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延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33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的资料。根据首次医疗接触至入门(FMC-to-D)时间,将患者分为≤120 min组(166例)和 > 120 min组(165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K-MB峰值;入院1周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院内和随访1年的病死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MACCE)。 结果 ≤120 min组的总缺血时间明显短于 > 12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0min组24 h内CK、CK-MB、肌钙蛋白I值、CK-MB峰值均小于>120 min组(均P < 0.05);≤120 min组的LVEF高于>120min组(P < 0.05);随访1年后≤120 min组的病死率低于>120 min组(2.03%:6.67%,P < 0.05);院内和随访1年MACCE发生率、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有利于尽早恢复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再灌注,降低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心肌梗死;院前延误;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突然阻塞管腔,造成心肌持續的缺血缺氧。起病急、死亡率高,尽早恢复梗死冠状动脉的再灌注是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而在有效的时间窗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1/3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作后未到达可行PCI术的医院就发生院前死亡[1]。STEMI 患者救治成功与否具有较高的时间依赖,院前、院内救治时间延误与病死率密切相关。院前延误是导致心肌总缺血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院前延误分为四个因素:患者延迟,医生延迟,转运延迟和医院延迟[2]。本研究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入门(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oor,FMC-to-D)时间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由“120”或外院转诊入我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PCI 的STEMI的患者331例。其中男262例,女69例,年龄27~91岁,平均(61.57±12.73)岁。纳入标准:参照2015年我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3];持续性胸痛发作<12 h,或24 h内胸痛不缓解,或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及家属对于相关研究调查及随访工作能高度配合。排除标准:非救护车送院、非外院转诊、院内发生的STEMI患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影响患者预后;既往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按照FMC-to-D 时间是否大于120 min分为≤120 min组和>120 min组。其中≤120 min组166例,男139例,女27例,年龄27~91岁,平均(61.79±13.17)岁; >120 min组165例,其中男123例,女42例,年龄35~86岁,平均(61.35±12.3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killip分级、基础性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K-MB峰值;入院1周内心脏彩超检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由死亡、心源性休克、新的或加重的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组成的复合事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记录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死亡情况及MACCE 的发生。所有患者PCI术前均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片(300 mg)或替格瑞洛片(180 m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用[M(P25,P75)]表示,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院内资料比较 < 120 min组24 h内CK、CK-MB、肌钙蛋白I值、CK-MB峰值均小于 > 120 min 组(P < 0.05);≤120 min组的LVEF高于 >120 min组,总缺血时间明显短于 > 120 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院内MACCE发生率、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删失33例,≤120 min组删失18例,> 120 min组删失15例;≤120 min组死亡3例(2.03%),> 120 min组死亡1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0 min组MACCE事件发生8例(5.41%),> 120 min 组MACCE事件发生15例(10.00%),> 120 min组MACCE事件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直接PCI是降低STEMI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首选治疗,缩短发病至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尽早恢复心肌再灌注是关键。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每延迟1 h,死亡率增加10%[4]。Beig等[5]研究显示,延迟再灌注与STEMI的不良结局相关;院前延误约占总延误的83.8%,患者延误、转诊延误和转运延误分别占院前延误的59%、16%和25%。患者延迟需通过长期的健康宣教改变,而缩短院前医生、转诊、转运延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南推荐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FMC-to-B)应在90 min以内,若患者就诊于无法行PCI术的医院,该时间应在 120 min以内[6]。2012年ESC和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 STEMI管理指南均提出缩短FMC-to-B时间, ESC 2017 STEMI指南把确诊STEMI的时间定义“Timi0”,把这一时间点作为选择再灌注策略计时点的开始[6-8]。提示STEMI的急救需要更重视FMC-to-D的时间延误。   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尽早恢复心肌细胞水平上的再灌注,能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本研究提示缩短首次医疗后院前延误时间,可尽早恢复心肌再灌注,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瑞典SCAAR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首次医疗接触至PCI时间(FMC-to-PCI)与1年死亡率之间显著相关,FMC-to-PCI延迟30 min,1年死亡率的危险比(HR)为1.06;延迟1 h,HR升高至1.26[9]。Scholz等[10]研究表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STEMI患者,每延迟10 min,死亡率增加3.31%;在高风险STEMI患者中,FMC-to- PCI的时间是预测不良后果的有力指标。本研究表明,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可降低STEMI 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两组随访1年MACCE发生率无差异,但 > 120 min组的百分比明显较高,考虑与样本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研究显示,2014年8月我院因胸痛中心的建成和“一键式启动导管室”的应用,2015年从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显著降低,明显低于2012 年ESC建议的90 min[6,11],提示在STEMI 的急救体系中,降低从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延误已无更大空间。因此,缩短FMC-to-D时间对完善STEMI的院外急救体系至关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目前STEMI急救时间仍长,首次医疗接触后因医生、医院及转运造成的延误情况仍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基层医院急救不规范,基层医务人员水平欠佳。因此,分析研究标准化STEMI院外急救过程,提升STEMI患者绕行过渡医院的比例, 缩短FMC-to-D时间,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在新时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中提升STEMI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12]。我国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大力加强加大基层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医院医師的诊疗能力,加快协同区域救治,缩短转运时间,这一举措的本质就是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够大、混杂因素多等。尽管如此,此研究能初步证明减少首次医疗接触后院前延误可尽早恢复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再灌注,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Sari I, Acar Z, Ozer O, 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prehospital del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Turk Kardiyol Dern Ars, 2008, 36(3):156-162.
  [2] Arnold AER, Simoons ML, Werf FVD, et al.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immediate angioplast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e-year follow-up. The European Cooperative Study Group[J].Circulation, 1992, 86(1):111-12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5):308-393.
  [4] 杰莎.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探索中努力前行专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J]. 健康大视野,2017,25(9):20-33.
  [5] Beig JR, Tramboo NA, Kumar K, et al.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 of therapeutic del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based study [J]. J Saudi Heart Assoc, 2017, 29(1):7-14.
  [6] Widimsk P, Kala P, Rokyta R. Summary of the 2012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s. Prepared by the Czech Society of Cardiology [J]. Cor Et Vasa, 2012, 54(5):e273-e289.
  [7] Gara PTO, Kushner FG, Aschim DD, et al.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Circulation, 2013, 61(1):529-555.
  [8] Arslan F, Bongartz L, ten Berg JW, et al.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comments from the Dutch ACS working group [J]. Neth Heart J, 2018, 26(9):417-421.
  [9] Sasha K, Pontus A, Andreas M, et al. Delay from 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primary PCI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nationwid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Heart Assoc, 2014, 3(2):e000486.
  [10] Scholz KH,Maier S,Maier LS, et al. Impact of treatment delay on mortality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nd without haemodynamic instability: results from the German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FITT-STEMI trial [J]. Europ Heart J, 2018, 39(13):1065-1074.
  [11] 郭瑞威,杨丽霞,木丽华,等.“一键式启动导管室”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37-39.
  [12] Xia YP. Optimization of STEMI patients'first aid flow to shorten the time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J]. Doctor, 2017, 2(8):173-174.
  (收稿日期:2019-03-05)
  (本文编辑:林雪怡)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血压指导的高血压变异性治疗方案及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A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案。B组120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B1组(杓型)、B2组(非杓型)、B3组(超杓型)、B4组(反杓型)、B5组(晨峰高血压组),给予个体化分时段给药方案。治疗6个月后,比较各组各时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危肺栓塞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栓变化、各项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84.62%)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存在2例肺动脉干一级分支充盈缺损,对照组存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运动护理的疗效及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做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运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SD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除穿刺点出血与局部血肿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的功能。方法共入选血糖及症状控制良好(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不伴有高血压病组56例;伴有高血压病组44例;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50例,性别、年龄与病例组匹配。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各组左心室心肌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圆周应变(GCS)以及整体径向
期刊
[摘 要]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危及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疾病,脑卒中是AMI后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随着询证医学及再灌注治疗的发展,AMI的预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心肌梗死合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规范的预防策略,在临床上仍是一大难题。本文针对AMI合并脑卒中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不同中医证候积分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凝血等指标情况及其与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赫尔特(Holter)分析系统对所有受试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依据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标准筛查出DCAN及其临床前期患者并利用中医证候辨证诊断标准及CAN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证候量化积分,依据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分组观察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
期刊
2016年9月3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四大权威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正确认识胆固醇”的科学声明。该声明指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俗称的“坏胆固醇”)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坏胆固醇”的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防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测量肺动脉直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COPD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胸部CT、肺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CT测量肺动脉(PA)和升主动脉(A)直径。计算PA及PA:A比值在诊断PH中的不同临界值。结果92例COPD患者中,包括PH 43例,非PH 49例。PH组、非PH组主肺动脉直径分别为(30.83±3.82)mm、
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医院主办的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将立足前沿,以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原则,集中报道我国心血管病与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并反映我国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  一、征稿范围  本刊主要征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学科的临床诊治新进展,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研究等科研成果,并另设专栏报道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观察两组对象左心室17节段心肌于圆周运动、径向运动和长轴运动内应变改变和心脏彩色超声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