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老年失眠症9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90例患者采用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和实验室检测血浆中与睡眠密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变化指标,并与健康人45例的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值相对比观察。结果 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对老年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以及总积分的改善较为明显(P<001);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后可明显提高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的同时,也明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论 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浆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有关。
  关键词: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老年失眠症;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65-03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十分严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9亿,占总人口的887%[1]。近年来,我国的失眠症患者逐年扩增,尤以老年人居多。研究证实,持续的睡眠不足可导致思考能力及记忆力减退,警觉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焦虑、烦躁,最终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2]。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不仅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可调整患者的心身状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门诊部中医科和针灸推拿科收治运用腹针治疗9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其中男39例,女51例,年龄55-75岁,平均(632±21)岁,病程6个月-10 a,平均(3±07)a。普通针刺对照组9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56-78岁,平均(645±35)岁,病程6个月-10 a,平均(3±08)a。另随机选择睡眠佳的健康人45例作对比观察,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54-75岁,平均(615±15)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标准》(CCMD-2-R)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制定:(1)几乎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以部分精神障碍症状,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年龄在55-75岁之间的失眠症患者。
  排除病例标准:(1)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在研究前1周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和并其他各系统严重疾病者;(4)严重精神病患者或恶性肿瘤患者;(5)药物依赖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组 腹针处方为:主穴:纵行: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横行:大横、天枢、神阙、天枢、大横。配穴(1)心脾两虚及阴虚火旺型配商曲(左右)、气穴(左右);(2)胃腑不和及肝火上扰型配左右上风湿点。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75%酒精棉球局部消毒,“十字坐标经典穴组”均深刺,配穴均中刺,腹部进针时应避开血管,施术要轻、缓,针刺人部,抵达预计深度时,采用腹部行针三部法,使针感向四周和远处扩散,留针30 min后起针,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头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132 针刺对照组 治疗处方为: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隔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133 健康组 不做治疗,只取对照数值。
  14 观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变化;采用ELISA酶免法实验检测治疗组、对照组、健康组的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变化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见表1-2。
  3 讨论
  失眠症属祖国医学“不寐”的范畴,其病因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衡。《灵枢·营卫生会篇》云:“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医效秘传》所言:“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说明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不寐总因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阳不入阴而发病。
  (1)脏腑虚损、精血不足是老年失眠的生理病理基础:老年人脏腑虚衰,精虚血少,肾阴阳两虚及髓海脑神失养引起老年失眠症;脏腑虚损、精虚血少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也是实证失眠致病之邪产生的基本条件。(2)情志内伤是老年失眠的诱发因素:老年人年迈体虚,但经历丰富,常思虑过度,耗伤心脾,加上脏腑功能衰退,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而导致失眠。若大病失血,致使肝血亏虚,心脉失养,则神魂不守舍,夜不成眠;若由于肝之疏泄过度,则易耗阴伤血,灼伤心脉,肝血亏损,无以养心,使神魂不守舍,而致失眠。由上可见,情志内伤是老年失眠的诱发因素。(3)痰瘀胶结为老年失眠的病理特点:老年人脏腑机能衰退,运化功能不足,病理产物滋生。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血,津液失于输布而为痰浊,痰浊瘀血互为因果,痰瘀互结,胶着难消,成为老年失眠的病理特点,也是加重失眠的主要因素[3]。腹针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气血功能,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殊针法。薄教授认为,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存在着一个以神阙为中心,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存在着一个形成于胚胎时期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在腹部脏器功能正常运行中得以维持,同时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血管、神经,为周身输布气血津液,内联外达提供了广泛途径。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睡眠的功能调节主要集中在定位于一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有关,与睡眠密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有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二者是对维持睡眠和觉醒状态起决定作用的一对介质,当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不变或增高时,降低5-羟色胺的含量可引起失眠,当脑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或增高时,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引起嗜睡[3]。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正好符合这一规律。故本法可解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增加困倦度,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组治疗失眠症前后的疗效观察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进行对比观察显示,治疗后血浆中5-羟色胺(5-HT)含量较前明显提高(<001),治疗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较前明显降低(<001),
  说明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失眠症与调节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有密切关系。本项研究结果表明腹针“十字坐标经典穴组”治疗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栋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26(3):90-91
  [2]高声传,王沈歌,陈卫东酸枣仁颗粒治疗中老年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71-172
  [3]董建萍,王顺,孙伟义头部透穴法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3):159-162
  (收稿日期:2016-04-20)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叶建州教授辨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叶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虚、瘀、郁关系十分密切,临床治疗当补虚化瘀,通络止痛兼以疏肝解郁,调场情志。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虚;瘀;郁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05-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
期刊
摘要:目的 测定并分析在不同煎煮时间条件下藏药三果汤中槲皮素、鞣花酸、柯里拉京的含量变化。方法 分别称取10 g配置好的藏药三果汤散于4个烧杯中,各加入纯净水30 mL,料液比为1:3。将烧杯置于垫有石棉网的电磁炉上,用180℃将其煮沸,待药品沸腾后,将4个烧杯转移到温度为80℃的恒温水浴锅中,进行10、20、30、40 min的煎煮。待煎煮时间均完毕后,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微孔滤膜抽滤,用反相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施保利通片联合盐酸氨溴索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施保利通片。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及气血变化。结果 (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78%,2组比较(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见表1。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活血化瘀的中医理论进行临床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 2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分组治疗后,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4%,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6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经中医活血化瘀法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云南产主要石斛类药材进行资源调查,分析石斛类药材的分布特点,为保护石斛类药材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文献查阅、产地调查、标本采集。结果 对云南产主要药用石斛类药材的分布区、生存状态和功效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本文为保护云南境内石斛类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云南;药用石斛;资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45-03  【Ab
期刊
关键词:叶传蕙;慢性肾脏病;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09-03  全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叶传蕙教授,从事肾脏病工作五十余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思想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形成独特体系。叶师深谙中医经典理论,集科研、临床一身,经验丰富,疗效突出。叶师重视慢性肾脏病病机的深入研究,提出瘀血贯穿肾脏病疾病始终。因此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于妊娠前6个月、前3个月、前1个月以及孕后发现妊娠或出现症状后分成A、B、C、D四组,接受中药治疗。均治疗至12周停药。对各组进行妊娠情况、先兆流产症候积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估。结果 4组治愈率分别为800%,667%,500%,367%,A、B组治愈率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
期刊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但对于其病因的各家观点各不相同,目前多认为是肾虚。但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临床观察表明肾虚不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而是绝经后妇女的普遍状态为发病提供条件,而绝经后气血相对不足造成的体用之间暂时性的不平衡才是本病病因所在。因此临床治疗当以调和气血为主,以平为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肾虚;体内失衡  中图分类号:R71175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蠲痹颗粒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病例7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6例,予蠲痹颗粒每次15 g,每日3次。对照组36例予附桂骨痛颗粒每次5 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ESR、CRP、X线,并记录副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方面
期刊
摘要:从妇科痛证的病因病机、脏腑论治、经络论治着手,总结妇科痛证病机多属肝郁气滞型,阐述四逆散用于治疗妇科痛证的原因;并用临床医案举例说明四逆散在妇科痛证的应用上颇见成效,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推动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四逆散;妇科痛证;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47-0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