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时代下国有林场改革

来源 :商讯·公司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ff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有林场曾经旧体制下木材生产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与新引入的人文旅游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为主的发展模式格格不入。这就需要我们在林场改革中引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去适应“生态+”时代下的林场发展。林业是我国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国有林场改革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途径。目前是实现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林场“生态+”的基本功能,确保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并且与“生态+”时代相符合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關键词:“生态+”:国有林场:改革
  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一直有序地进行,改革后林场的主要任务以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为主,这是改变原有木材砍伐销售的主营业务的历史性重大变革。国有林场改革对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发展平衡。以保护资源为主的国有林场改革为我国林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着国有林地的生产潜力,具有突出的贡献。
  一、国有林场改革对“生态+”时代的意义
  (一)2019年,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呈现“生态+”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内在的生态文明体系将加快建设和形成,旧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国有林场以砍树实现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生态+”新环境格格不入,这就需要通过国有林场改革,形成与“生态+”相适应的新型林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生态文明提供系统、持续的支撑和保障。
  (二)随着生态文明体系的更加健全,特别是在进一步强化和改进生态文明约束机制的同时,新环境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生态+”时代下的用人激励机制,让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贡献者真正获益,受到奖励。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研究适应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人力资源关系,并形成与“生态+”相适应的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国有林场改革有利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普遍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更加科学清晰、机制更加健全有力、模式更加先进适用,让“环保一刀切”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扭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平衡,有利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生态文明管理体制重构及职能配置将全面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国有林场改革将更好的保护绿水青山,保护水源,让土壤环境质量治理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二、国有林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原因导致国有林场长期经济困难,人多地少,改革资金困难急需解决国有林场产生时,基础条件差,长期处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国有林场的人事制度实行事业编,但不享受事业编待遇,国家只给林业建设投资,但是工作经费、工资和事业费都没有保障,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大多数国有林场只能靠销售木材实现自给自足。林木是一种缓慢生长的可再生资源,砍伐所致林木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林场不得不增加森林管护费用以及公益林防护费用,林场管理工作任务愈加繁重成了全国国有林场工作中的普遍问题。就拿福建省属国有林场来说吧,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林场,它建成于1950年8月,有悠久的历史,林场树木种类繁多,林木资源丰富,20世纪50-60年代的林下林场的发展处于顶峰,林场成立之初,人员只有二三十人。国有林场通过砍树、卖树得到了丰厚的报酬,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当时林场干部职工待遇比当地公务员还高,吸引了很多林场职工的子女和社会上的人士投身林场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国有林场全部为林业营林工人,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林场的自主招聘主导权过大,人力资源招聘中缺乏了统筹规划,招工用人及专业选择上缺乏了数据和理论依据,仅仅凭借过往经验,导致1998年林下林场大量的招聘营林工人子女补员,以至于营林工人人数在2000年左右达到两百多人,面积只达3万多亩的林下国有林场却要养活两三百口的干部职工,经济压力很大。资源越砍伐越少,树木的生长速度远远低于砍伐速度,资源越来越紧缺。资金紧缺,人员多,导致林场内的工资收入极低,成为当时收入最低的行业。科技兴林等技术的投入,往往不需要过量的营林工人,导致林下林场的营林工人人数超标,总是供大于求,不得不通过林场改革实现人员结构的重组整合。因为工资低,达不到当地事业单位水平,养不活两百多编内人员,只能在2000年时实行部分场员转岗分流,截至目前,在编在岗47人,剩余近两百人都为转岗分流人员,转岗分流人员为营林类工勤人员。场员呈现老龄化态势,绝大部分为近五年内退休人员,林业及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同时基础设施老旧,缺乏更新设备的资金并且人员老龄化导致林业生产先进技术无法及时运用与普及,产业链太短,无法实现“生态+”功能等,以至于国有林场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干部职工的待遇低,员工积极性和热情无法提高。国有林场管理制度落后。与其他行业相比,林场的主要功能是以保护森林为主,具有鲜明的公益性,无法将生态的公益性用于市场竞争上。国有林场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将国有林场的管护经费由各地市财政统筹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策上对国有林场依然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场员待遇低于当地同类事业编,林业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拒绝长期山上驻点、野外作业等一线工作,只能请当地农户帮忙,无形中又增加了外包经费。如何实现良好的人力资源新模式,满足林场干部职工的基本需求,充分的运用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调动林场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国有林场多处于贫困山区,道路闭塞,与“生态+”新时代的发展模式相违背。国有林场多为改革开放后设立起来的,成立的时间早,基础设施陈旧,多处于山区及边远地区等人烟稀少地区,出入林场难度大,道路闭塞导致发展特色农业及森林公园开发具有难度。道路硬化是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为实现国有林场交通的四通八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路,为林场干部职工出行提供方便,为开发森林公园提供可能,让更多人走进林场,走进森林,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福利。
  三、运用人力资源知识,实现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就是身份的改变。走出曾经“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困境,实现生态公益性的身份属性。近五年来,全国各省通过国有林场改革实现了林场的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提供生态公益服务的事业公益属性,不少省份将各地省属市属国有林场重组整合,整合后的林场根据自身的情况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福建省走在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前沿,最先完成了国有林场的国家改革验收。改革后,省属国有林场数量从106个整合为84个,并且全部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总人数从8740名核减为6044名。
  (二)国有林场改革,人员岗位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在编在岗人员数量实行全省统筹,以后有新招聘人员全部实行各地市人社局报备、面向社会招考,岗位设置更合理,人员结构更规范。国有林场全体干部职工纳入“五险一金”范畴,实现基础的生活保障。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为各地市的林场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省人社局为林场改革人员岗位设置给出指导,让林场改革后的人员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让更多机关干部下放到一线,完善人事工资制度,调整内部考核分配机制,将职称评聘政策向林场基层一线倾斜。
  (三)改革后,林场道路均已实现硬化,工区的道路全部纳入各地市地交通部门设计规划,不断改善住房、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为森林公园的开发打通最后一公里路。
  参考文献:
  [1]覃延安.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
  作者简介:
  刘艳,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福建漳州。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的推动下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高校发展面临的强大压力和资金管控的缺失导致我国高校的债务风险愈演愈烈,这不仅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使高校财务安全受损,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目前高校财务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影响高校债务风险的三大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内部管理改进措施,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防范和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在金融市场中,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闻文本产生。本文针对股市类新闻,使用了数据挖掘的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新闻文本数据,使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新闻文本进行事件抽取和事件分类,最后使用事件研究法量化不同类别的新闻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股市新闻;事件抽取;事件研究法  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衡量,股票收益率往往是最直接的财务指标。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研究与预测,对投资者来
期刊
摘要: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实现全社会覆盖的进程中,农民工融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确实成了一大障碍。目前将农民工融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固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农民工融入长期来看能够为社会老龄化问题、养老金收支不均衡问题的环节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农民工融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上狠下功夫,着力建设融入农民工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确保其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转,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工商管理的特点,通过对现阶段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工商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充分了解当前工商管理发展状况,根据热点问题来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针,转变传统工商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工商管理工作方式,从而推动工商管理的长远发展,完善工商管理相关制度,实现工商管理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工商管理:热点问题:未来发展:经济效益  近年来,工商管理已经成为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育人宗旨以及教育理念具有职业化发展趋向,这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论研究和相对应的实践探索在高职院校未来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机制中普遍存在着认知教育与实践孵化相脱节的问题,相关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教学配套机制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职业教育功能的扩展。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应从实践孵化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契合性出发,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构架,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也随之增加,该如何使用政府投放的教育专项资金以及强化绩效管理,是当前教育事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财政部门下发的专项资金来支持学校发展多种事项,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并且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投入使用专项资金,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学校需要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绩效管理,展开全面研究,根据当前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现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期刊
摘要:电动汽车行业在世界各地都发展迅猛,因此也促进了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充电桩市场当前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当前阶段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充电桩市场的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充电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充电桩:市场:前景  绿色出行是我国未来交通业的重要发展准则,针对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的现状,积极研究充电桩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前
期刊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挑战;策略  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一)“一带
期刊
摘要: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实现富裕,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才能够实现,而金融支农是众多条件中的重要条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资源,缓解了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局面。本文分析了与金融支农相关的理论,即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农业区域理论以及分析了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金融支农问题,保证发挥金融支农价值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金融支农:农民经济发展:效果研究  黨的十九大提
期刊
摘要:经济危机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各种预警信号的重合出发,对金融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主要的潜在危机,进一步解析下一轮危机发生的原因。结合科创板和产业革命,提出预防和减轻危机冲击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经济危机;预防策略;科创板;产业革命  一、引言  观察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