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数学中的解题顽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粗心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不少学生,使他们在数学测验和其他考试中不能取得应有成绩。这些学生往往做完题后感觉不错,但试卷发下来却发现成绩不理想。在解题时不是这里漏了符号,就是那里看错了数字。仔细分析,这些题目都会做,可就是……特别是那些平时反应较快,脑子较活的学生,一些压轴的综合性题目难不倒他们,倒是前面的基础题目、基本概念和运算,由于粗心被扣了不少分,可谓“阴沟洞里翻船”。
  “粗心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必须对“症”下药,从“粗心”顽症的“病因”着手。
  
  一、粗心的成因
  
  1 眼中有“盲点”——思维定势的影响
  如果我们对“粗心症”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会发现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学生虽然也认真仔细地检查了试卷,可就是看不出错误。明明试卷中是“减法”,可在他眼里就会出现“加法”;明明叫他指出“错误”的内容,可偏偏会将“正确的”写上去。那么,这些“存点”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认为是脑中思维定势产生的负作用。
  思维定势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反映,表现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它在数学学习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即通常说的第一反应。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就是要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中产生一些固定的概念。但它也有消极作用,比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一样,这样的两位数有几个?一连串的概念和结论,就应从中得以反映出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商×除数十余数=被除数),从而使一些数学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但如果脑中习惯性思维太强,直觉反应太快,思维的惯性就会很大,其视觉观察的感知度就会缩小,从而造成类似“眼”中的“盲点”。因此,视觉感知反应就会失真,这样无论你怎样检查,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仍然维持着由习惯而产生的错误判断,就无法检查出错误来。
  所以,要减少思维惯性的负作用,应养成对学习知识的反思习惯。不要被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束缚手脚,应持有一种对知识理解、改进、重组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同时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努力灵活应用和创新发展知识。
  2 不良行为习惯
  从观察统计结果来看犯“粗心症”的。男学生比女学生相对多些,尤其平常大大咧咧,做事图快的学生易犯,而平常认真心细,做事不慌不忙的学生较少出现这一问题。由此看来“粗心症”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有关。而一个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我们教师和家长都有间接的关系。
  在课堂上,过度的开放与民主,使得课堂轰轰烈烈,却老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静心思索、认真倾听。在作业教学上,过早、过多的强调速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其实思考、解答有快有慢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浮躁的课堂教学环境带来学生浮躁的思维,粗心大意也就由此滋生。在家里,如下一些现象也无形之中会养成学生粗心的习惯:(1)作业环境的不独立。主要表现在,学生作业时家长在一旁监督,学生稍有疏忽,家长立马指出,其紧张程度甚至超过学生。家长以自身的紧张带来学生心态的紧张,学生难以全心投入;(2)作业环境的不安定。主要表现为忽视对学生做事的指导与提示。而习惯认真做事的学生往往粗心大意的现象较少。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严谨的学生,不仅做数学习题易粗心,其他学科也如此,甚至处理日常一些事务。也会丢三落四闹出笑话。所以,矫治应从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着手,养成认认真真的做事态度。
  从数学学科角度看,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数学思维习惯,也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门学科就能解决的。它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互相配合,一起努力,逐步矫正坏毛病。
  
  二、矫正的具体措施
  
  1 应学会正确的审题方法
  正确审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它是避免思维误入歧途的关键,审题时注意:(1)阅读要慢,不要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边读边理解。(2)在草稿纸上简单记下题目的条件,必要时应画草图。(3)写下题目要求或在你认为的关键词下面画上一条线,圈个圈,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
  2 在测验和考试时,学会正确的检验方法,避免思维定势的负作用
  (1)对答案作一个初步估计,考虑它是否合理。(2)答案代入条件中验算,看是否符合条件要求。(3)有时间的话,最好不看答案,重新做一遍。(4)为避免落入其他“陷阱”,应注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条件限制认真检查。例如对一些分类问题和一题多解的情况的检查。
  3 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天才就是集中精力。”注意力集中可以减少犯错的次数。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智力游戏。如在一大堆杂物中,猜出失去的东西;在杂乱无章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并读出来(女口许特尔表等)。这些记忆力和观察力的训练都是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平时做作业应尽量养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我特别就学生做作业方面的注意力训练提些建议。
  注意力集中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向“落笔就正确”的要求靠拢。要达到这种境界是很难的,但必须以此为目标来训练,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对克服粗心是很有效的。
  具体训练如下:(1)刚开始训练时,做作业尽量慢些,每做一题甚至每落一笔之前,应考虑所想的是否正确,一旦落笔就不要改动了。这点十分重要,即使你后来发现它错了,也不要擦去前面的内容,在后面重新做一遍,训练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提高速度。(2)字迹尽量清晰。整个作业完成后,千万不要再检查(检查应在落笔之前)。(3)准备一个记录本,将每次作业完成时间、老师批改后的错误率、错误的原因和错题的订正写在本子上。
  以上三点,学生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督促下,认真、持久地训练一段时间,当作业的错误率逐步下降,并稳定在错误率较低的水平时,效果就会显现。这种从平时作业上进行自助式注意力的训练,是矫治“粗心症”的一个有效方法,对能坚持训练的学生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学生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某个学生身上也不尽相同,而且这种现象还会长期与我们的教学相随。让我们带着期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其他文献
怎样改变精批细改这种封闭、单一的作文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突破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式,改变“精批细改,改完罢了”的现象,以赏识的眼光审阅学生习作,以多样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促使学生提高习作的能力。  一、生生互动评价  1.以自评自改为基础。学生写出的文章多半是半成品,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认真读读自己的作文。首先把一些书写错误,如漏字、多字、错字等,通
有人说,观摩课有两种,一种是“好看不实用”,另一种是“实用不好看”。近日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教材《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股自然、亲切、简约之风扑面而来,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在这里悄然彰显,那便是内聚亦外扬。  何谓“内聚亦外扬”?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刘云生这样说:“内聚亦外扬”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纵横驰骋,谈天说地,展得很开,毫不拘束,但主题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找回了失落的“语文课堂底色”——人文性。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而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应该闪耀着“人文的光彩”。但是回望我们给学生文章的评语,大多是公式化、模式化,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
补自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补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类型,从补白的内容来分,至少可以概括为十种类型。  1.背景扩充型。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人生的记录,其中的人物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学
案例:  开学没几天,班里就有一位女生丢了钱,仔细询问,这钱还不少,有四十多元呢,小女孩急得眼泪直流。这事该怎么处理?  晨会课上,我首先宣读了学校有关贵重物品管理的规定,接着就针对这件事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许多诱惑,在面对别人的金钱、财物时要把握好自己,经得起考验。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晨会结束后,我期待着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一天过去了,毫无动静。我想,七年
预习,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它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传统的预习方式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继承的地方。关键是我们应如何批判地继承,我们应持怎样的预习观,应如何利用预习,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引导思考,形成独特体验,奠基有效预习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课本作为浓缩大量前人知识与经验的精华。是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课本内容往往是根据数学知识的
一、调查的背景    师本研究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工作现状与状态为本,以教师心理需求为本,以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使教学研究回归教师的生活,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达到充实和强化校本研究之不足。  为了切实寻找并纠正目前师本研究中的偏态行为,真正使教师在依托于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师本研究的规范性和实效
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首儿歌时,注重从朗读入手,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协同作用中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儿歌的内涵,悟出诗歌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节奏韵味,心通其声,意会其理,能产生无穷的美感。精彩的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相关
班主任一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自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所负责的班级都是低年级。我校特别重视对低年级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因而,日常班级管理及教学中,我都是以孩子习惯养成教育为指导开展我的各项活动。要想管理好班级,离不开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每当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突出表现,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兴之余进行反思、总结,偶感两点:一是表扬,二是“任重”,而这两点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站在孩子发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也曾强调:“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这说明读写结合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可以说读写结合训练蕴涵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是千百年来一直蕴涵在语文教学中的客观存在。笔者认为读写结合训练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既有在课堂上的显性的读写结合训练;又有在课外浸润中隐性的读写结合训练。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