚起来,学校自然就办不好。我亲眼看到有的本来很好的学校走了下坡路,也亲眼看到有的不是很好的学校在一个好的校长的引领下几年以后就发展起来了。我们还希望,领导们要让校长少开会,让校长能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校长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学校才能办好。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