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对农村教育加大投资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辍学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这和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相违背,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基础一环,是关系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辍学现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学生严重流失的现象,学生在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内没有完成学业而中途停止学业,这样使我国每年增加几百万文盲,人口素质水平同世界人口素质平均水平的差距势必进一步拉大。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将只是一句空话。严重的辍学率与我国近年来的教育高投资形成的反差,令人担忧。从近期看,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从国家发展来看,农村高辍学率必将产生一大批新型文盲,从而制约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大国发展。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虽然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实际上也给我国的工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精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障碍。
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整理出四大类型的辍学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心理发展因素,诠释了辍学的种类因素。
关键词:农村中学;辍学原因;调查与分析
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全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两年国家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此原因及社会危害进行分析。
一、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正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即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一环,是关系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一个标志。可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学生严重流失现象——辍学,即学生没有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而中途停止学业。这样我国每年继续增加几百万文盲,我国人口素质水平同世界人口素质平均水平的差距势必进一步拉大,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将只是一句空话。
辍学,特别是中小学生辍学,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调查本地一所初中,辍学现象很严重,由此说明了问题。该校初一学生人数为318人,到了初三时,只乘196人,辍学数122人,辍学率达38.4%,其中,厌学者79人,占失学数64.8%;贫困生14人,占11.5%;父母离异8人,占6.6%;疾病的5人,占4.1%;外界因素(打架、被老师强行退学)16人,占13.1%。这些数据表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心理发展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中学的年辍学率都超过国家规定2%的标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学生辍学不仅发生在贫困家庭,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也十分严重。中学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加以制止,不仅影响“普九”和“普高”的顺利实施,丧失经过几十年努力取得的“两基”成果,而且将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学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来至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庭主要成员(家长或监护人)是孩子觉悟提高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主要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1、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低,就学意识差
农村家庭的文化程度就目前看,多数是初中毕业,极少数是高中生,而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期望值不高,这种文化程度,对孩子来说,学习上不能被指导,不是他们的帮手和朋友,他们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还有,农民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想法也很现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抬头了。看到目前缴交高昂的学费上大学,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还遭遇“找工难”,这使很多的农民对教育投资不再抱有奢望。
2、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基础和重要补充。一个完整的家庭,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中双亲与子女互动及其影响,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如果双亲之间关系紧张的,经常有冲突,甚至离异,势必产生不良的作用和结果,导致孩子和双亲之间一定的离心力,缺乏双向的生活保护和教育扶助,使他们之间常存在一段心理距离,从而使孩子无心学习,成绩降低,最后走上歧路,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以致辍学。
3、家庭经济收入低
多数农村家庭经济收入较低,主要经济来源是常规农业,家庭主要成员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既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更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孩子就学。面对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的孩子,自然选择了辍学。更遗憾的是那些升学有望,有才华的孩子由于经济原因,也要被迫辍学。
(二)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几乎是在所有的家长座谈会和复学学生座谈会上,都有一部分家长和复学学生埋怨说:“上学如同蹲监狱”,造成厌学直至辍学的客观原因中,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
1、评价水平低
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所谓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
没有建立或使用健全的评估机制,单纯以文化课甚至以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致使教师只抓主要学科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部分学业较差的学生得不到较好的辅导机会和应有的“平等受教育”机会,备受冷落和歧视,即使有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没有成就感,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丧失了对学校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动机,产生厌学乃至对学校的厌恶情绪,导致辍学。应试教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尽管素质教育在各校已实行将近十年,但有些盲目性,形式性,实际上应试教育观念并未有多少改变,每年都在比升学率的高低,仅仅升学率高就可以证明教育质量高吗?这种教育产生的学生都很出色吗?应该考虑到教育的滞后性。
2、教育素质欠缺
教师,为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了很多人才,做出了许多贡献,可是一部分教师,不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致使学生辍学;还有的教师方法不适应,不能因材施教,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那种面向优生或大部分学生的“一刀切”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学校是“学”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能对人一生受益的学法引导、毕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同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中途辍学。
3、管理水平低
不少学校不能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管理方针。要么管得松,“放任自流”,许多学生出现了辍学倾向;要么管得死,“画地为牢”,学校官员和老师成了“看守”,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学、辍学。
4、小学教学质量低
辍学表现在初中,根源在小学,一方面,从教育角度讲,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短缺,教师水平低,造成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小学毕业生总体水平达不到接受上级教育的要求!从学生角度讲,由于小学阶段学习负担不重,差一点的学生,也能适应,但是,到了初中课程难,这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因此产生厌学心里,另一方面,小学生普遍在体力上不能成为胜任农村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则初步具备了从事农村劳动和简单经济活动的能力,这也是辍学原因之一。
5、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当前,整个农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当孩子们走出课堂时,却发现自己不能把老师教的、书本上写的应用于社会,学生感到无法学以致用。
6、教育所需成本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教育成本也随之增高,多数学校的办公经费紧紧依靠学生杂费,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不少学校为了维持运转,把本不该由学生负担的公用经费转嫁到学生身上,加重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造成学生辍学。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
1、读书无用论
受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使“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长期以来,“学而优仕则”、“升学就业跳龙门”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的深入,打破了“升学就业,国家安排工作”的观念。再加上近几年暂时出现的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个别文化层次较低者发财致富等因素,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造成大量学生辍学。
2、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不均衡
虽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异上,更体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上。
3、社会立法不严
国家对农民宣传《义务教育法》力度不够,教育法颁布十二年了,几乎没有人知道《义务教育法》。
虽然,教育法中规定了罚则,但违法者并未受到应有处罚。不少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违法廉价招用童工,加剧了学生的流失。另外,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并未进行大量的帮助,使许多孩子辍学。
4、受邻里子女辍学的影响,形成了学生辍学的自然群体。
(四)来自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主观上内在因素的辍学行为。
1、不良学习习惯造成失学
厌学的情绪是从小学阶段就累积起来的。这些孩子从小学起就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绩逐渐下滑,勉强进入初中,再想要提高成绩已经很难,学习就更没有兴趣了。学习一旦没有了兴趣和动力,坐在课堂如坐针毡。即使家长和老师勉强要他们读下去,这些孩子也没有动力继续升学了。
2、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
由于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尽完善,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学校生活的魅力,学生一直处于学习成绩低劣失败的环境中,从没有在学习上产生过成就感,“低人一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种阴影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辍学的现实。
3、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辍学
各方尤其是家长和校方对学生单方面的苛刻要求,造成学生过重的压抑心里!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造成学生过重的盲从心里!家庭劳动个体化的倾向,使孩子缺乏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群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学业成绩持续落后,加上各类活动开展的少,使孩子的就学欲望越来越低,甚至对生活也丧失了情趣和信心。
4、身体和其它方面的突发原因造成学生的自然流失。
总之,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入学。
参考文献:
[1]原春琳,谢湘。初中平均辍学率达43%[N].中国青年报,2005-6-27。
[2]蒋中一,戴洪生。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61。
[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第四季度工作简报[R].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2006-6-15。
[4]杨东平。走向公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中国2006-1-17。
[5]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23。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将只是一句空话。严重的辍学率与我国近年来的教育高投资形成的反差,令人担忧。从近期看,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从国家发展来看,农村高辍学率必将产生一大批新型文盲,从而制约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大国发展。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虽然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实际上也给我国的工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精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障碍。
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整理出四大类型的辍学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心理发展因素,诠释了辍学的种类因素。
关键词:农村中学;辍学原因;调查与分析
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全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两年国家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此原因及社会危害进行分析。
一、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正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即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一环,是关系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一个标志。可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学生严重流失现象——辍学,即学生没有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而中途停止学业。这样我国每年继续增加几百万文盲,我国人口素质水平同世界人口素质平均水平的差距势必进一步拉大,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将只是一句空话。
辍学,特别是中小学生辍学,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调查本地一所初中,辍学现象很严重,由此说明了问题。该校初一学生人数为318人,到了初三时,只乘196人,辍学数122人,辍学率达38.4%,其中,厌学者79人,占失学数64.8%;贫困生14人,占11.5%;父母离异8人,占6.6%;疾病的5人,占4.1%;外界因素(打架、被老师强行退学)16人,占13.1%。这些数据表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心理发展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中学的年辍学率都超过国家规定2%的标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学生辍学不仅发生在贫困家庭,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也十分严重。中学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加以制止,不仅影响“普九”和“普高”的顺利实施,丧失经过几十年努力取得的“两基”成果,而且将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学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来至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庭主要成员(家长或监护人)是孩子觉悟提高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主要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1、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低,就学意识差
农村家庭的文化程度就目前看,多数是初中毕业,极少数是高中生,而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期望值不高,这种文化程度,对孩子来说,学习上不能被指导,不是他们的帮手和朋友,他们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还有,农民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想法也很现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抬头了。看到目前缴交高昂的学费上大学,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还遭遇“找工难”,这使很多的农民对教育投资不再抱有奢望。
2、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基础和重要补充。一个完整的家庭,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中双亲与子女互动及其影响,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如果双亲之间关系紧张的,经常有冲突,甚至离异,势必产生不良的作用和结果,导致孩子和双亲之间一定的离心力,缺乏双向的生活保护和教育扶助,使他们之间常存在一段心理距离,从而使孩子无心学习,成绩降低,最后走上歧路,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以致辍学。
3、家庭经济收入低
多数农村家庭经济收入较低,主要经济来源是常规农业,家庭主要成员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既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更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孩子就学。面对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的孩子,自然选择了辍学。更遗憾的是那些升学有望,有才华的孩子由于经济原因,也要被迫辍学。
(二)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几乎是在所有的家长座谈会和复学学生座谈会上,都有一部分家长和复学学生埋怨说:“上学如同蹲监狱”,造成厌学直至辍学的客观原因中,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
1、评价水平低
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所谓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
没有建立或使用健全的评估机制,单纯以文化课甚至以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致使教师只抓主要学科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部分学业较差的学生得不到较好的辅导机会和应有的“平等受教育”机会,备受冷落和歧视,即使有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没有成就感,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丧失了对学校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动机,产生厌学乃至对学校的厌恶情绪,导致辍学。应试教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尽管素质教育在各校已实行将近十年,但有些盲目性,形式性,实际上应试教育观念并未有多少改变,每年都在比升学率的高低,仅仅升学率高就可以证明教育质量高吗?这种教育产生的学生都很出色吗?应该考虑到教育的滞后性。
2、教育素质欠缺
教师,为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了很多人才,做出了许多贡献,可是一部分教师,不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致使学生辍学;还有的教师方法不适应,不能因材施教,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那种面向优生或大部分学生的“一刀切”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学校是“学”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能对人一生受益的学法引导、毕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同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中途辍学。
3、管理水平低
不少学校不能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管理方针。要么管得松,“放任自流”,许多学生出现了辍学倾向;要么管得死,“画地为牢”,学校官员和老师成了“看守”,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学、辍学。
4、小学教学质量低
辍学表现在初中,根源在小学,一方面,从教育角度讲,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短缺,教师水平低,造成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差,小学毕业生总体水平达不到接受上级教育的要求!从学生角度讲,由于小学阶段学习负担不重,差一点的学生,也能适应,但是,到了初中课程难,这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因此产生厌学心里,另一方面,小学生普遍在体力上不能成为胜任农村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则初步具备了从事农村劳动和简单经济活动的能力,这也是辍学原因之一。
5、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当前,整个农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当孩子们走出课堂时,却发现自己不能把老师教的、书本上写的应用于社会,学生感到无法学以致用。
6、教育所需成本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教育成本也随之增高,多数学校的办公经费紧紧依靠学生杂费,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不少学校为了维持运转,把本不该由学生负担的公用经费转嫁到学生身上,加重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造成学生辍学。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
1、读书无用论
受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使“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长期以来,“学而优仕则”、“升学就业跳龙门”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的深入,打破了“升学就业,国家安排工作”的观念。再加上近几年暂时出现的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个别文化层次较低者发财致富等因素,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造成大量学生辍学。
2、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不均衡
虽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异上,更体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上。
3、社会立法不严
国家对农民宣传《义务教育法》力度不够,教育法颁布十二年了,几乎没有人知道《义务教育法》。
虽然,教育法中规定了罚则,但违法者并未受到应有处罚。不少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违法廉价招用童工,加剧了学生的流失。另外,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并未进行大量的帮助,使许多孩子辍学。
4、受邻里子女辍学的影响,形成了学生辍学的自然群体。
(四)来自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主观上内在因素的辍学行为。
1、不良学习习惯造成失学
厌学的情绪是从小学阶段就累积起来的。这些孩子从小学起就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绩逐渐下滑,勉强进入初中,再想要提高成绩已经很难,学习就更没有兴趣了。学习一旦没有了兴趣和动力,坐在课堂如坐针毡。即使家长和老师勉强要他们读下去,这些孩子也没有动力继续升学了。
2、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
由于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尽完善,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学校生活的魅力,学生一直处于学习成绩低劣失败的环境中,从没有在学习上产生过成就感,“低人一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种阴影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辍学的现实。
3、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辍学
各方尤其是家长和校方对学生单方面的苛刻要求,造成学生过重的压抑心里!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造成学生过重的盲从心里!家庭劳动个体化的倾向,使孩子缺乏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群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学业成绩持续落后,加上各类活动开展的少,使孩子的就学欲望越来越低,甚至对生活也丧失了情趣和信心。
4、身体和其它方面的突发原因造成学生的自然流失。
总之,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入学。
参考文献:
[1]原春琳,谢湘。初中平均辍学率达43%[N].中国青年报,2005-6-27。
[2]蒋中一,戴洪生。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61。
[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第四季度工作简报[R].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2006-6-15。
[4]杨东平。走向公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中国2006-1-17。
[5]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