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什么样的教法是颇费思量的事情。在本文中笔者将展示一种“顺藤摸瓜”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两篇名家名作为例,阐述如何设置一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做好文章的分析。
关键词:顺藤摸瓜;故乡;背影;环境;人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95-001
当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势喜人。各种流派竞擅其能,各种教法并行不悖。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大背景下,有紧扣文体的,有分析结构的,有析词辨句的,有注重迁移的。笔者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章赏析方法,不妨把它称作“顺藤摸瓜”法。
所谓“顺藤摸瓜”法,就是抓住文章的主线,由表及里,由主到次,将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落实到位。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找出文章的一个核心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赏析。下面,笔者不避浅陋,试以苏教版九(上)的《故乡》、八(上)的《背影》为例,具体阐述之。
一、《故乡》的“顺藤摸瓜”法赏析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是一篇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笔者确定的核心问题是文后的“探究·练习”(一)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思考这两个问题,并结合课文体味“我”对故乡的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第一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山水孕育了“我”,故乡有“我”的亲人,有儿时的玩伴,有难忘的童年,谁能忘得了滋养了自己灵魂的故乡?而“我”在离开故乡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完全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与“我”对故乡的记忆相去甚远,故乡的衰败、故乡人的变化,怎能叫人留恋?明白了第一问,第二问的轮廓就清晰起来。为什么不留恋呢?一是故乡的衰败让人不留恋,二是故乡的人的变化让人不留恋。据此,课文的赏读分析步骤安排如下:
1.研读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
“我”别了二十余年后的故乡是一副什么模样?先提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大家圈画出重点词语,理解“严寒”“深冬”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心情的写照。“阴晦”一词令人备感压抑,一个“横”字画出了故乡民居的低矮与零乱,眼前的故乡是如此的萧条、冷落、衰败,让“我”无比悲凉和失望,而二十年前的故乡是那么令人神往。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十二段,然后画出其中描绘色彩的词语,体会其作用。理解记忆中的故乡的明朗、美丽、富足,与现实对照,更增添了“我”失望的情绪——这样的故乡如何叫人留恋呢?
2.研读小说里的人物描写
首先要理解的是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小说对闰土的形象刻画分为两个时期,即少年时期与中年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人物变化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教师要求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同一人物在人生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状态。这当中,尤其要深入分析中年闰土的外貌与语言描写,了解他穷苦窘迫的生活现状以及因为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而表现出的麻木迟钝,引导学生探究闰土变化的原因,洞察小说的主题。
其次还须关注杨二嫂这一人物。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与闰土大致相同,也是运用对比手法,也是从肖像、语言、动作诸方面人手。在研读该部分时,要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理解作者对闰土与杨二嫂不一样的情感,盯住“圆规”这一修辞及“偷手套”这一细节,深人体会人物性格及命运,明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小说主题的丰富及深化作用。闰土是封建农村农民的典型,杨二嫂是城镇小市民的典型,她的贫困、刻薄与自私贪婪更叫人对故乡无法留恋。
综上,运用“顺藤摸瓜”法,可有效突破《故乡》的重点、难点,将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写法一“网”打尽。
二、《背影》的“顺藤摸瓜”法赏析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得质朴而情深,非常感人。如何切入文本仔细品读、咀嚼这份人间真情,须动一番脑筋。文章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笔者便定下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课文多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读完课文可以发现,“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四次,开头结尾各一次,第六段两次。第一段点出“背影”,开篇设疑,引出对父亲的回忆。第二、三两段交代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并写到“我”的第一次流泪。第四、五段写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六段两次写“背影”。写得浓墨重彩。起先是父亲临别前,去买几只橘子给儿子,过程写得细致感人。文段中有关父亲的肖像描写画出了父亲朴素甚至寒碜的衣着,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了父亲的年迈、笨拙,他不辞劳苦地爬上爬下,感人至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所以,这里的流沮是感动的泪。接下来的告别,父亲说的都是平常的大白话,但满含细心的关照与惦念,此时作者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三次写“我”流泪,是惜别之泪,含着无限的依恋与怅惘,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真诚的爱。文章结尾一段,再次写到“晶莹的泪光中”的“背影”。这里第四次写“我”流泪,因为父亲的来信牵动了作者的思绪,想起惨淡的家境、父亲精神的颓唐及身体的不便,抑郁的感情一时进发,于是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着眼于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的叙述与描写,体会文章的绵绵情思与细针密线,既学到了散文的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可以说,“顺藤摸瓜”法在很多课文的学习中都可以尝试使用。它虽然可能会因为问题的过于集中概括而遗漏一些细节,甚或遗漏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但只要牢牢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就能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聚焦,深挖一口“井”,每课有所得。衷心希望各位同仁与本人一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完善之。
关键词:顺藤摸瓜;故乡;背影;环境;人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95-001
当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势喜人。各种流派竞擅其能,各种教法并行不悖。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大背景下,有紧扣文体的,有分析结构的,有析词辨句的,有注重迁移的。笔者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章赏析方法,不妨把它称作“顺藤摸瓜”法。
所谓“顺藤摸瓜”法,就是抓住文章的主线,由表及里,由主到次,将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落实到位。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找出文章的一个核心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赏析。下面,笔者不避浅陋,试以苏教版九(上)的《故乡》、八(上)的《背影》为例,具体阐述之。
一、《故乡》的“顺藤摸瓜”法赏析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是一篇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笔者确定的核心问题是文后的“探究·练习”(一)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思考这两个问题,并结合课文体味“我”对故乡的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第一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山水孕育了“我”,故乡有“我”的亲人,有儿时的玩伴,有难忘的童年,谁能忘得了滋养了自己灵魂的故乡?而“我”在离开故乡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完全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与“我”对故乡的记忆相去甚远,故乡的衰败、故乡人的变化,怎能叫人留恋?明白了第一问,第二问的轮廓就清晰起来。为什么不留恋呢?一是故乡的衰败让人不留恋,二是故乡的人的变化让人不留恋。据此,课文的赏读分析步骤安排如下:
1.研读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
“我”别了二十余年后的故乡是一副什么模样?先提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大家圈画出重点词语,理解“严寒”“深冬”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心情的写照。“阴晦”一词令人备感压抑,一个“横”字画出了故乡民居的低矮与零乱,眼前的故乡是如此的萧条、冷落、衰败,让“我”无比悲凉和失望,而二十年前的故乡是那么令人神往。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十二段,然后画出其中描绘色彩的词语,体会其作用。理解记忆中的故乡的明朗、美丽、富足,与现实对照,更增添了“我”失望的情绪——这样的故乡如何叫人留恋呢?
2.研读小说里的人物描写
首先要理解的是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小说对闰土的形象刻画分为两个时期,即少年时期与中年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人物变化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教师要求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同一人物在人生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状态。这当中,尤其要深入分析中年闰土的外貌与语言描写,了解他穷苦窘迫的生活现状以及因为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而表现出的麻木迟钝,引导学生探究闰土变化的原因,洞察小说的主题。
其次还须关注杨二嫂这一人物。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与闰土大致相同,也是运用对比手法,也是从肖像、语言、动作诸方面人手。在研读该部分时,要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理解作者对闰土与杨二嫂不一样的情感,盯住“圆规”这一修辞及“偷手套”这一细节,深人体会人物性格及命运,明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小说主题的丰富及深化作用。闰土是封建农村农民的典型,杨二嫂是城镇小市民的典型,她的贫困、刻薄与自私贪婪更叫人对故乡无法留恋。
综上,运用“顺藤摸瓜”法,可有效突破《故乡》的重点、难点,将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写法一“网”打尽。
二、《背影》的“顺藤摸瓜”法赏析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得质朴而情深,非常感人。如何切入文本仔细品读、咀嚼这份人间真情,须动一番脑筋。文章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笔者便定下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课文多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读完课文可以发现,“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四次,开头结尾各一次,第六段两次。第一段点出“背影”,开篇设疑,引出对父亲的回忆。第二、三两段交代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并写到“我”的第一次流泪。第四、五段写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六段两次写“背影”。写得浓墨重彩。起先是父亲临别前,去买几只橘子给儿子,过程写得细致感人。文段中有关父亲的肖像描写画出了父亲朴素甚至寒碜的衣着,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了父亲的年迈、笨拙,他不辞劳苦地爬上爬下,感人至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所以,这里的流沮是感动的泪。接下来的告别,父亲说的都是平常的大白话,但满含细心的关照与惦念,此时作者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三次写“我”流泪,是惜别之泪,含着无限的依恋与怅惘,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真诚的爱。文章结尾一段,再次写到“晶莹的泪光中”的“背影”。这里第四次写“我”流泪,因为父亲的来信牵动了作者的思绪,想起惨淡的家境、父亲精神的颓唐及身体的不便,抑郁的感情一时进发,于是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着眼于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的叙述与描写,体会文章的绵绵情思与细针密线,既学到了散文的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可以说,“顺藤摸瓜”法在很多课文的学习中都可以尝试使用。它虽然可能会因为问题的过于集中概括而遗漏一些细节,甚或遗漏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但只要牢牢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就能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聚焦,深挖一口“井”,每课有所得。衷心希望各位同仁与本人一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