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釉彩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濒临撤点并校的偏远乡村初中学校,因为励精图治的校长,以中考全县三连冠的成绩,赢得全镇十二个自然村父老乡亲的口碑,冒雨送来牌匾“教坛翘楚,西府名校”。
  关于这所学校,其实早在一年前,一位“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同事就向我隆重推荐过,说校长跟他是同学,这些年学校发展很快,他亲自去过,师生人人都像打了“鸡血”,劲头足,成绩好,值得学习借鉴。
  当我踏进这方热土——眉县青化中学时,见到了张鹏程校长和他的团队,见识了学校师生如虹的气势,领略了他们沸腾的热血。
  文化是根,根深才能苗壮
  这所学校让人触动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大气、正气、硬气”文化。摘录几条,从中可见一斑:
  “走进青中是主人,走出青中是成功”“精神饱满,气势旺盛,神采飞扬”“和高的比,和强的争,和快的赛”“当我勇往直前时,整个世界都会给我让路”“考前汗水无价,考后泪水无益”“不是每一次努力都定有结果,而是每一个结果都必须努力;不是看到了希望我们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我们才会看到希望”。
  这样的标语,校园、教室、宿舍、操场、食堂随处可见,师生们濡染其中,一定血脉贲张、跃跃欲试,绝不会生出蛰伏的想法。
  学校大多都是寄宿生,每天早晨从睡梦中叫醒孩子们赶赴教室的不是闹铃,而是梦想。晨光熹微中学生已经在教室开始了“早记”,各科老师轮流出席孩子们一天中最早的学习盛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是一群和太阳赛跑的人,当旭日东升时,孩子们每个人脸上都开满了因充实而幸福的太阳花!中午12点放学,在教室通往餐厅的路上,看不到缓步慢走的人群,每个孩子都是小步快跑。12点半,教室和校园里又三五成群蹲满了自发自觉学习的孩子,他们“一帮一”互助讲练,这里叫做“天天清”,一个个“小老师”讲得卖力,一个个“小学生”也听得专注。晚自习教室里灯火通明,孩子们梳理知识树,巩固知识点,温故知新,老师们陪伴左右,答疑解惑。
  是什么让校园里的高强度学习变成了师生们乐此不疲的选择?为什么看不到孩子们的疲惫和不满,厌学和“偷懒”?不是皮鞭,而是信念!是文化生根后枝繁叶茂的奋斗信念!这种东西形而上但是不难找,《平凡的世界》《创业史》比比皆是!
  不能让义务教育搁浅在农村
  这些奇迹的制造者叫张鹏程。在校园的师生梦想墙上他的梦想赫然在目: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力做一名影响学生一生的教师,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学科与人格魅力,传递着思考与内涵,和英雄团队一起把青中办成一所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质量优秀、在西府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优质学校。”
  与张校长的座谈,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高的敬意。他介绍,这所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和位置偏远,教师分配至此常被认为是“流放”。好教师不来,自然好生源也留不住,但凡家里有些办法的人都会将孩子送往县城或者其他地方上学。在这待一段时间的教师,如果有门路或者以教学基本功见长,就会赶紧想办法向县城附近申请调动。如此一来恶性循环,学校教学质量退无可退时,村民们给学校校门上了锁,要求关闭。青中的教师走在乡间,不敢昂首挺胸,因为身后有群众的指指点点。
  张校长的前任费尽周章,村民答应给学校一个机会,于是前任的积淀,张校长艰苦卓绝的努力,讓这所学校置之死地而后生。张校长骄傲地介绍说:如今的教师上街买菜,有些村民们甚至一听是青中教师,竟然不肯收钱!这是付出的回报,这是喜结的硕果,还有比口碑和认可更令人激动的奖励吗?
  谈起临危受命,励精图治,改变现状的原动力,张校长深情地说:一是感恩。以前带过的学生,走向天南海北都把自己记得最牢,逢年过节拜会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更有一次,毕业的学生要集体向他行“跪拜礼”,那时他就想:教师分内之事、举手之劳的付出在学生那里激起的是感恩的涟漪,自己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倍努力!二是慈悲。他的理想就是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啊,城镇化后,很多农村的现状是:房屋俨然难以遮挡院落门前的荒草萋萋,农村见不到青壮年人,他们为了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园,在城市里背井离乡、暂别天伦建设城市人的幸福家园,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蓬头稚子相伴。在家乡上学的孩子都是最可怜的弱势群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说崇高,就算想到这里也要给这个群体一个上好学的机会,不能让农村成为义务教育的荒滩,这是教师的良知!
  义务教育有义务给乡村的土孩子一张接受更高教育的入场券
  青化中学的成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厚爱,也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推介,我们多么希望看到的是星星之火尽快燎原。可是,就在主流学习观摩,用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同时,也有一股声音在质疑。
  “青化中学搞的是不是素质教育,不是口口声声抓素质教育吗?这恐怕是应试教育的余孽吧!”
  “那就是拼命三郎,教师也是人,整日泡在学校,自家的事不用管吗?这样的人生哪有幸福可言?”
  “这里完全就是扼杀学生个性的集中营!”
  其实,我们也不必介怀,从来英雄多诽谤,自古成功有暗影。丰碑要高高竖起,即使艳阳高照下也有无法驱逐的阴影!崔其升的山东杜郎口是高效课堂的基地,那里也曾被人以素质教育进行质疑;蔡林生的江苏洋思和河南永威,也没有停止过搞应试的口伐笔诛。当你的心胸容不下别人的成功和付出时,请你用“更高更好更强”或者哪怕只能比肩的实际行动和业绩进行较量,一决高下,不要只做“言的高标,行的侏儒”!
  在农村,对优质教育的渴盼更加迫切,父母、爷爷奶奶几代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尺方的土地上反复耕耘,却反复被羁绊。孩子就是他们对明天最温暖的想象,对前途最美好的企盼,对家族命运最关心、最直接的寄托。
  那么,作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有没有这样一种义务——“给乡村的土孩子一张可以接受更高教育的入场券”,让他们接受义务教育只是开始,而不是求学之路的终结;让他们手持“入场券”昂首挺胸走进心仪的高中、大学,完成几代人“鲤鱼跳龙门”的夙愿。因为“每颗种子生来平等”,在我们的手中无权断送他们接下来的“求学路”,也无权夭折他们谋划已久的生活愿景!
  张校长和他的团队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源于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源于他们的精气神,也源于孩子们奋斗后依稀可见的理想闪烁!
  交谈中张校长还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35岁以前人生是在爬山,因为看不到山顶,总觉得太慢;35岁是人生的顶峰,开始下山,谷底一览无余,所以很快很快!要抓紧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啊,事业是人生的常青藤和不老树。执著于事业幸福就绵长,其中百折千回、奋斗拼进,又增加着幸福之酒的浓度,这是那些浑浑噩噩度日,碌碌无为过年的人从来就不曾尝到的幸福味道!
其他文献
担忧  随着“大视导”活动的持续开展,让人最为忧心的是活动能不能达到推动工作的效果。视导的团队里聚集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教研员和教育专家,设计如此多样的视导形式和内容,如果对一个县区的教育和教育人没有触动和促进,这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  我们深知,一个地方教育的改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县区开展一次活动,即使组织工作做得再好,对县区教育的促进也是有限的,也许当时参与的校长、教师和管理者有所触动,但
期刊
《芳华》正在各大影院上映,看过后,没有失望。  电影讲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某军区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男女,经历了爱情萌发,遭遇了战争洗礼。时代在发生着巨变,文工团里每个人的命运,也跟着悄然改变……  有人从中看到了年轻,有人看到了时代,也有人看到了人心。我看到的,是人的层次。  电影《芳华》,至少把人分为了5个层次,层次又决定着命运。你属于哪一层?  第一层:只谈好处,不看是非  他们是绝
期刊
一、从营造愉快的教育环境入手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现在的孩子大多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尊重孩子就是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师随时随地做有心人,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用平和、理性的心态,去接纳、包容、处理摆在幼儿面前的种种问题。尊重他、维护他,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心态,使孩子不良行为,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产生正确的影响力。  在小班进行品德
期刊
二十多年前,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我毅然地报考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育人道路上一路前行。  一、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爱在教育中。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得关心他们做人。我从思想上关心学生,情感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在爱的感染下,学生的健全人格在逐步形成。  2.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一直把思想工作作为班级工
期刊
思想是心灵火花的怒放,而分享则是烛照他人和自己前行的光芒。2018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教育新时代,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本质要求。新年伊始,本刊特开设《思·享空间》栏目,冀望通过教育名家、专家、校长、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的理念与意见碰撞,以思想激励思想,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主张激发主张,并努力推动新时代的美好教育向前发展。本期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场家庭教育的“盛宴”。  嘉宾:陈风山
期刊
互联网时代,于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顺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必须推动教育头脑革命和发展方式创新。  我们以为,教育改革是最复杂的实践,面对社会化大教育存在的问题,只有全社会协同发力、综合治理,才能得以解决。  做真正的教育,我们要呼吁“救救孩子,还孩子以自由”。中国孩子苦、教师忙、家长累。  孩子苦在哪里?苦在课后的作业,苦在家庭的“课程”,苦在失去天性的自由和快乐,
期刊
一、“人和文化”的理念体系  (一)“人和文化”的创意背景  “人和文化”的提出源于对学校校名的深度剖析和对学校发展状态的思考。  人和小学是2016年9月建成投用的一所新建学校。渭南市的历史记载从明朝开始,在明朝渭南县城只有一条街道,叫人和街,在人和街的旁边有一个儒学学堂,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的人和小学附近,因此,学校建成后便命名为人和小学。人和的命名让学校有了文化的根源,有了追溯。“天地人和”所阐
期刊
2016年9月,我与其他30几位西安小学的校长走进了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等五所小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五所学校的校长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独特的办学思想及个性的课程启人深思。  一、启蒙养正 明理成长  参观中我得知,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为1905年的蒙正学堂。学校现有莘松、春城、景城和畹町四个校区,共138个教学班,近6100名学生,459名教职员工。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网覆盖到校内每
期刊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义。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很难说清楚《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对教育的执著是出于教育信念,还是出于教育信仰。如果说信仰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形式,并多体现在不需实证也难以证实的超验领域,那张美丽的言行不应属于信仰;如果说信仰表现为对信仰对象
期刊
教育家田征说:“评价就是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所以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评价是关键,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引导学生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从而有效地促进团队和谐,在学校管理评价中要有良好的评价思想贯穿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这样评价才更有说服力。  一、教师管理评价  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