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斯大林曾秘密上前线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功不可没。战时几乎所有时间,斯大林都在莫斯科大本营中运筹帷幄,而1943年8月秘密前往格扎茨克和勒热夫之行,是斯大林战时唯一置身于距离首都一百公里开外的前线地带。
  俄罗斯近日出版新书《手提箱札记·克格勃首任主席去世二十五年后面世的秘密日记》,其中的片段就详细记录了斯大林格扎茨克和勒热夫之行的故事。日记的主人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1941-1953年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部)主要领导,1954-1958年任苏联克格勃首任主席。
  “行程不要告诉任何人”
  1943年8月的一天,最高统帅斯大林传我去克里姆林宫。我赶到时已是凌晨三点,斯大林笑着看了我一眼,说:“我打算去西部方面军找索科洛夫斯基(时任西部方面军总司令),去加里宁方面军找叶廖缅科(时任加里宁方面军总司令),现场了解部队下一步的进攻行动,并督促叶廖缅科展开更积极的攻势。”又接着说道,“警备工作和行程安排就交给你了。随后我打电话告知你我的出行路线。您马上去格扎茨克,准备过夜的住房和就餐点。明早迎接我们的专列。明白吗?”我回答道:“明白。”他又补充说:“这事您不能泄露给任何人,包括警备局局长弗拉西克将军。”
  我赶到格扎茨克。这个城市不久前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街道上空空荡荡,只有三三两两的妇孺和老人——男人们都在城市解放之后被征召入伍了。我查看了市郊的一处小屋。屋内有一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人员看守。我问:排雷工作搞过了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又赶往火车站等候斯大林的到来。时间不长,他的专列便抵达了格扎茨克。和斯大林同行的,还有75名假扮成列车乘务员的警卫人员,乘坐的是节加挂的车厢。我当时想,派这些警卫,应该事先征得了斯大林的同意。
  我把斯大林安顿好。他看起来对住处很满意,留在屋子里休息。叶费莫夫(负责生活起居的处长)开始围着院子里的炉子忙乎。我过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头道菜(通常是汤食),烧好了一壶开水。
  三十五分钟后,我们正站着聊天的时候,斯大林同志突然走了出来,问我们在干什么。我回答说在做饭。斯大林揭开锅盖看了一眼,说他不想喝粥(斯大林同志总把头汤叫成粥),“你们自己吃吧”。然后他一转身,发现了灌木丛背后藏着的一名警卫,于是很惊奇地看着我问:这是什么人?我回答说,是警卫人员。又过了几分钟,他发现了藏身灌木丛的另一名警卫,又询问我是什么人。我如实回答后,他皱起了眉头:“您是从哪里弄来这些人了?”我回答,他们是跟您一起过来的。他勃然大怒:“把他们都弄走!老百姓中男人都没有了,他们却到处游荡!”这样,他能调配的贴身警卫已所剩无几:我、图日洛夫、我的司机福明契夫、生活处长叶费莫夫、备用司机斯米尔诺夫,以及赫鲁斯塔列夫上校。我想,我们得轮流熬夜执勤了。
  “苏联将军”寄宿民宅,女主人很不待见
  当晚,斯大林到达林区内方面军的通信站,打完电话后,斯大林把我叫了过去:“明天我们去叶廖缅科的加里宁方面军。在勒热夫地区逗留。我们明早坐火车去那里,您坐飞机去。安排一下吧。”
  我选中了一处带有院落、相对干净一点的房子,跟女主人商量说,一位苏联将军将在这里住上两天。这个蠢女人当时就冲我嚷嚷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德军占领时一个上校住在这里,苏联军队来了——又让将军寄宿在这里,那我住哪儿呀?我也发火了,说半个小时后你立马从这里消失。我事先打听到,她兄弟家就在附近,她晚上可以去那里过夜。
  斯大林很喜欢我们选中的屋子。进屋后,他拿起电话,传唤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我在院子里听见电话中“吵闹”了大约十分钟之久,争吵的起因是方面军进攻受阻,停滞不前。我第一次听斯大林如此骂人。打完电话,斯大林把我叫过去说:“叶廖缅科马上就过来了。需要去村口迎一下,把他领过来。谁能办这事?”我跟他说,加里宁方面军后方警备局长祖巴列夫少将可以办。斯大林说:“让他过来吧。”
  我派人叫来了祖巴列夫,跟他讲了一下斯大林交待的任务,并特意补充说,见面后应该称呼“斯大林同志”,不要加任何头衔。“明白吗?”我问他。他目光呆滞地盯着我说:“我还从未见过斯大林同志。”我说:“您马上就会见到。”
  走进斯大林房间后,祖巴列夫脸色发白,不敢吭声。我介绍说,斯大林同志,祖巴列夫将军到了。祖巴列夫鼓足勇气,说:“苏联元帅、最高统帅同志,按照您的指示,祖巴列夫将军前来报到。”说完,左跨一步,双脚“砰”地来了个立正。斯大林走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祖巴列夫回应道:“苏联元帅同志,您好!”又旁撤一步,来了个立正。
  斯大林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他有责怪的意思,然后问祖巴列夫,知道叶廖缅科不?祖巴列夫在回答时又加了一堆头衔,又是一通立正,然后才切入正题。祖巴列夫起身离开后,我原本也应该退下,但我知道,斯大林一定会把我叫回来责骂一顿。于是我决定留下来。斯大林看了我一眼,责备祖巴列夫说:“什么也办不成,什么也不懂。”我说:“他会(把叶廖缅科)领过来的。”“那他为什么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跳个不停?”我解释说,跟您交谈他很紧张局促。
  大约三十分钟后,一辆小轿车驶了过来,后面跟着一辆拉着摄影器材的皮卡。我在距离房子三十米的地方拦住他们。和叶廖缅科打过招呼后,我马上挥手示意皮卡车开回去。叶廖缅科请求让“摄制组”留下,以便与斯大林在“前线环境”下合影。我说:“先撤走,这要征得斯大林同志同意。”
  我领着叶廖缅科去见斯大林。两人谈话期间,负责后方警备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位边防军人把我叫出去,汇报说广播刚刚通知,我们的部队已经占领了别尔哥罗德,现正将德军驱离出奥廖尔。我把这一情况向斯大林作了汇报。他微笑着说:“古罗斯伊万雷帝执政时,部队以敲钟、燃放篝火和大联欢的方式庆祝胜利,彼得大帝时燃放烟火,我们也应该庆祝胜利。我想,应该用鸣放礼炮的方式向胜利之师致敬。”我和叶廖缅科都支持这一想法。
  叶廖缅科趁机向斯大林保证说,他的方面軍也将展开攻势,从德军手中解放城市。在叶廖缅科离开之前,斯大林要了一些葡萄酒和水果,为前线战事告捷干了一杯。见气氛有所缓和,叶廖缅科鼓起勇气说:“斯大林同志,我想和您在前线环境下合个影。”斯大林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说:“噢,这主意不错。”叶廖缅科顿时乐开了花。但斯大林又接着说:“叶廖缅科,让我们作个约定:您的方面军转入进攻、从德军手里解放斯摩棱斯克之后,您往莫斯科给我打个电话,我会专程去您那儿,到时一起合影。”
  “我们将鸣礼炮庆祝胜利”
  早上八点,我去叫斯大林起床。见他和衣躺在床上,便独自回到院内。不一会,斯大林同志起床走了出来,问我说:“我们住这里,您给这家女主人什么报酬!”
  我原本想什么也不给——但想了一下回答说:“给100卢布。”斯大林说:“有点少。再给她一些食物和肉吧。”我说:“好。”斯大林又叮嘱道:“再给些水果。”这时我已经按捺不住,便把她当初拒绝的事给抖了出来。斯大林:“好吧,再给些葡萄酒吧,如果还有的话。”
  把斯大林送上专列之后,我返回来和女主人“结账”。她走近我说:“原来住的是斯大林同志呀。”我说:“是。”“那让他在我们家住多长时间都可以。”我将酬劳如数奉上,然后坐车去机场,搭乘飞往莫斯科的航班。
  就在当天晚上,遵照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莫斯科鸣放礼炮庆祝苏军取得胜利、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和奥廖尔。二十四门大炮齐放了十二响礼炮。(环球网 2017.1.4)
其他文献
历史上从来不少女强人,不管在政治、军事还是文学方面。但要知道,如果坏起来,女人一样可以很流氓。民国时期,有三位名震天下的“女流氓”头子。论起心狠手辣、政治手腕,她们丝毫不输那些政治大鳄、黑帮头目。  沈佩贞:袁世凯也怕的风骚女政客  沈佩贞,原籍安徽,出生在清末,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推上大都督宝座。热衷政治的沈佩贞即刻盯上了黎元洪,而黎元洪也对这位美貌
期刊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陈毅奉命到湘赣边区寻找谭余保领导的湘赣游击队,准备将其编入新四军。但谭余保误将陈毅当成叛徒,吊绑四天四夜,几乎误杀。待明白真相后,他亲手为陈毅解缚,愧悔至极。  差点误杀陈毅,最后成为至交  谭余保(1899年12月-1980年1月),湖南省茶陵县洮水乡人,1926年10月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上井冈山,随即被派回茶陵做秘密工
期刊
吃饭的时候,儿子向我寻问了一些我们单位的事儿,突然他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聪明能干,又爱学习,你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才对。”我笑着问他,怎么发展?他说,当领导啊!去竞争副局长吧!  我足足地吃了一惊,不知道在他的心里,还装着一件这样的事儿,只好笑笑对他说:“哪像你想的那样,不能一步登天的,再说了,你觉得我现在不好吗?”他说,现在也很好,但是如果能再好一些不是更好吗?  “这样吧,咱也不可能一步登天,
期刊
听说如今困扰年轻人的一大难题是,父母热爱微信养生,该怎么办?  《生于碱性,死于酸性》《仿瓷餐具致癌》《喝豆浆可导致乳腺癌》……很多人三天两头就可以收到父母转发来的文章,许多文章一看标题,就觉得可笑,但还是架不住父母的唠叨,要求你按照养生帖说的那样生活,一旦你跟父母说,这个是假的,父母就不听劝。很多人只能无奈地接受养生帖的狂轰滥炸,甚至后悔将父母带进了微信这趟浑水。  难道我们就没辙了吗?父母相信
期刊
在台湾、新疆、西藏三省中,中共特别强调了台湾的解放问题。毛泽东强调:“不占领台湾,则国民党海、空军基地不能拔除,时时威胁上海及沿海各地;不占领台湾,则数十万吨船只不能取得,沿海沿江贸易受制于外航商业界。”  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是人民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国际因素对新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解放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共根据国际因素的演变情况,确定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期刊
溥仪是一个传奇历史人物,一生三次称“帝”,最终被改造成了普通公民。他的一生记录着一个“空前绝后”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奇迹,也恰恰是晚清以来百年历史演化的缩影。然而,围绕着他的一生仍有许多未曾披露的秘密。  溥仪一生为何神经质  溥仪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溥仪是从小由祖母刘佳氏教养。刘佳氏受过刺激,对溥仪三岁前有重大影响——溥仪一生中的性格,多少有些神经质,与此并非没有关系。
期刊
“万岁”之称起初只是古代流行的祝福语,并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直到汉武帝时期,“万岁”的称谓方才神圣化,到了宋代,“万岁”的神圣色彩被进一步强化,并最终定于皇帝一人。  “万岁”起初并非皇帝专用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开始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演变经历了
期刊
只要看看古代小说、戏剧就知道:道士一般都是拿剑的,一般都是像吕洞宾那样,背后背一把宝剑,就没有见过背一把刀的。道士是出家人,天天背一把兵器干什么?而且,为什么喜欢用剑而不喜欢用刀呢?  道士为啥喜欢拿兵器  并不是出家人都背兵器,比如和尚,就很少背剑。虽然少林七十二绝技里有一部《达摩剑谱》,但也没听说什么人练。和尚使的,要么是禅杖,要么是戒刀,要么就是棍子。  然而和尚们的禅杖也好、戒刀也好,都是
期刊
作为法西斯德国宣传机器曾经的组成部分,布伦希尔德·庞塞尔一直在“拒绝被谴责”和“忏悔”间摇摆不定。和人们印象中的“法西斯余孽”不同,这位105岁的老妪认为自己从未作恶,并不为过去感到悔恨,自称对纳粹暴行一无所知。  她的工作是“将说谎变成艺术”  “我很少在早上看到他。”庞塞尔合上布满皱纹的眼睑、用干枯的手指摩挲着下颌,回忆着自己大名鼎鼎的老板——纳粹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他从勃兰登堡门附近
期刊
在中国古代,坊间就一直有“棒打出孝子”、“板子头上出状元”的说法,“棍棒教育”曾长期流行。但如何体罚,古人还是有讲究的,一般选择“打屁股”,而非“随便打”……  “笞尻”为何是体罚学生的常见方式  屁股,生理学上称为“臀”。对于臀,明代宁一玉在《析骨分经》中的“臀”条称:“尻上横骨为腰,挟腰髋骨两旁为机,机后为臀,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研究臀一样有历史的,则是体罚中的“打屁股”行为。  古代老师体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