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周末父母》讲述了由刘恺威扮演的于致远和王鸥饰演的赵佳妮这对80后小夫妻面临的生活和职场压力,无法亲自育儿的困惑和焦虑,剧情高度贴合当下80后生活现状,直戳80后父母的痛点和泪点,让该剧很快在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中“走红”,引发了社会对“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和热议。
日前一部叫做《周末父母》的国产都市情感生活剧,又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话题。最早对这部剧产生兴趣是因为电视剧的名字,《周末父母》这四个字令人眼前一亮,感觉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再一次尝试触及当前社会现实题材。我得承认,虽然一次次的失望,但内心里,依然一次次地期待优秀的国产现实题材生活剧的出现。然而,非常尴尬的是,这一次以电视剧方式进行的对现实生活的探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周末父母》从剧情看,无论我们是否认同剧中的小夫妻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但是必须承认,他们所有做出过的尝试和努力,就是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正在做的事情。可能会有这部剧的喜爱者抗议,说既然承认剧情反映了现实情况,为何还要说这部剧是失败的。事实上,虽然我个人给这部剧的评分不高,甚至都不能到及格线,但是这不意味着,对这部剧的彻底否定,所有观看后产生的失望和尴尬恰在于,这原本是个可塑的好题材,却没有塑造到位。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片名《周末父母》的时候,内心里已经有极大的共鸣在涌动,而这正如编剧自己所说,他们选择并且创作了这个题材,正是认为,它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按他们的说法,片中所表现出的年轻一代父母只能在周末才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这种状态,是十年前都没有的。不论这个结论是否足够科学,但是,十年也好,十五年也好,二十年也好,年轻父母生了孩子后,大多都是依靠老人,也就是所谓隔代养育孩子,正是当下中国的常态,区别只是具体方式的差异和程度的轻重,对于很多农村的留守孩子来说,何止是“周末父母”,那是“年末父母”。于是这部剧最终能引发大众关注和思考的,显然是在现在,当下,有年幼孩子的年轻父母,或者是打算生孩子的年轻夫妻,准备如何来应付有了孩子的生活,是否有认真想过养育孩子需要做好什么准备,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付出。最终,在工作、私人生活以及照顾和陪伴孩子三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或者至少拿出一套比扔给老人更好的办法。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西方人对中国人常常因为想多赚些钱,而远离家庭工作,一家人可以忍耐并习惯长久分离表示很疑惑,记得文中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其实不怎么爱家庭,更爱钱。国家情形相对单纯的发达国家居民不能理解我们这样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存的多元状况,其结论肯定不尽科学和全面。但是,他所看到的事实,他所提出的疑问,多少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一个方面。无法否认,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成员常年不能团聚,和生存问题没有关系,甚至和追求小康都没有关系。而这种情形在《周末父母》中就有反映,比如赵茱迪和邵杰这对夫妻,买别墅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感叹的是如此精英中产,居然付不起四百万的首付。令人感慨的是,他们需要付四百万首付买房子,不过是为了方便老人也住过来,帮助他们照顾孩子,因为他们依然要为事业打拼,无暇分身。具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但依然是借他人之手养育孩子,如此的困境,和经济需求有什么关系?怪不得人家认为我们不爱家庭,爱钱。爱钱不是坏事,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爱钱。不爱钱,经济不会发展。但是,面对孩子和家庭,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时候,就必须做出选择,这是无法避免的。
固然赵茱迪和邵杰只是电视剧中的角色,但是作为实地采访后写就的剧本,绝对可以相信,这样的家庭情况,在一线城市并不是个别。把钱的数额依此降低,以此类推,可以确定在非一线城市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不在少数。而打拼事业真的能成为把孩子扔给老人的理由吗?就算是把老人接来同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增加的不过是每天下班回来能见到孩子的那一点可怜的时间,本质上没有改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确实,电视剧不承担解决问题的职责,如果对它作此要求,反而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所。但是这不意味着不需要深度挖掘现实,去探寻问题的根源,所有真正可称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都能非常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然而,目前看起来,《周末父母》没有能够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和参考。而这才是我给它打低分的原因,我想,也是所有给它打低分的观众的诉求。这样一部原本可以深入发掘中国社会周末父母成因,并由此从方方面面呈现当前中国年轻一代夫妻的育子观念、育子方式的电视剧,却偏偏在这一方面表达乏力。
更深入些,这部剧应该能透过这些现实,盘点中国人对待“孩子”和小家庭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什么意思?“周末父母”的现象表面上确实呈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家庭形态,一种亲子关系的形态——自从改革开放,自从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社会原本的大家庭模式解体,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和西方社会一样,夫妻和孩子单独组成的小家庭成为社会最小的组织机构,于是夫妻两人就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不得不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而不能像过去的中国那样,孩子在一个几世同堂的家族中成长,有机会得到很多人的照顾。在此基础上,改变的不仅是孩子由谁来照顾,更是从根源上把一个很多中国年轻父母没有想过的问题扔到了他们的面前,那就是,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是不是该付有全部的责任,而要不要生孩子这事,仅仅是顺其自然,作为一种动物性的生理现象来完成,还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决定。不得不说,在确定小家庭的模式方面,中国的城市,已经和西方社会无缝接轨。但是,在更高的意识层面,很多中国的年轻父母还停留在农业社会,没有想明白,孩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自已与配偶以及孩子组成的这个家庭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无从知道这是编剧刻意地取舍,还是主观想法,在很生涩和外行式的对亲子关系细节的描述下,电视剧大量的内容都放在了工作场景,以及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家庭关系和职场关系之上,甚至包括了黄昏恋,当然,也包括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对于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看法。不错,对于这个题材的电视剧,这些内容都是不可避免,甚至是需要的。但是,其实所有都市题材劇也都是在这些素材中打转,所以,如果只是停留在使用这些情节上,那么,《周末父母》独特的视角就无法体现出来,并不是说,我讲了一个关于年轻父母头疼如何有办法亲自照顾孩子的故事,就认为是反映了现实。相反,在对这些素材的编织和使用中,没有能够筛选并突出和亲子关系有关的内容。如果这对编剧夫妻身为父母,则我很怀疑他们是否有足够亲身照顾孩子的体验,真正问过自己作为父母的心情。如果他们没有孩子,那么显然,他们没有为了这部剧做足功课,或者,他们的侧重点只在倾诉“现在这个社会啊,就是这样,年轻人疲于奔命赚钱,对于照顾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是这样,《周末父母》中的“父母”一词,意义何在呢?
至于剧情的肤浅套路,表演的生硬虚假,以及片中只见中产白领的烦恼,不见普通百姓的辛苦,这是国产影视剧的通病,无法苛责《周末父母》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无力扭转。唯一希望的,不过是,编剧的时候,把心放进去,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样也许就能写出稍微真诚真实一点的故事。
日前一部叫做《周末父母》的国产都市情感生活剧,又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话题。最早对这部剧产生兴趣是因为电视剧的名字,《周末父母》这四个字令人眼前一亮,感觉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再一次尝试触及当前社会现实题材。我得承认,虽然一次次的失望,但内心里,依然一次次地期待优秀的国产现实题材生活剧的出现。然而,非常尴尬的是,这一次以电视剧方式进行的对现实生活的探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周末父母》从剧情看,无论我们是否认同剧中的小夫妻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但是必须承认,他们所有做出过的尝试和努力,就是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正在做的事情。可能会有这部剧的喜爱者抗议,说既然承认剧情反映了现实情况,为何还要说这部剧是失败的。事实上,虽然我个人给这部剧的评分不高,甚至都不能到及格线,但是这不意味着,对这部剧的彻底否定,所有观看后产生的失望和尴尬恰在于,这原本是个可塑的好题材,却没有塑造到位。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片名《周末父母》的时候,内心里已经有极大的共鸣在涌动,而这正如编剧自己所说,他们选择并且创作了这个题材,正是认为,它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按他们的说法,片中所表现出的年轻一代父母只能在周末才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这种状态,是十年前都没有的。不论这个结论是否足够科学,但是,十年也好,十五年也好,二十年也好,年轻父母生了孩子后,大多都是依靠老人,也就是所谓隔代养育孩子,正是当下中国的常态,区别只是具体方式的差异和程度的轻重,对于很多农村的留守孩子来说,何止是“周末父母”,那是“年末父母”。于是这部剧最终能引发大众关注和思考的,显然是在现在,当下,有年幼孩子的年轻父母,或者是打算生孩子的年轻夫妻,准备如何来应付有了孩子的生活,是否有认真想过养育孩子需要做好什么准备,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付出。最终,在工作、私人生活以及照顾和陪伴孩子三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或者至少拿出一套比扔给老人更好的办法。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西方人对中国人常常因为想多赚些钱,而远离家庭工作,一家人可以忍耐并习惯长久分离表示很疑惑,记得文中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其实不怎么爱家庭,更爱钱。国家情形相对单纯的发达国家居民不能理解我们这样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存的多元状况,其结论肯定不尽科学和全面。但是,他所看到的事实,他所提出的疑问,多少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一个方面。无法否认,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成员常年不能团聚,和生存问题没有关系,甚至和追求小康都没有关系。而这种情形在《周末父母》中就有反映,比如赵茱迪和邵杰这对夫妻,买别墅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感叹的是如此精英中产,居然付不起四百万的首付。令人感慨的是,他们需要付四百万首付买房子,不过是为了方便老人也住过来,帮助他们照顾孩子,因为他们依然要为事业打拼,无暇分身。具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但依然是借他人之手养育孩子,如此的困境,和经济需求有什么关系?怪不得人家认为我们不爱家庭,爱钱。爱钱不是坏事,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爱钱。不爱钱,经济不会发展。但是,面对孩子和家庭,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时候,就必须做出选择,这是无法避免的。
固然赵茱迪和邵杰只是电视剧中的角色,但是作为实地采访后写就的剧本,绝对可以相信,这样的家庭情况,在一线城市并不是个别。把钱的数额依此降低,以此类推,可以确定在非一线城市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不在少数。而打拼事业真的能成为把孩子扔给老人的理由吗?就算是把老人接来同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增加的不过是每天下班回来能见到孩子的那一点可怜的时间,本质上没有改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确实,电视剧不承担解决问题的职责,如果对它作此要求,反而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所。但是这不意味着不需要深度挖掘现实,去探寻问题的根源,所有真正可称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都能非常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然而,目前看起来,《周末父母》没有能够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和参考。而这才是我给它打低分的原因,我想,也是所有给它打低分的观众的诉求。这样一部原本可以深入发掘中国社会周末父母成因,并由此从方方面面呈现当前中国年轻一代夫妻的育子观念、育子方式的电视剧,却偏偏在这一方面表达乏力。
更深入些,这部剧应该能透过这些现实,盘点中国人对待“孩子”和小家庭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什么意思?“周末父母”的现象表面上确实呈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家庭形态,一种亲子关系的形态——自从改革开放,自从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社会原本的大家庭模式解体,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和西方社会一样,夫妻和孩子单独组成的小家庭成为社会最小的组织机构,于是夫妻两人就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不得不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而不能像过去的中国那样,孩子在一个几世同堂的家族中成长,有机会得到很多人的照顾。在此基础上,改变的不仅是孩子由谁来照顾,更是从根源上把一个很多中国年轻父母没有想过的问题扔到了他们的面前,那就是,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是不是该付有全部的责任,而要不要生孩子这事,仅仅是顺其自然,作为一种动物性的生理现象来完成,还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决定。不得不说,在确定小家庭的模式方面,中国的城市,已经和西方社会无缝接轨。但是,在更高的意识层面,很多中国的年轻父母还停留在农业社会,没有想明白,孩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自已与配偶以及孩子组成的这个家庭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无从知道这是编剧刻意地取舍,还是主观想法,在很生涩和外行式的对亲子关系细节的描述下,电视剧大量的内容都放在了工作场景,以及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家庭关系和职场关系之上,甚至包括了黄昏恋,当然,也包括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对于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看法。不错,对于这个题材的电视剧,这些内容都是不可避免,甚至是需要的。但是,其实所有都市题材劇也都是在这些素材中打转,所以,如果只是停留在使用这些情节上,那么,《周末父母》独特的视角就无法体现出来,并不是说,我讲了一个关于年轻父母头疼如何有办法亲自照顾孩子的故事,就认为是反映了现实。相反,在对这些素材的编织和使用中,没有能够筛选并突出和亲子关系有关的内容。如果这对编剧夫妻身为父母,则我很怀疑他们是否有足够亲身照顾孩子的体验,真正问过自己作为父母的心情。如果他们没有孩子,那么显然,他们没有为了这部剧做足功课,或者,他们的侧重点只在倾诉“现在这个社会啊,就是这样,年轻人疲于奔命赚钱,对于照顾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是这样,《周末父母》中的“父母”一词,意义何在呢?
至于剧情的肤浅套路,表演的生硬虚假,以及片中只见中产白领的烦恼,不见普通百姓的辛苦,这是国产影视剧的通病,无法苛责《周末父母》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无力扭转。唯一希望的,不过是,编剧的时候,把心放进去,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样也许就能写出稍微真诚真实一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