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过程中,不仅享用着大自然的所有恩惠,同时也承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当人类仰望天空,开始敬畏自然体认天理的时候,就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在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人”和“天”作为两极,经过一个长期漫长的斗争、磨合、适应、协调的过程。在儒家思想中,对“天”充满敬畏之心,并赋予了“天”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其说“天人合一”莫如说“人合天一”更为贴切。儒家的这种敬畏之心,不仅仅来源于对“天”的原始崇拜和图腾,而更多的是基于德化于天因敬而生畏。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同时,儒家认为“人”的光明本性和禀赋又是由上天所赋予的。在儒家经典中,“天”被赋予了本源的品德,演化出以天命、天道、天理为核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体系。以孔子观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如果说“志于学———有所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渐进过程,那么其起点是立志于学,置心于诚意,而终点则是心即理,则是尽性而知天,则是合于天道。
  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君子遇事应该叩其两端而竭焉,两端便是事物的两个极端,亦即初始和终结,而叩其两端的目的不过是在寻找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把握其脉络和走向。进而要求君子允执厥中,戒过而免不及。由此看来,中庸之道也是源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对天理的体悟。而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吾道”即为中庸之道,“一以贯之”是贯之以一的倒装,“一”者,天理也。夫子的本意是我的中庸之道贯穿以天理,我们似乎从中依稀嗅到了千年之后的阳明子“心即理”的味道。圣人之学仿佛如手示月,本意在月亮,可惜后人往往只见手指而忽视月亮,若后人拔本塞源有幸看到月亮,便与圣人的境界无别。
  圣人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盖因皆合于天理之故。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似乎可以看作“人”知于“天”,自然也预示着人合于天道;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可以看作“人”因资质不同而与“天”的三种存在关系;在朱熹看来:“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致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可以看作是“人”探寻天理的一个途径;而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可以看作“人”若纯然本心,无私欲遮蔽便皆可合于天理。在《中庸》看来,无论是“自诚明”还是“自明诚”,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殊途同归。
  圣人对于天道的敬重,时时体现在庸常的事事物物上。看到山的厚重便联想到仁者之仁,看到水的灵动就联想到智者之智,正如孔子所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譬如孔子的学生宰我昼寝,夫子非常生气,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若以今人眼光视之,不免以为孔子有些小题大做了,实则不然,在夫子看来宰我的行为有违天道,违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就天道而言无大小之别,有违即是大过。
  再说敬畏之心,诚如孔子所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畏天命似乎是对“人”的基本要求,小人非不畏也乃是因其无知。郑汝谐说:“不畏天命,则以人而灭天;不畏大人,则以下而陵上;不畏圣人之言,则以愚而自专。”而这个排序也是意味深长的,天命作为最高的标准,其次是大人,再其次才是圣人之言,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在孔子看来,天命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大人受命于天,而圣人之言则是对天命的转述,隐喻着“天道———人德”的转换和演变。
  对于“天”的敬畏是儒家秩序架构的基石。因敬畏而检点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人”的自我约束,而这种自我约束一旦成为群体行为,就完全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简单的说便是“人”合于天理,便是按规律的生存,按规律的发展,当然也是按规律的消亡。事物千变万化,但其背后的天理“一”也,若能够合于天理的存在,那么便能够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境界,所以在儒家看来天人合一的思想脉络是因敬畏而有约束而至和谐。
  源于对“天”的敬畏,故而儒家将受命于“天”看作是神圣的使命,譬如子畏于匡,便如是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而面对桓魋则如是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在这一过程中,夫子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作为士上授天命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也因其承载天命,而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这一条完全可以作为评判是否具有儒家思想的标准,同时也能看到天命在儒家学派心中的位置和分量。
  再说“敬畏”,在这一点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其实是相契合的。不过是敬畏的对象有所偏差,儒家文明敬畏的是“天”,而基督教中《旧约》敬畏的是“神”,《新约》则敬畏的是“主”,虽对象有别但其敬畏精神是一致的,由此看来“敬畏”是文明和宗教的共同基石。因为敬畏而产生强大的外部约束力,同时这种外部的约束也会逐渐转化成为内心的自律。
  对于“天”的敬畏之心反过来则又将成为自我审视之心和最高的道德裁判者。譬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譬如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夫子则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对“天”的敬畏从“他律”逐渐走入内心成为“自律”,而做到这一步并不生涩,不过是对“天”无所隐瞒而已。同时,儒家更是将这种敬畏加以发挥转化成内省的功夫。譬如在司马牛问君子的时候,孔子则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再到曾子的三省吾身。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士的恒心也同样来源于敬畏之心。君子必恒其德,故而,君子有所畏惧才居易以俟命,小人无所顾忌才行险以侥幸。
  在“人”合于天道的过程中,不但要看到“天”对于“人”的作用,同时还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庸》开篇便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尚书·太甲》篇说:“顾諟天之明命”,“人”作为认知的主体,不但能够体认天理,敬畏于天,同时上天也赋予“人”光明的德性和禀赋。能够知“天”可畏,则必戒谨恐惧,这便也是良知的来源。似若内心的那个声音,不因外物而改变,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公正的审视着你的行为和内心,这便是良知。
  孔子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其旨在诚其意,诚如《大学》所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当一个人对天理、对于良知的追求如同对于空气、水源的渴望,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便是诚意。如此良知多一分,私欲则少一分。如此看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便是体悟天理,探寻天理的一个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诚意贯穿其间。王阳明认为:“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
  天人合一亦即圣人以万物为一体,既诚其意则可以发挥其本性中光明的一面,遵循天理,亦即遵循规律而生而亡,以至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合于天道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人”的自我约束,同时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遵循相同的理,敬畏共同的天,这就是和谐的基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价值所在。儒家那些震撼人们心灵的圣人圣言无一不贯穿着天理,且合于天道,那些阐述天理的圣人承继天道的光明广大,将天理与人心贯通于一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其他文献
赢了江山输了历史  我想,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我将革命者定义为“某一种程度现实世界中的失败者”吧。  《史记》里有两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刘邦和项羽,你读这两个人的故事会发现,刘邦的部分真是没什么好读的,甚至有点无聊。但刘邦真的是这么乏善可陈吗?不然,是作者司马迁对他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成功了。作为一个历史的书写者,司马迁对于现世里的成功者其实是不怀好感的,这里面不完全是客观的对错问题,而是主观的诗人的抉
期刊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孤独悲凉纠缠融合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
期刊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天问》里曾这样写道: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之?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  屈原的诗追寻的是世界的起源问题。在古代,人民虽然生活在地上,却认为天地本是一体,生命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
期刊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是像一条纵向延伸、绵绵不绝的漫漫长河,虽历久而弥新。  然而,中国文化的上述特点到了现代社会却遇到了严重挑战。海外学者林毓生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讲求民主。民主当然有许许多多好处
期刊
典籍中说,水土之气升为天。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昱天,冬为上天。南方曰炎天,西南方曰朱天,西方曰成天,西北方曰幽天,北方曰玄天,东北方曰变天,九天亦名九野。东西南北曰四方,四方之隅曰四维,天地四方曰六合,天地曰二仪,以人参之曰三才,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或谓天地为宇宙。凡天地元气之所生。天谓之乾,地为之坤;天圆而色玄,地方而色黄。日月谓之两曜,五星谓之五纬,五星
期刊
儒家很有趣的一个说法是,敬畏心与和乐是结合在一块的,敬畏心与和乐是一种情绪的两面而已,没有敬畏的,放纵恣肆的生活同时也是没有快乐的生活,这个大家可能有异议,怎么说放纵恣肆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呢?我越放纵越快乐,我多快乐,我多自由?但是恰恰不是这样,大家反省一下,当你没有一定约束力和克制的时候,没有敬畏心提供你起码的自律的时候,那种快乐是何等的让我们内心觉得空洞,如果连续三天让你天天喝酒、唱卡拉OK,你
期刊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而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期刊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自然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被称为“天之道”。老子认为,天下是个神圣的器物,世间万物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天道运行有如下几个特征:客观性,平衡性,无利害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我
期刊
从庄子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一直不断变化着,《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天人合一”在中国是一个基本的信念。而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这话深得我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关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的诗句、轶事不可谓不多,高风傲骨的中国文人在
期刊
窥天之形,寻天之道,天人相感,终至合一。这一场问天之旅,让我们在心中得到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小结。而现在,我们回到有文字记录的最初源头,再一次看看,天是什么,与人何干?是否,还有另外不同的答案?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他的名字就是被砍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