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心里的花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我一定是喜欢大丽菊的。
  鲜艳美丽的色彩,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阳台上,在阳光里,晶莹的露珠折射出灿烂的光芒,仿佛也折射出许先生的笑容——银白的发丝和眼角的鱼尾纹,满溢着慈祥的笑意。
  我在浇花的闲暇,莫名陷进回忆的漩涡。
  许先生是我的外婆。我只知道她姓许,因为她年轻时曾是教书先生,所以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亲切热情地称呼她为许先生。才牙牙学语的我,便也跟着叫“许先生”。
  许先生的眼睛不大好,戴着老花镜也要凑得十分近,几乎是要钻进纸中,才能看清纸上的一排排蚂蚁般大小的字。半夜,我常能看见许先生的房内,微黄的灯光在白墙上摇曳,许先生佝偻着瘦弱的脊背,被灯光映照着,显得很高、很大。
  许先生的窗前有许多大丽菊,就连屋后的小山坡上,也有一丛丛的大丽菊,到了盛开的季节,万紫千红,许先生却从不许我伸手攀摘这些美丽的花。年幼的我气得直跳脚,问许先生为什么。许先生从不告诉我原因,只用一双大手抚摸着那些花,再用那双手抚摸我的小脑袋瓜。那手虽然枯皱得像树皮,却像阳光一样温暖。莫名地,我不能摘花的怨气便随之消散了。
  许先生越来越苍老,身体愈发不好了。
  许先生咳嗽的频率越来越高。她总会背着我,去我看不见的地方咳,好像是在怕我担心,但我偶然也会听见。我慢慢长大了,明白的事也比以前多,再也不是那个天天跟着许先生,口齿不清地嚷嚷着要她带我去买冰棒的小孩子了。许先生为什么躲着我,我都知道。
  没想到,我和她的分别提前了。爸妈拎着大包小包推开许先生家老旧的木门,来来去去谈的也不过一个话题——他们想接我去城里念书。许先生一直没开口,也没有看我,一直看着她种的大丽菊。那天太阳很大,大得我看不清许先生到底是高兴还是忧伤。那天夜里,她房间的灯亮到很晚,灯光将她脸上的泪珠照得很亮。
  我好像也哭了,鼻涕眼泪一起流,丑得像落水的小狗。
  临走那天,许先生将她最喜爱的,一直放在她窗前的那盆大丽菊塞进我的怀里。她温柔地抚摸我的头,像以前一样。脸上的笑意兜不住地往外溢,跟我怀里的大丽菊一样,很美。
  良久,她缓缓地说:“小涵啊,你看这些花,跟你一样,需要精心呵护,也需要寒霜磨砺。你去吧,跟着爸爸妈妈好好读书。以后可别忘了,在这小山村里,有你的许先生啊!”
  许先生脸上笑着,眼角有泪。
  没过几年,收到许先生过世的噩耗。
  漫山遍野的大丽菊中,一位老人在呵呵地笑,那就是我的许先生呀!一直教书育人的许先生呀!是一直绽放在我心里的花朵呀!
  【总 评】在文章字里行间,“许先生”活了。小作者的描述沉静、温暖,怀旧的气息扑面,读者读着,心就变软了。作者的文字成熟、优美,超越了这个年龄孩子的水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讲评教师  杨  莉)
  [评  改]
  开门见花,有点题之效。
  由花及人,衔接自然。
  承上启下,由花到人再入回忆,环环相扣。
  插叙“许先生”称呼的由来。
  抓住细节,运用对比,凸显许先生的身体状况。
  再次描写大丽菊,老人爱花、护花,为下文以花喻人做铺垫。
  对手的细节刻画,生动传神。
  交代老人身体状况,单独成段,既过渡自然,也推动情节发展。
  许先生在变老,“我”在长大,这對比蕴含生命更替的无奈与感伤。
  “我都知道”,一个“都”字,既传递成长,也呈现孩子的无助,令人心生怜惜。
  此段妙在许先生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是字里行间却满满温情。太阳很大,却没看清许先生脸上的表情,这样的表达实在别致啊。
  “我”的哭与上段许先生的哭形成对比,姿态各异,却同显祖孙情深。
  再次将花与人巧妙联系,为最后的点题蓄势。
  到此点出先生护花的初衷,也呼应上文老人不准“我”摘花的情节。
  很平静地叙述,却藏着巨大的悲伤。
  丰富的细节铺垫和无限温情的回味之后,三个“呀”字句画龙点睛,把全篇情感推向高潮,并再次点题,花与人最终完美交融。
其他文献
“海天文学社”简介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创立于1958年的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是荆楚大地上培养、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之一,是著名作家池莉的母校。仙桃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人文历史,这与学校一直注重文学社团建设分不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的名字由此而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海天文学社就是要为一群少男少女,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跳得更远、
期刊
“周鹤扬,请你把桌子从二组移到三组,就坐在戚亦恬的右邊吧。身为组长,你一定要帮助你的组员哦!”期中考试后,“刘班”果然开始实施他的“组内一帮一”政策了。这不,三组数学成绩最优秀的组长周鹤扬成了我的新同桌。嗯,太好了!我一定得好好努力,争取找机会多向组长请教,让数学成绩来一次大飞跃,千万不要辜负了“刘班”的良苦用心。  下课休息十分钟,我正打算问候一下周围的“新邻居们”,可是还没等我开始预热,同桌一
期刊
老货是条狗。它被宿舍楼的门卫李大爷从乡下带来,“安家”在地下室里,负责看护全院人的财产。  (开门见山,语句简洁,“安家”一词带有幽默感。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文风。如能简单说一下这条狗为何叫“老货”,或许更好。)  老货十分尽责,一见着生人,就狂吠起来,那想咬人的气势,连五大三粗的汉子都要畏惧三分。  尽管如此,我也没有任何办法对它产生一丁点儿的喜爱。  那天,一个女学生路过我们院子,老货狼一般扑上去
期刊
天,是森冷的蟹壳青。(开篇运用环境描写作衬托,间接突出人物心情。)  我喊了一声报告,拿着语文书走进老师办公室。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说话间,她的嘴角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摇曳着对于我这位“爱徒”的喜爱。(用反语修辞,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老师,我觉得您刚刚课上讲的那首诗歌或许……”  花立时谢了,迟缓地皱成阴翳的黑红,微微颤栗着不可思议。  “嗯……老师很高兴你能有自己的想法,
期刊
天渐渐入了秋,窗外的桂花树如往年一样盛开,朵朵桂花像雪似的飘落下来,洋洋洒洒。我的思绪被拉回姥姥家的老屋。(开篇点题,“思绪被拉回”,为下文做铺垫。)  老屋是一栋两层高的楼房,屋门口有成片的鱼塘,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高大、粗壮的桂花树。我的房间在一层,靠窗的地方摆放着我的书桌,窗外正是那盛开的桂花树。每次回老家,书桌前便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坐在桌前,看着窗外的桂花树,心里便会感到十分舒畅。(“窗外”
期刊
有那么一种甜,它只有在特定的一方水土,才能在人们的口中绽放出甜味儿,承载起人们的生活。(开篇点题,既明确中心,也暗示了“甜”的含义,吸引读者。)   秋季的崇明岛,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庄稼成熟时散发出的清香。清晨的露水顺着沉甸甸的麦穗缓缓滑下,惊了一旁休憩的一只不知名的小虫子。(环境描写,嗅觉与视觉的巧妙结合,写出了秋季崇明岛的美好与静谧。)  秋风拂过脸庞时,便是甜芦粟最为得意的时刻。遥望田间,一
期刊
秋季难测的气候总能令一大批人病倒。去年秋末,一不注意,我也中了招。某天,我在家养病,清了清发哑的嗓子,取几粒惨白的药片,一口吞入,再抓起水杯猛灌一通,方将那不带糖衣的药咽下。一阵苦涩从味蕾大肆蔓延开去,不久便占领了整个口腔。我四处翻找,想弄些甜食压压这嚣张的苦味儿。  拉开某只抽屉时,角落里一只小袋子映入眼帘,袋口的绳结令我想起里边装着百合粉。我仿佛见了救星,急切地拉开绳结,调粉,边兑热水边搅拌。
期刊
有一种甜,是夏日的凉爽;有一种甜,是西瓜的甘甜;有一种甜,是爱的味道。(开头一组排比句不仅说明“甜”的丰富含义,更加突出了文章中心。)  每天網课下了课,我都极速地冲出闷热的房间,坐到餐桌前,吃着那满满一碗冰凉的西瓜。那切好的一块一块的西瓜散发着清新的果香。不等坐稳,我就拿起叉子,将一大块西瓜送入口中,那沁人心脾的甜洗去了我一天的疲倦,也不禁佩服妈妈竟能在五月买到这样甜的西瓜。而这个时候,妈妈总站
期刊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意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能看到不同的景象。其实,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也有同样的情况。  徜徉景区,选好最佳角度,可以拍出一张极具风格的照片;写人叙事,寻找创新角度,可以写出一篇别有洞天的文章!所以,要想让你的文章赢得读者的青睐,就得注意选择叙述视角。  我们该怎样选取叙述视角呢?“第一人称视角”是首选。这种叙述视角是以“我”(或“我们”)的口吻,叙
期刊
我的舞台,充满了梦想的色彩。(开门见山,紧扣题目,直抒胸臆。)  梦想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十分遥远。小时候懵懵懂懂,曾羡慕过流浪爷爷的潇洒,也羡慕小卖部老板的应有尽有。童年时,类似的梦想质朴、纯真,却也犹如一颗颗闪耀在我心中的星星,点缀着童年的天空。长大之后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初步接触社会。此时提及梦想,虽不像以前那样幼稚,但也是千篇一律: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以此来敷衍长辈,应付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