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前那种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出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教学,由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我将就这一热门问题谈谈自己通过近几年的学习的体会。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课程整合到底是为了什么?很简单,就是为了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整合是一种和谐,一种互动,而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其基本特征是它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课堂精彩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课程的发展,并与其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的飞速发展,必然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学习环境,完善教学模式,变革评价方法,使课堂更精彩。
  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当学习目标固定后,学生可以通过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个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同时,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上的解决或作品的评价等问题上,要求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观点的多个学生,在探索协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任务,网络与多媒体正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为运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特点、教法的变革要能准确把握,同时,要积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技能内化的过程,知识的内化是主体和客体双向作用的结果。我们应把一节课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或难以感知到的知识点设计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和体现,这样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的时候,不能把一堂课的全部内容,不分青红皂白都用信息技术来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但如果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用多媒体形式灌输给学生,教师只做简单地操作,这样的课仍然是把教师满堂灌变成了信息媒体的满堂灌,这也是平时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在选用教学媒体表现形式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强调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媒体选择的恰当、合理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展示媒体特点,扬其声、观其形、赏其景。在设计信息媒体时,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吃透教材,什么地方可整合信息技術?使用什么样的信息媒体?该媒体对教学过程起什么样的作用?
  其次,要熟悉媒体功能,常用教育媒体的种类、特点、善于实现的效果等常识都要心中有数。平时要多学习、掌握一些多媒体教学的知识也是必要的。
  最后,在设计信息媒体的过程中,要把握教学时机。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决定了教学媒体运用的最佳时机也不同。精心策划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能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不要一味追求手段的先进性、豪华性,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媒体泛滥。
  如:在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在推导面积公式时,可设计这样一个片段:1、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分割剪拼。①剪(沿高剪):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一部分;②移(平移):把剪下这一部分沿平行四边形底移动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③拼(对齐拼):把剪下的这部分和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2、通过对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也相等。3、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利用动画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移到公式中,并渐变成文字。这样一堂课虽然只有这一个环节利用了多媒体,但教学效果却好得出奇。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从点滴做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长久的、共同的努力。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切忌好高骛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既要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真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前景十分宽阔,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加快知识更新,适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思索,面对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是因循守旧,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还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学有所成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浅陋的看法。  一、学习新课程, 转变教育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人的发展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基础上又有了进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富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自由的人已成为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人文性,不能淡化工具性。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对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必须革除,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地
期刊
摘要: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转变观念 教育技术 学生体验       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独特的感受,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取代学生的感受,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維、抑制学生的个性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汉语拼音的学习提出的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还强调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删除了《教学大纲》中“学会拼音方法”、“学读轻声”、“能默写声、韵母”的要求
期刊
摘要: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改观念实施效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众所周知,物理教學充满了活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回答和质疑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在学生解题的时候,教师绝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和扼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想象,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听说读写 心理教育       语文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之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
期刊
一、物理学科的特点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就物理学科而言,首先在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越来越体现物理学体系的严谨。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人们要想认识自然、研究自然,首先应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是感性思维的方法,包括观察和实验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二是理性思维的方法,包括学会分析、推理、归纳、演绎和综合。在物理学习中,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像理想化方法、质点模型的
期刊
我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精神?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今年我接受了新课标教学任务,我感觉工作任务更重,挑战更多。通过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寻求对策引发了我对以下一些问题的反思。  一、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
期刊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不再象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  教材功能也一改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单向传输的模式,而是变成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兴趣培养情感教育  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欲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