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是一种面对现实,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本的实践。但是,极为注重实务的社会工作也有其历史性,也应该关注历史。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社会工作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还是留下多部有价值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被中断,使得社会工作元气大伤,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专业才在北京大学重新开设,中间竟然有30多年的断层期。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后从海外引进的一门新专业,而不知道我国已经有过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为了开阔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视野,并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才有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选题策划。选择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借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
社会工作在中国浮沉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种面对现实,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本的实践。但是,极为注重实务的社会工作也有其历史性,也应该关注历史。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该项法律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并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社会工作作为区别于慈善事业的专业开始起步。19世纪末期,英美等国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社区睦邻运动促成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但是直到1917年美国人玛丽·芮奇蒙德《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才被视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最终形成。
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也有其发展史,发展史的源头便是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之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1940年社会部改隶国民政府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到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主要标志不仅是社会服务机构的大量出现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繁盛,更是数十种社会工作图书的相继出版。然而,随着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社会工作在中国进入了断裂期。
1988年北京大学重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这期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断层期。因此,发掘和整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就成为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一条有效途径。社会工作史包括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和社会工作研究史等多个方面,而选择能够涵盖社会工作史诸方面的书目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探访专家学者,明确图书选题
虽然从历史起源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受到了中国参与者的影响并使其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调研的时候通过阅读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出版物,并与当今的类似图书进行仔细对比后,才理解为什么在当时社会学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努力是成功的。
可是,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为什么会长期被遮蔽在国内学人的视线以外,甚至淡出了社会学界的记忆呢?带着疑问,笔者拜访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他将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进入中国虽然不算太晚,但是发展缓慢,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从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再到20世纪40年代,我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并不顺畅。1940年社会部改隶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方面的著作才多了起来。第二,民国时期本不充分的社会工作成果被看做错误的东西而遭禁止,社会工作的许多书籍流散失落,即使是本专业的学者们也难以觅得。这严重限制了社会工作著作的专业阅读,更不用说大面积流传。第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欧美引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中国社会工作30多年的断层期,形成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于是,中国原来的社会工作知识好像已经“完全过时”,故少有问津。第四,漠视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既然社会工作已经有了西方的现代版,而西方的社会工作又被奉为正宗,因此很多研究者忽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工作著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既然已认识到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选择其中的整理出版,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王思斌教授对笔者的提议给予大力支持,并主动挑起征求业内专家意见、确定首选书目的重任。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征集到的业内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论证,确定入选图书的标准。具体标准为:第一,影响比较大的原创性著作,不包括编译类图书,作者须为中国的知名学者;第二,书中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实用技巧,对当下的社会工作研究、教学和实务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第三,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能够为认识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提供很大帮助。之后经过反复沟通,最后选定的书目包括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两种合一)。这几种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各方面发展史,也是真正能够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专家杨雅彬在《近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成立,对人才的需求才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各校增加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科目,这方面的著作也日渐增多……其中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是中国第一部个案工作之书。内容比较充实的是张鸿钧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但署名为孙本文等著。而内容最翔实的,是言心哲教授精心撰写的《现代社会事业》一书。”杨雅彬的评价是很客观的,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奠定了国内社会工作基础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多种社会工作教材相比,该书无论是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内容阐述方面都毫不逊色,只是篇幅显得短小;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确实是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系统、最翔实的一部著作,而且堪称是集大成式的一部著作。至于杨雅彬没有提到的那两本书,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视角,换句话说,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考察边疆问题,李安宅是独一无二的;被历史风尘掩埋起来的朱亦松,其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概括可谓深刻而独到,他所设计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也很有启发意义。
《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我们收录的这几本著作,都很注重总结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这就对今天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化为今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深层含义。
克服实操困难,全新修订面世
既然认定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我们就要通过这几本民国时期的著作来体现,亟待进入整理重印的实际操作程序。这些老一辈社会学家辞世的时间都不长,他们的著作权仍在保护期内,因而必须找到他们的后人,取得授权许可后方能进行整理、校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老一辈社会学家的传记资料非常稀缺,如蒋旨昂、朱亦松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供查询。他们的后代也都远离了社会学事业,寻找并取得他们的授权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好在有许多热心于此项事业的老前辈鼎力支持,使得寻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找到了相关人士,并获得他们的一致支持与鼓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这恰恰又是社会工作者需要极力修为的。
确定整理和校订原则,是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我们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貌,但也要对原书进行整理和点评,具体事项为:一是对书中专业术语(与现今用法和含义不一致的)作注释;二是对书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及相关词语作注释,方便读者阅读;三是对书中不恰当的政治表述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
最后一个困难,是为每一本书写一篇导读。导读的内容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作者生平简介,二是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三是现在阅读该书有哪些启发意义。从字面上看,导读并不难写,可是找到能够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所收录著作写导读的人并不容易,因为社会工作教育界真正读过这些书的人太少。庆幸的是,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这些困难都被克服,《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得以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J].中国社会工作.2012.7(上).
[2]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4.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社会工作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还是留下多部有价值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被中断,使得社会工作元气大伤,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专业才在北京大学重新开设,中间竟然有30多年的断层期。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后从海外引进的一门新专业,而不知道我国已经有过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为了开阔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视野,并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才有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选题策划。选择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借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
社会工作在中国浮沉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种面对现实,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本的实践。但是,极为注重实务的社会工作也有其历史性,也应该关注历史。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该项法律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并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社会工作作为区别于慈善事业的专业开始起步。19世纪末期,英美等国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社区睦邻运动促成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但是直到1917年美国人玛丽·芮奇蒙德《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才被视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最终形成。
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也有其发展史,发展史的源头便是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之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1940年社会部改隶国民政府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到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主要标志不仅是社会服务机构的大量出现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繁盛,更是数十种社会工作图书的相继出版。然而,随着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社会工作在中国进入了断裂期。
1988年北京大学重新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这期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断层期。因此,发掘和整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就成为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一条有效途径。社会工作史包括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和社会工作研究史等多个方面,而选择能够涵盖社会工作史诸方面的书目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探访专家学者,明确图书选题
虽然从历史起源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受到了中国参与者的影响并使其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调研的时候通过阅读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出版物,并与当今的类似图书进行仔细对比后,才理解为什么在当时社会学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努力是成功的。
可是,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为什么会长期被遮蔽在国内学人的视线以外,甚至淡出了社会学界的记忆呢?带着疑问,笔者拜访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他将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进入中国虽然不算太晚,但是发展缓慢,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从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再到20世纪40年代,我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并不顺畅。1940年社会部改隶行政院以后,社会工作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方面的著作才多了起来。第二,民国时期本不充分的社会工作成果被看做错误的东西而遭禁止,社会工作的许多书籍流散失落,即使是本专业的学者们也难以觅得。这严重限制了社会工作著作的专业阅读,更不用说大面积流传。第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欧美引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中国社会工作30多年的断层期,形成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于是,中国原来的社会工作知识好像已经“完全过时”,故少有问津。第四,漠视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既然社会工作已经有了西方的现代版,而西方的社会工作又被奉为正宗,因此很多研究者忽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工作著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既然已认识到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选择其中的整理出版,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王思斌教授对笔者的提议给予大力支持,并主动挑起征求业内专家意见、确定首选书目的重任。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征集到的业内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论证,确定入选图书的标准。具体标准为:第一,影响比较大的原创性著作,不包括编译类图书,作者须为中国的知名学者;第二,书中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实用技巧,对当下的社会工作研究、教学和实务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第三,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能够为认识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提供很大帮助。之后经过反复沟通,最后选定的书目包括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两种合一)。这几种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各方面发展史,也是真正能够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专家杨雅彬在《近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成立,对人才的需求才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各校增加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科目,这方面的著作也日渐增多……其中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是中国第一部个案工作之书。内容比较充实的是张鸿钧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但署名为孙本文等著。而内容最翔实的,是言心哲教授精心撰写的《现代社会事业》一书。”杨雅彬的评价是很客观的,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奠定了国内社会工作基础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多种社会工作教材相比,该书无论是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内容阐述方面都毫不逊色,只是篇幅显得短小;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确实是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系统、最翔实的一部著作,而且堪称是集大成式的一部著作。至于杨雅彬没有提到的那两本书,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视角,换句话说,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考察边疆问题,李安宅是独一无二的;被历史风尘掩埋起来的朱亦松,其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概括可谓深刻而独到,他所设计的社会政策分析框架也很有启发意义。
《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我们收录的这几本著作,都很注重总结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这就对今天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化为今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揭示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深层含义。
克服实操困难,全新修订面世
既然认定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我们就要通过这几本民国时期的著作来体现,亟待进入整理重印的实际操作程序。这些老一辈社会学家辞世的时间都不长,他们的著作权仍在保护期内,因而必须找到他们的后人,取得授权许可后方能进行整理、校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老一辈社会学家的传记资料非常稀缺,如蒋旨昂、朱亦松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供查询。他们的后代也都远离了社会学事业,寻找并取得他们的授权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好在有许多热心于此项事业的老前辈鼎力支持,使得寻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找到了相关人士,并获得他们的一致支持与鼓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这恰恰又是社会工作者需要极力修为的。
确定整理和校订原则,是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我们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貌,但也要对原书进行整理和点评,具体事项为:一是对书中专业术语(与现今用法和含义不一致的)作注释;二是对书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及相关词语作注释,方便读者阅读;三是对书中不恰当的政治表述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
最后一个困难,是为每一本书写一篇导读。导读的内容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作者生平简介,二是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三是现在阅读该书有哪些启发意义。从字面上看,导读并不难写,可是找到能够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所收录著作写导读的人并不容易,因为社会工作教育界真正读过这些书的人太少。庆幸的是,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这些困难都被克服,《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图书得以浮出水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J].中国社会工作.2012.7(上).
[2]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