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低年段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汉字越来越多,不断地对汉字产生新的认识。汉字的学习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年级时段是认字的基础时间,只有做好基础上的铺垫,才能将语文识字教学开展得更远,各个学校也一直在努力提升小学生识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教师教学的现状
  (一)忽略目标要求,加大学生负担
  在低年级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拼音,学生对声韵母的理解和拼写都有着不错的基础,识字数量上也有二百多个。教师在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的掌握能力已超出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范畴,认为可以加快教学速度,提前对未来要学的知识进行教导学习。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小学一至二年级阶段,需要认识汉字一千六百个,写出八百个,但是有些教师却要求学生会写一千个。虽然这样教学开始时成效显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会发现,由于学生年龄限制,理解能力不能够跟上教学速度,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让学生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学方法枯燥,学习效果不明显
  教学方法的不当使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增加也会削减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识字教育往往只要求会读,会认,阅读增加学生的语感,进行启蒙教学。但是读写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规定学生采用抄写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长时间抄写也会让学生对汉字识记得到巩固,但是却对学习的兴趣无益,甚至让学生反感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文字运用方面能力低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有着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够正确地将文字读出来,但是在拼写时就很困难,教师在发现这样的错误后,针对易错汉字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反复教导,但是再遇到组词造句时还是写不对,甚至不会写,不能达到学以致用。分析其原因就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不高,因理解不清汉字的本质意思而造成了出错。
  二、有效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根据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在汉字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不能决定汉字学习的最终结果,识字教学模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才能保证识字教学中的识字成果。不同识字教学方式带来不同的识字成果。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也拥有其特别的一面,每个汉字代表不同的含义,但是每个意思相接近的汉字都有共通之处。例如教学复杂型的汉字“涟漪”“瀑布”“流淌”,这几个汉字在意思上都与水有关,所以在偏旁上都有三点水,在去掉偏旁后,剩余的字体读音在韵母读音部分基本与整个汉字读音一致,但是中国的汉字数量庞大,也有例外。通过利用汉字的规律将简单的汉字进行规律化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通过反复的练习写作,才能将汉字进行记忆。
  (二)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汉字具有其独特的形式,能够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将其意思猜出来,每个汉字的组成都能通过意、形、声的方式将汉字进行猜测联想。但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情况不了解,不能把握运用每个汉字在意、形、声方面的能力,这时的汉字教学和学生认识汉字都是相当不易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将汉字教授给学生。教师通过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观察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程度,来确定适合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将教学难度降低。在教学中可以将汉字与故事进行结合,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汉字的印象;也可以将汉字进行拆分,通过偏旁拆分,将相同意思或者是相同读音的偏旁进行新方式教导,为学习带来新的方法与乐趣;也可以通过引导将学生都知道的事情引入到汉字教学中,在适合的时机将汉字引入其中,这样更能加深学生记忆。
  (三)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学以致用
  汉字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将课堂与生活中的事项进行紧密相连,才能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到汉字的学习当中,通过生活经历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进行加深,经过将汉字的本意进行深刻理解,才能通晓单个汉字或者是简单词组代表的含义,才能够在会说的前提下,对汉字进行写与读以及进行文字应用。
  其实,还有许多方法和途径都能提高汉字当中的识字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了解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带动起学生的汉字学习热情,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季红霞.寓教于乐,轻松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谈[J].科普童话,2019 (1).
  [2]邱晓燕.快乐识字高效识字———趣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8 (31).
其他文献
摘要: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的教育形式,重视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下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力量,高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需要加强的重点内容,对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思想以及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社会复杂的形式,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思想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还可以作为工具为他们学习其他学科提供帮助,而函数数学作为初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章节紧密相连一同构成了初中数学的总体课程,因此其不单是一个重点章节更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中克服现阶段所存在的困难,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真正掌握函数的应用成为现阶段教学中的问题所在,本文将对
期刊
摘要: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渗透良好的德育教育,并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有机渗透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真正做到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实现了利用学科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利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的渗透,就需要教育者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新认识、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行为。教师想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教学反思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手段。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现阶段中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无法完全接受吸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教学效率。作为地理老师也在思考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以及作出积极的改善,因此提出了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有效方法,以期让初中生更有效地学习地理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进步的解阶梯,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主题阅读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的运用不同的阅读形式将零散的知识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
期刊
摘要: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很广,可指代人也可指代事物。然而,在使用“he”“she”“it”指代自然界中动物及其他事物时,多样化的用法往往使人困惑不已。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实例,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这类用法,研究发现:使用“he”“she”的语境往往涉及拟人化的自然界事物形象或动物的雌雄两性区别,其他情况使用“it”;而在运用拟人修辞却不强调生物性别的语境下选择“he”还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高的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属于难度很高的课程。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推进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思维。本文从小学低年级数学现状入手分析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生活化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空间,满足他们的语文学习需求,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应制订不同的合作学习引导方案,创新合作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语文学科在小学整体教学中占据
期刊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是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  一、备课环节的实施  备课时注意以本为本,以人为本。教师不仅要以
期刊
摘要:社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小就给小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為他们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素养做好了一定的准备。目前,我国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因此,笔者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