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探索政校企“三位一体”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可以使政府、高校、企业的资源得以整合,加快企业人才培养的步伐,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目前,“三位一体”合作培养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的中坚作用,在培养过程中三方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对多角度探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位一体;创新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强调能力和素质培养并重,突出创新和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创新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工人层。探索政校企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充分利用政府、高校、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三位一体继续教育实践的困难
  “三位一体”培养对象是企业里的职工。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外部人才的引入,也需要从企业自身的人才资源着手,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培养创新型职工时,部分企业出于考虑培养人才的成本和收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企业不愿意自己培养,而倾向于从外面引进,企业缺乏自己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同时企业里的职工区别于全日制在校生,大部分职工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和学习的关系有不少难题。如何帮助职工协调处理这些问题,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对职工进行再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高校与企业之间又互相缺乏了解,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在人才培养上合作深度不够,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职工不能满足企业提升技术、转型升级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企业职工的再教育起步较晚,现代企业应用型创新职工的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现在虽有部分高职院校为企业定向或订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直接培养企业职工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与人才需求旺盛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与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相比,普通高校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使得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得以整合,培养出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之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政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路径分析
  企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类人才培养不是靠政府、企业或高校某一方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三方配合,共同承担。政府、企业、高校在社会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这项系统工程中,一方面要根据三方不同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要使三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彼此协调,达到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培养体制
  人才培养的国家性质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国家政府机关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宏观方向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培养体制,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并实施创新人才发展规划,给予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激励措施,提供信息支持,做好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预测工作。积极搭建相关平台,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优势、特色,积极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形成“政、校、企”联动模式。
  (二)建立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企业职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获得职业技能,并在生产过程中为企业解决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和职工的共赢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参与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或者是已经在企业中工作的,或者是要去企业工作的,因此企业在培养过程中,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参与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的制订中,并给予高校资金、技术、设备等支持,为本企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高校主体的培养体制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为职工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政府提供服务。学校要充分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坚作用,为政府、高校、企业搭建合作培养人才的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实现校企互赢。
  三、政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例分析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实践为实例进行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近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成为一个高科技园区,现已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作为最早一批在开发区投资设立项目的机械制造、电子通信的一些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各类技术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同时对人才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企业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就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研究的问题。
  在此契机下,结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企业和职工为对象,区政府、浙江理工大学、企业三方合作,重点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主体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不断探索与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服务作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在全区大力倡导技术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培养创新人才,调动职工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
  第一,设立负责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部门,开展各项有利于鼓励高校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工作,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区总工会具体负责牵头做好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管理工作,在全区大力推行“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为职工提供素质教育工程项目;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每年进行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推进工作的检查、评比,对工作突出的企业和职工均进行表彰,并具体落实对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制订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培养创新人才,进行创新研发。如设立促进科技发展的专项奖励资金,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对拨付给企业的科技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以提高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和管理水平,督促企业把资金用在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工作中。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区认定了一批专利试点企业,并给予通过认定的企业一定资助,用于创新人才培育和专利申报。同时,开发区总工会自2009年开始每年评选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以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各项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第三,各部门协调配合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发展局、总工会与投资企业协会联合成立开发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企业、职工因为继续教育所产生的薪酬问题。
  第四,在全区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开发区每年举办的各类技术创新大赛,如区政府举办的工人先锋号、先进操作法、绝技绝活“三个一百”评选活动,在全区开展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题实践活动等,鼓励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在工作中创新。
  (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深企业对“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了解,按照互利互赢的原则,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参与到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等环节中,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第一,校企密切结合,联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各行业实际,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目标定位于应用与创新这一方向,通过抓人才培训,以能力培养统领整个培训过程,使职工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或调整课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注重职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学习。
  第二,在日常教学中,建立一支由校内专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师等构成的学科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同时还聘请企业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负责指导部分实践训练,定期为职工开展专题讲座,为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配备最优质的指导力量。
  第三,针对部分职工接受再教育面临的经费困难,为激励职工求学热情,企业采取各种方式资助职工。如部分企业鼓励职工参加培训,对职工培训费用予以全额报销,或者每学年根据职工学习情况,按照职工成绩排名决定费用报销额度。
  第四,构建“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实训体系,高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为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校内实训基地放在浙江理工大学的国家级、省级实验中心,如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在学校的省级示范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施,服装设计与制作培训班在学校国家级的服装工艺实验室进行。重点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学校办到企业里去,在各企业设立实训基地,让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场所,也成为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两者在功能上实现对接和互补,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三)高校发挥桥梁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着力加强企业职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第一,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建立起稳定的对话机制,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定期就企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与企业就开设订单专业、定向培训、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提出切实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各项措施,为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第二,与多个企业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专为企业培养某一类型的创新人才。如2009年,根据富士康钱塘科技工业园需要建立一支熟悉生产流程的创新型管理队伍的实际,专为其开设企业班,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去任教,该班级全部职工均为同一公司的员工,已连续开办了3年。这一类型的班级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这对于提高职工素质,创造性地解决工作问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开设各类培训班,促进职工专业发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机械制造类的企业,且大部分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在分析机械设计制造类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了数控工艺员培训项目,培养职工作为企业改革创新的后备骨干力量。该项目以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开发了一系列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2011年,与圣山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专门培养纺织类的企业技术研发骨干。针对开发区大批的杭州女装的生产企业,专为开发区服装企业的职工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制作培训班,授课教师全部是学校教学水平一流的专业教师,在设计、制作等理念上都给职工带来全新的感受。
  第四,教学模式具有特殊性。在授课时间安排上,通过对职工进行调研,将课程时间尽可能安排在职工业余时间。同时,在培养计划中实行导师制、模块式、弹性学制、学分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职工可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接受培训,以有效地解决职工工学矛盾。
  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实践在充分利用挖掘三方已有教育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形成政、校、企三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一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彭省临,湛毅青,周鹤林,何作利,刘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科教兴湘行动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4]杨涛.中小企业人才培养企校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培训,2009,(8).[5]陈婵,李晓强,邹晓东.把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摆在战略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5,(2).
  【责任编辑:郭延彬】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和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引导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文章将以河南师范大学“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为例以期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建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导师制;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承担着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但是仅仅依靠大学中的教育学院不可
期刊
摘 要:教学质量是军队综合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TQM)和系统论的核心理论为基础,构建军队综合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模型,提出军队综合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主要由目标保障、资源保障、组织保障、过程保障、机制保障和效果保障等六大保障模块构成,并详细阐明系统各个组成模块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运行框架由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过程监督、
期刊
摘 要:实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工作能力、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的“社区课程开发与管理”培训项目,描述了“任务驱动”培训模式的构建过程,分析了在项目设计阶段对培训目标、内容选择、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等环节的思考与实践,阐明了“任务驱动”培训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教
期刊
摘 要:继续教育专业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继续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则是继续教育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18个院系继续教育中心的调研,围绕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现状、继续教育管理者的准入条件、考核指标,以及提升继续教育管理者专业化水平应创设的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了继续教育专业化内涵,继续教育专业化对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提出了高校继
期刊
摘 要:女军人上舰是目前发达国家海军较普遍的做法,对提升部队战斗力有积极的作用,我国海军也开始进行试点,在舰艇部队部署女军人。女军人上舰必将打破舰艇部队性别壁垒,增加男军人工作热情,同时也为舰艇部队医疗卫生保健带来新的影响,舰艇卫生人员的教育也将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相关形式。本文就女军人上舰对舰艇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女军人;舰艇军医;继续教育  中图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从1999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10多年的成长,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高等学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面对就业压力,对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 建立最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学科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中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制定,对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不断建设是其核心
期刊
摘 要:调查问卷是获取调查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有效途径,调查问卷设计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调查研究的最终价值。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作为调查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严格遵守设计程序,才能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结合气象教育培训评估工作实践,对调查问卷设计程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调查问卷;气象培训评估;设计程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问卷调查法在气象教育培训评估中得到
期刊
一、项目背景  《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湖北的意见》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是政府对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要求。湖北大学决定利用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这一重要契机,主动走出校门,积极与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办事处联系,以共建湖北大学社区教育学院这一方式,最大限度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方面的精神食粮,既是对政
期刊
摘 要:中国矿业大学作为首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50所高校之一,充分发挥煤炭行业龙头高校的作用,探索煤炭企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多年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在专业设置、生源组织、教学模式、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煤炭企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企业培养人才达万人,深受煤炭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已把选拔人员送往高校进行“订单式”培养视为解决
期刊
摘 要: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与海洋相关的人才继续教育薄弱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海洋学科优质办学资源,从培养海洋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出发,形成校地、校企、校企政等多种合作培训模式,为学习者持续提供培训服务,构建了面向海洋工程领域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海洋工程人才;蓝色经济;中国海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