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四“力”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有匠心的教师一般在经历“模仿、独立、成熟”三个阶段后,就会能熟能生巧,追求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习方法,在于抓住语文能力这一根本,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在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重视以下四“力”的尝试和坚持,语文教学定会锦上添花,大放异彩的。
  1.拨动学生心弦,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课应是最有魅力的课,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成为学生最不愿意看的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千辛万苦、殚精竭虑让他们看、给他们品的东西并非他们所喜爱的。所以,“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要突破程式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阻碍,使“发展”真正归位于学生这个个体之上,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教法。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花季,这使得孩子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他们对学习如同对生活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追求,所以我们应顺应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断变换他们喜闻乐见的施教形式,尽可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语文成为一种享受。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喜欢把自己对语文的理解、感悟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将教参的东西照搬于课堂或试卷上。而从心理学上说,灌输这些不符合孩子们年龄和理解能力的东西,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良好的教学能力指导教学,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景中,从“乐于学习”到“学会学习”,继而进行创造性学习。
  2.把握导读艺术,增强课堂活“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艺术的真谛在一个“导”字。这是因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课堂上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由传授知识为主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正如叶圣陶所说:“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里,“教”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一旦调动其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积极性,其课堂效果自然会令人满意。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兴趣、情感、意识、行为培养的过程,反过来还可推动学生认识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富有灵气和活力。而导读的艺术则集中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开篇导语和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开篇导语如同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开端。导入环节设计的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先声夺人,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愉悦舒畅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一种动力,使教学内容层层深入的展开。
  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声》这一课时,我就充分运用了导语的吸引力,唤起了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强烈愿望。我先问大家什么是心声,自然这一点学生都能顾名思义的理解,故此在简单归纳之后,我说:“是的,但心声更大的特点在于因人而异,杜甫的心声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李白的心声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观;周恩来的心声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孙中山的心声则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呼唤,而李京京的心声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聆听‘心声’吧!”于是学生的阅读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了,都投入到了专注的探索中,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总之,导读教学要遵循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准则,无论是课堂的精心设计,还是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都熔铸着教师的智慧。
  3.把握教学节奏,抓住学生心“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常不断转移变化,要集中和保持,就要把握教学节奏。恰当的教学节奏会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扎实、有效。从开篇的导入,到快节奏步入主题,可在瞬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这就是开头的引人入胜;中间的教学环节节节相扣,既解决了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又巧妙利用这一教学的黄金时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结尾时,学生常会注意力分散,故更应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使学生注意力反弹。
  在教学《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已对这篇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归纳和赏析,可以说长时间专心致志的参与和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思维已变得迟钝,注意力也慢慢松懈。如果此时,还让学生在常规方式的引导下继续思考讨论问题,来揭示小说的主题的话,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突换角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进的发疯被胡屠户给治好了,那请你再构设一个合理的情节,让范进再一次发疯,并且在没有胡屠户的帮助下,又再一次不疯。”问题一出,学生中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参与学习的热情再次高涨,一个没有教学预设的大讨论已经在展开了,并由此同样达到了教学目标。总之,教师只要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把握住了教学的节奏与灵魂,就可以使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
  4.训练读写听说,提高学生实“力”
  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悟,以及有读、写、听、说、思、做的亲身经历。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阅读,是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手段。读书应该有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学习,效果不会好。为了了解学生读书的喜好,我要求同学们每月选择一本书来读,并请他们讲出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和读后的感受,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做一些点评,引导他们围绕理想进行阅读,不能为了消遣而读,应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历史、自然的了解。听写训练中,除了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外,还要不失时机地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并辅以课外的读写训练、课堂上的口头写作训练等。
  总之,在这些训练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制定训练方案、训练方法、激励措施等。特别要注意在训练中照顾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保持和延续学习兴趣,提高训练质量。
其他文献
1.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信息密集的知识经济社会中,认真选择读物已成为阅读的第一策略。不论对哪一类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阅读经典,既是文化传统的启蒙,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因此,读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阅读期待,才能激活阅读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有必要。  1.1以读引读。阅读能使人受到艺术的熏陶,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培养人性的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为了使学
期刊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能力。学生参与度和表现度越高,情绪就越能被激发,学习效果就越好。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化真正避应试教育之短,扬素质教育之长。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就得以充分挖掘。  1
期刊
我是一名农村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作文都充满了恐惧,在我的了解中才发现学生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就是写也写的干巴巴的宛如记流水账,这时我才发现的学生肚子里没有货啊,读的书太少所致。而且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读书甚至不会读书,这样的课堂还是语文的课堂?现在想来老师在教学时有意无意的就把文章肢解了,这段写什么那段写什么,什么修辞手法,什么炼字等等,就是不在课堂上好好的让学生读书,问他们为什么时,大都
期刊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笔者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阅读兴趣的培养略谈自己的拙见:  1.从兴趣入手,找好课堂教学的切入  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们在听说读写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名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我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  1.教学经验  1.1让数学生活化,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数学生活化就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数学问题,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反映日常生活。在教学过
期刊
【摘要】  一个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数学成绩的好坏,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有经验的教师都应该知道,那些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数学思维能力必定非常强。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期刊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很多迷茫和困惑。曾经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我比较赞同这句话,而怎样能够做一个辩证的知识传递者,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数学素养包罗万象,从何入手,却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工作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现结合自己的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底线,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是每所学校的工作目标,为此,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解决的课题,自然严格的制度、全方位的过程管理等一切常用的管理方式也成了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笔者在尊重这些管理方式的同时,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要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如果能
期刊
新形势下,要解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观念陈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等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做到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贴近教学,就是立足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回答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更加具体实在,深入扎实。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