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其实就是一种“假装的艺术”,你明明知道电影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打打杀杀,都是编剧、导演虚构的、演员做的戏,可你还是喜欢,还是会感动。
在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里,我个人倒是不情愿将“会装”“能装”这类词归入“反讽”一列。相反,高超的包装,甚至是一种艺术。电影其实就是一种“假装的艺术”,你明明知道电影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打打杀杀,都是编剧、导演虚构的、演员做的戏,可你还是喜欢,还是会感动。其中原因就在于“假装”一旦成为艺术,你就不会在意假装的真实性问题了,艺术的“真实”比现实的“真实”更可爱。不少学者、作家的“会装”技艺,往往并不输于演员。比如李敖就把自己包装成了大师和“民主斗士”。
那么回到正题,说一说鼐康兄的新著《好电影是对灵魂的触摸》。影视研究,本来就是此兄的正差儿、本功儿,所以这些年来他对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发表过许多不同俗众的真知灼见。书中他提到的影片,有个别确也是我所喜欢的,比如《钢的琴》《让子弹飞》等。我的喜欢,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看过之后几未再有什么特别的心得,而鼐康却不仅从专业的角度直指艺术缺陷所在,而且对影片所表现的时代风云、人性世界均有所探究。当然,我知道他虽供职于专业研究机构,却一向对论文范式的所谓“学术研究”并不十分“感冒”,相反对于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艺术、文化和生活事件,却充满了无限的兴趣。这恐怕也是鼐康吸引青年人,并获邀撰写文化批评专栏的优势所在。所以,书中另外一部分重要内容便是他的文化时评,从城市改造到慈善募捐,到小说创作,再到娱乐圈,林林总总,无不入了此兄的法眼,讽刺一番、评点一番,当然也有小小地表示“欣赏”一番的。
由此我联想到民国时代的一些学者,虽然执教于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可是乐于到民间、市井中去找寻、发现自己的研究课题。1934年7月14日刘半农教授病逝前夕,他曾经到绥远、宁夏、山西、河北等地区亲自作歌谣的田野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民谣资料。也更有晏阳初、梁漱溟等学者,干脆亲身投入到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去,直至今天仍然让我们钦佩之至。说来归去,如果你的学问、著述,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丝毫不能对学问圈之外普罗大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有所触动,这样的学问和著述的价值或许是要打折扣的。这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以我的了解,鼐康这些年所做的著述、研究和文字,几乎很少关注玄而空的所谓形而上的理论问题,他也不太擅长宏大叙事,论之所及大部分都是有关电影、文化和生活中折射的小问题、平常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喜欢鼐康兄著述文字中散发的市井气或者说平民气息。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会体验得到。
鼐康在书自序中承认自己在做学问、著述的时候,也曾经想扮一下高雅之士以显出“学术分量”来,用他的话说是“装大尾巴狼”。上面说过,尽管我也不反对甚至拥护某种艺术的“装”,可惜鼐康实在不是一个太“会装”的人,从以往他出版的《野调无腔:中国影视文化的另类批评》,到今天的这本《好电影是对灵魂的触摸》,基本上还是以他的真面目示人,虽偶有伪装,但一捅就破了。没有装好更好,反正写文章、拍电影目的都想是触摸人的灵魂,只要真触、真摸了,不是更满足吗?玩笑也。
在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里,我个人倒是不情愿将“会装”“能装”这类词归入“反讽”一列。相反,高超的包装,甚至是一种艺术。电影其实就是一种“假装的艺术”,你明明知道电影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打打杀杀,都是编剧、导演虚构的、演员做的戏,可你还是喜欢,还是会感动。其中原因就在于“假装”一旦成为艺术,你就不会在意假装的真实性问题了,艺术的“真实”比现实的“真实”更可爱。不少学者、作家的“会装”技艺,往往并不输于演员。比如李敖就把自己包装成了大师和“民主斗士”。
那么回到正题,说一说鼐康兄的新著《好电影是对灵魂的触摸》。影视研究,本来就是此兄的正差儿、本功儿,所以这些年来他对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发表过许多不同俗众的真知灼见。书中他提到的影片,有个别确也是我所喜欢的,比如《钢的琴》《让子弹飞》等。我的喜欢,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看过之后几未再有什么特别的心得,而鼐康却不仅从专业的角度直指艺术缺陷所在,而且对影片所表现的时代风云、人性世界均有所探究。当然,我知道他虽供职于专业研究机构,却一向对论文范式的所谓“学术研究”并不十分“感冒”,相反对于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艺术、文化和生活事件,却充满了无限的兴趣。这恐怕也是鼐康吸引青年人,并获邀撰写文化批评专栏的优势所在。所以,书中另外一部分重要内容便是他的文化时评,从城市改造到慈善募捐,到小说创作,再到娱乐圈,林林总总,无不入了此兄的法眼,讽刺一番、评点一番,当然也有小小地表示“欣赏”一番的。
由此我联想到民国时代的一些学者,虽然执教于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可是乐于到民间、市井中去找寻、发现自己的研究课题。1934年7月14日刘半农教授病逝前夕,他曾经到绥远、宁夏、山西、河北等地区亲自作歌谣的田野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民谣资料。也更有晏阳初、梁漱溟等学者,干脆亲身投入到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去,直至今天仍然让我们钦佩之至。说来归去,如果你的学问、著述,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丝毫不能对学问圈之外普罗大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有所触动,这样的学问和著述的价值或许是要打折扣的。这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以我的了解,鼐康这些年所做的著述、研究和文字,几乎很少关注玄而空的所谓形而上的理论问题,他也不太擅长宏大叙事,论之所及大部分都是有关电影、文化和生活中折射的小问题、平常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喜欢鼐康兄著述文字中散发的市井气或者说平民气息。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会体验得到。
鼐康在书自序中承认自己在做学问、著述的时候,也曾经想扮一下高雅之士以显出“学术分量”来,用他的话说是“装大尾巴狼”。上面说过,尽管我也不反对甚至拥护某种艺术的“装”,可惜鼐康实在不是一个太“会装”的人,从以往他出版的《野调无腔:中国影视文化的另类批评》,到今天的这本《好电影是对灵魂的触摸》,基本上还是以他的真面目示人,虽偶有伪装,但一捅就破了。没有装好更好,反正写文章、拍电影目的都想是触摸人的灵魂,只要真触、真摸了,不是更满足吗?玩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