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经常会发生主力队员发挥失常,或者整体发挥失常。这足以说明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胜负。针对青少年比赛心理素质进行强化或者优化训练,有助于青少年篮球水平的提高。 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主客观因素加以阐述。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 运动员 比赛心理
一、主观因素
(一)缺乏坚定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自信心就是人对自我能力的客观评价,自信心与运动员掌握的技战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态和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基础和保证。自信心可使运动员在状态和心境不佳的状态下,抑制和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假如运动员赛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大赛经验等,都会使运动员产生紧张心理,失去自信心,显得缩手缩脚,技战术水平无法正常发挥,也势必影响比赛的成绩。
(二)缺乏稳定的情绪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由于人类对于生理性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态度体验。在篮球比赛中,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是引起运动员竞技水平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如果过度紧张就会导致心理失常, 进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术水平,不能使临场的心理状态保持最佳。
(三)缺乏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有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精神的适应能力。篮球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复杂的对抗性项目, 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适应能力能否适应场上的变化,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如果运动员对场上出现的一些突如其来的机体刺激和精神刺激,不能自我控制和适应的话,往往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影响技战术发挥。
(四)缺乏对挫折及时调适的能力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或出现失误,难免会产生负性情绪或注意力不集中,研究表明,因失误所导致的负性情绪对当前的事件影响很大。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只有100%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中,才能够发挥自己最佳的潜能。运动员在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后,如果一直在懊悔刚才已经发生的事情,其注意资源被占用,极易形成连续失误。
二、客观因素
(一)外部刺激因素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刺激,如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裁判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篮球运动员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是良性刺激,有时是干扰刺激。在面对两种不同的刺激时球员的感受及其水平发挥也是不一样的。在良性刺激下队员表现士气高涨、斗志昂扬;而干扰刺激使球员往往表现出心理紊乱及异常心理,从而导致心理负荷增大、生理和心理失衡、体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失误犯规增多,乃至比赛失败。
(二)运动员自身因素
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组织出现异常,精神上感到力不从心,临场的情绪一定会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和影响运动员自身正常的临场心理。
(三)教练员因素
教练员赛前和赛中语言及流露出对运动员的期待程度,会对队员产生很大的影响,教练员如果能够正确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切合实际对队员制定出合理的比赛方案,就会对队员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使队员兴奋性高,潜能发挥的越充分。
(四)集体配合因素
队友间默契、流畅的配合,必定增强队员的自信心和队友间的信任感,使运动员在场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比赛场上形势难以预料,每个队员都有可出现失误、漏人、误传、误投时有发生,导致队伍配合和打法不一、不协调。此时,如果队友之间相互埋怨、指责、不信任,很容易引起全队情绪低落,担心失误,结果必然使全队注意力分散,能力全线崩溃,产生运动焦虑,影响比赛成绩。
三、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途径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过程。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就应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运动员进行一些有益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和提高。训练过程中,提醒运动员树立成功的信念,多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提高自信心。
(二)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个性特点进行训练。因为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对青少年运动员要多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尤其是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惧怕失败的打击。对自己要求越高的青少年运动员,越不能容忍太多的批评与指责。过多的批评与指责会导致运动员的消极情绪。
(四)经常对运动员进行一些挫折和抗干扰方面的训练。运动员在完成任务或实现愿望的工程中,肯定会遇到挫折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干扰,平时训练运动员适应这种境况,提高战胜挫折和抗干扰的能力,可减少或降低比赛中遇此境况时的情绪波动。
(五)教练员在制定目标时,要符合运动员的客观实际,应该是在一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作为一个教练员应该明白,自己的训练与指挥能力,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动机水平。适时调节运动员情感,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六)应用赞扬、鼓励的手段。这种积极的社会强化手段,对女运动员非常重要。积极的强化手段是运动员行动的动力。反之,消极的强化手段则将成为其行动的阻力。
实践证明,竞技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就会越大,情绪波动的可能性也越大。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机能状态越趋于稳定,心理发挥水平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我们应当建立相应团队的心理支持体系,如教练员、领队、队医、家长、心理医生等,来帮助运动员取得良好的心理发挥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钱泉.如何解决篮球教学中的不可控制性[J].体育新课程.2005.
[2] 张忠秋译讲座.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心理训练要素和心理调控方法[Z].
摘 要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经常会发生主力队员发挥失常,或者整体发挥失常。这足以说明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胜负。针对青少年比赛心理素质进行强化或者优化训练,有助于青少年篮球水平的提高。 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主客观因素加以阐述。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 运动员 比赛心理
一、主观因素
(一)缺乏坚定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自信心就是人对自我能力的客观评价,自信心与运动员掌握的技战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态和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基础和保证。自信心可使运动员在状态和心境不佳的状态下,抑制和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假如运动员赛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大赛经验等,都会使运动员产生紧张心理,失去自信心,显得缩手缩脚,技战术水平无法正常发挥,也势必影响比赛的成绩。
(二)缺乏稳定的情绪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由于人类对于生理性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态度体验。在篮球比赛中,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是引起运动员竞技水平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如果过度紧张就会导致心理失常, 进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术水平,不能使临场的心理状态保持最佳。
(三)缺乏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有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精神的适应能力。篮球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复杂的对抗性项目, 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适应能力能否适应场上的变化,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如果运动员对场上出现的一些突如其来的机体刺激和精神刺激,不能自我控制和适应的话,往往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影响技战术发挥。
(四)缺乏对挫折及时调适的能力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或出现失误,难免会产生负性情绪或注意力不集中,研究表明,因失误所导致的负性情绪对当前的事件影响很大。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只有100%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中,才能够发挥自己最佳的潜能。运动员在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后,如果一直在懊悔刚才已经发生的事情,其注意资源被占用,极易形成连续失误。
二、客观因素
(一)外部刺激因素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刺激,如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裁判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篮球运动员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是良性刺激,有时是干扰刺激。在面对两种不同的刺激时球员的感受及其水平发挥也是不一样的。在良性刺激下队员表现士气高涨、斗志昂扬;而干扰刺激使球员往往表现出心理紊乱及异常心理,从而导致心理负荷增大、生理和心理失衡、体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失误犯规增多,乃至比赛失败。
(二)运动员自身因素
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组织出现异常,精神上感到力不从心,临场的情绪一定会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和影响运动员自身正常的临场心理。
(三)教练员因素
教练员赛前和赛中语言及流露出对运动员的期待程度,会对队员产生很大的影响,教练员如果能够正确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切合实际对队员制定出合理的比赛方案,就会对队员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使队员兴奋性高,潜能发挥的越充分。
(四)集体配合因素
队友间默契、流畅的配合,必定增强队员的自信心和队友间的信任感,使运动员在场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比赛场上形势难以预料,每个队员都有可出现失误、漏人、误传、误投时有发生,导致队伍配合和打法不一、不协调。此时,如果队友之间相互埋怨、指责、不信任,很容易引起全队情绪低落,担心失误,结果必然使全队注意力分散,能力全线崩溃,产生运动焦虑,影响比赛成绩。
三、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途径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过程。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就应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运动员进行一些有益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和提高。训练过程中,提醒运动员树立成功的信念,多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提高自信心。
(二)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个性特点进行训练。因为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对青少年运动员要多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尤其是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惧怕失败的打击。对自己要求越高的青少年运动员,越不能容忍太多的批评与指责。过多的批评与指责会导致运动员的消极情绪。
(四)经常对运动员进行一些挫折和抗干扰方面的训练。运动员在完成任务或实现愿望的工程中,肯定会遇到挫折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干扰,平时训练运动员适应这种境况,提高战胜挫折和抗干扰的能力,可减少或降低比赛中遇此境况时的情绪波动。
(五)教练员在制定目标时,要符合运动员的客观实际,应该是在一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作为一个教练员应该明白,自己的训练与指挥能力,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动机水平。适时调节运动员情感,能够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六)应用赞扬、鼓励的手段。这种积极的社会强化手段,对女运动员非常重要。积极的强化手段是运动员行动的动力。反之,消极的强化手段则将成为其行动的阻力。
实践证明,竞技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就会越大,情绪波动的可能性也越大。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机能状态越趋于稳定,心理发挥水平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我们应当建立相应团队的心理支持体系,如教练员、领队、队医、家长、心理医生等,来帮助运动员取得良好的心理发挥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钱泉.如何解决篮球教学中的不可控制性[J].体育新课程.2005.
[2] 张忠秋译讲座.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心理训练要素和心理调控方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