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成为语文教学的心灵之旅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德育内容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中不能单一地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德育内容,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效果。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爱国思想教育、科学思想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教育,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利用文中内容创设情境进行熏陶,对英雄形象进行分析,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渗透,均可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学科中的德育
  德育内容是寓于语文学科之中的,是与语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德育内容在语文学科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
  (一)德育内容是暗含在课文中的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是明显地存在于某一句或某一段话中,而是暗含在整篇课文之中。只有通过学生阅读体会或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来。有时同一德育内容可能包含在几篇课文之中,比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面的德育内容,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有所表现。也有一篇课文中同时包含着不同的德育内容,比如《石壕吏》中既有作者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同时也有作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各种德育内容包含在一起,其教育意义是十分深刻的。因此,在上课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点,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语文学科中德育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德育知识在语文教材中没有一个固定的顺序,也没有系统性,而是无规律地分散到各篇课文之中的,因此,我们在上课时渗透德育内容应因课文而论。比如《荔枝蜜》这篇散文,应让学生明确作者是借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歌颂劳动人民不辞辛苦地为自己、为人民、为后代酿造生活的高尚品质。再如《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通过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特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语文学科本身进行德育教育的优越性
  语文学科本身的文学成分较多,在学生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实际上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作品中人物或事件的影响。比如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拾金不昧的好人,学生读罢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看到主人公因受统治者的迫害而惨遭不幸时,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这也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教育的优越之处,也可以说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内容
  由于德育内容是和语文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具体的德育内容的渗透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哪些德育内容呢?应从下面几点进行:
  (一)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就是要结合文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热爱祖国方面的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利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中国石拱桥》中的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故宫博物院》中介绍的我国古代的建筑群等这些文明成果,都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学生了解这些灿烂的历史文化之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会倍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素材,我们要利用好。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会吓得手忙脚乱,六神无主,而是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或脱离危险。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行。由此看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非常重要,对学生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教学材料,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时的艰难、终有所成的拼搏精神,《愚公移山》中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总之,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的德育内容还不止这些,如果说完也是不可能的。具体的德育内容还要通过具体的课文内容来渗透,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灵活运用,效果会更佳。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具体渗透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每节课都要灌输一定的德育内容,要做到方法得当,使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进行熏陶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这种情境之中,使学生与文中的情节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俗话说“触景生情”,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车站送别,父亲为我买橘子的那一片段,把学生带入这一特定的情境,教师边叙述,边让学生在脑海中虚拟一个情境:父亲身体肥胖,本来走路就不方便,却要亲自去买橘子,爬月台时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爱全都表现出来了,听完之后,有的学生都流下感动的泪水,进而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二)利用对英雄形象的分析进行渗透
  语文课文中塑造出了众多的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动具体的高大形象不能不给學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可以激发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从内心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逐渐形成英雄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在教学中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等方面的分析,集中突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让学生在分析英雄形象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孙犁的《芦花荡》中的老头子的形象,老头子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队伍送柴火油盐,护送革命干部,从不放松,出入自由,由于过于自信,在护送两个生病的女孩时被鬼子发现,致使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伤了老英雄的自尊,最后他又狠狠地报复了鬼子。这对学生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如上《黄河颂》时用光盘放映黄河的背景资料,通过视觉感受,学生体会到诗中一点也不夸张,黄河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上《中国石拱桥》时用幻灯片打出赵州桥的画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二者不能孤立地进行,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德育成为语文教学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静,女,1984年生,安徽淮南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教师队伍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由于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又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低年级教学现状已今非昔比。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课堂,课堂效果的凸显在于方法。引用流行素材,之于学生,可以更好地贴近他们,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和成绩;之于教师,能以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驱动教学进程,活化课堂教学,深化传统教学模式和类型。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因势利导、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体现,突出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流行素材;栏目;歌曲;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质量大多是漠不关心的状态,部分老师甚至直接在教学中省略了阅读这一环节。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具有提升写作能力与语文素養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文章主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与介绍提升学生初中语文阅读质量的教学方法与
【摘要】《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关键词】人性美;欧·亨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差,但是可塑性强。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培育和引导,与家长和社会一道,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让孩子们和谐共处,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良好的班级管理给孩子们提供了他们与宏观环境的良好联系,为他们的个性社会化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有计划和目的性的指导,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可控制的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本文就本人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进行简析,并提出了相应
【摘要】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通过简单全面的介绍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内容,分析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积极探寻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系统
【摘要】随着中囯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逐日提高,并在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2015年,我国在韩国正式开设孔子学院,为海外崇尚中国文化的学子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在新的时代,我们对本土学习语文的学生有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在语文的课程学习中,习作能力的锻炼是重中之重,小学生作为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学童,如何利用现有的课本教学资源,进一步挖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影响到学生的未
【摘要】现代教育论认为:品德、知识、能力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自主性。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玩游戏、编写童话、生活实践的体验等尝试,鼓励孩子抒写童趣、童心、童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抒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论认为:品德、知识、能力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摘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重大契机。本文阐述了作者在小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运用信息技术精耕细作,精挑细选,把好课件质量关,提高学习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景,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信息技术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科学放映各课件。做到适时使用,适度使用,适量使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
【摘要】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成长中孩子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人格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远远不足。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书中汲取到成长养分,我们必须推进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天地,让孩子插上阅读翅膀,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