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数学教学 掌握学习方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体验数学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把黑板比较精确地画下来,并说明画图的步骤。在学生们交流画图方法时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比例尺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同学们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示和交流。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我用一些蓝色的国画染料着色的水给同学们演示了“体积=底面积×高”这一体积公式。演示完之后,引导同学们交流一下,在演示过程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并在全班交流。同学们的答案很多……然后继续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量中和体积有关系的量是什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仪器的底面积和高与体积有关,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它们变化的比值等于底面积,所以在底面积一定时,高度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开拓学习思路和视野。
  
  三、动手实践,培养创新
  
  学生的发展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圆面积的推导》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以及曲线转化为近似直线的过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剪、拼、摆等方法推导出圆面积,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这样,就可以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另外,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下,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逆向思维等训练形式,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显然,为学生提供自由地看、想、说、做的条件,可促进学生多角度灵活思维,学得更为主动,也就促使学生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四、动手动脑,应用数学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我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要把6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礼品盒用比较昂贵的包装纸包装在一起,比一比,谁的包装更合理,并说明你的理由。同学们经过周密的思考,决定了包装方法。通过这样的探讨,同学们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其他文献
近几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其写作范围的宽泛、思维空间的广阔、立意角度的自由、作文标题的自拟、文章体裁的开放等特点,迅速、广泛地流传于各级各类考试之中,自然也就成了平时写作教学(特别是毕业班写作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材料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概括,从材料主旨的角度入手  阅读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迅速概括材料的主旨,从材料主旨的角度来立意构思自己的作文,这是
期刊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习作时任意编造、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大全》之类的现成素材,导致文非真文、言非真言、人非真人、千遍一律、千人一面。学生笔下的东西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和情趣,失去了作文应有的生命力。《新课标》提倡自由表达,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情感自然流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
期刊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一、概念和语言的发散  同一个概念或问题,在不同的题目中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如:“平均数”这一概念,在简单应用题中称
期刊
新课改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与此相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有着密切
期刊
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比如:我上的数学观摩课“同类项”这一节,这堂课首先提问题:小李有长方形、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
期刊
【摘要】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试卷的重头戏,也是英语教学大纲的集中表现,是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检测。  【关键词】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 题型特点 解题步骤 解题策略    一、阅读理解的试题特点  NMET阅读理解由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两部分组成。它有以下特点:题材丰富,包括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内容;体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四种探究类型阐述了如何使“探究法”渗透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期对数学课的教与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 探究式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学生缺少交流研讨和创新的机会,思维完全受教师牵制,兴趣、奇思异想、创造力在这种教学体制中被磨灭,致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沉闷,不
期刊
柯西不等式虽然在中学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许多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如用柯西不等式来解决非常简单和方便,以下分別简要说明: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组织好应用题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应用题不像式题那样按照运算规则计算即可,其数量关系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又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要组织好应用题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题材要来源于生活实际,体现应用性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即“学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