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效思维培养的“五途径”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动手操作——导思
  
  新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具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而动手操作就是一种以“动”导“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有效形式。在课堂上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之后,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1)画出120度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2)不用量角器,画出120度的角。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动手操作与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就有了两种画法: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30度的角拼起来画出120度的角:用两块三角板60度的角拼起来得到120度角。(3)教师提出:还有新的画法吗?再一次提供动手实践平台,此时学生积极性更高,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一种方法:用三角板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板60度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度的角。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是很难有这样的结果的。
  
  二、设置悬念——促思
  
  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其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其思维也就越活跃。如我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再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然后让学生报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由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猜”的度数与学生量得的度数一样,学生很好奇:“老师,您没看见我画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也没量过角的度数,怎么就猜得这么准呢?”带着这样的悬念。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当然十分理想。
  此外,教师还应经常创设一种欢快、轻松、愉悦、吸引力强的情境,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教师要尽量采用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等亲切、协商的口吻和诱导的语气。使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创设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场景,让学生思想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
  
  三、沟通联系——广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设计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对有关知识竖成线。横成片的知识网络,从而渗透转化及对立统一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后,学生对公式运用比较自如。计算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熟练。为沟通三者间的联系,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意在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解释它们的演变过程。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广度思考。他们在课内没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把问题带到了课外。有的请教家长,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自发进行讨论。课内的学习在课外得到了延伸,又把课外学到的知识带到课内,形成良性循环。
  
  四、展开辨析——启思
  
  教学中应经常性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对有关知识逐步趋向明朗,从而形成共识。
  例如。我在教学121x12的笔算时,让学生自主计算后汇报笔算方法,刚汇报完,另一个学生又举起手来。他把12分成4x3,先用121x4等于484,再用484x3等于1452。原来他说的是口算方法,不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我心中略一迟疑,但出于对学生自尊心和求异思维的保护,我还是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里?”
  生1:我觉得这种方法不用笔算,口算就能得出结果。
  生2:我还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用121x10等于1210,再用1210x2
  生3:不可以!因为用121x10求出的是10个121是多少,少算了2个121。应加上121x2,不是乘2。
  从孩子们一张张高兴的笑脸上,我感觉到他们因争论获得了思维的快乐。
  
  五、采用游戏——形思
  
  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组织游戏练习,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
  在《生活中的正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情境:首先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信封,里面分别写着一些正数、负数和0。再请两位学生分别拿着写有正数和负数的牌子。要求学生如果你的信封里是正数,就在写有正数的牌子前面排成一列;如果是负数,就在写有负数的牌子前面排成一列,看看谁的朋友找得快。找得多。我用这个游戏作为一节课的结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信封里是0的同学找不到自己的朋友,进而得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一重要结论。
  
  (作者单位:三明市梅列区东安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动力    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以理激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等名人名言教师要挂在嘴边,常说常用,同时可以利用板报、橱窗、晨会、班会以及课堂等阵地经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再设“应用题”教学单元。不再出现“应用题”这一名称,而是将“解决问题”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分散融合在其他学习领域中。新教材虽然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笔者认为。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尝试对分数应用题部分进行教材解读并提出
期刊
前段时间我听了不少低年段的阅读课。这些课的共同点是,都用一大段时间教学生认读生字。每课大约十来个生字,读音教学用去20分钟。具体步骤是:①出示生字卡让全体学生一个个认读;②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说出每个生字读音的特点,如前后鼻韵母、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声调等:③根据不同汉字读音的特点一边教拼音一边教汉字;④让学生在读汉字的过程中口头组词;⑤每组学生轮流读;⑥各组学生开火车读;⑦摘掉拼音再读。这样的识字教学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倾听”、学生之间的“倾听”,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我们把学生的叙述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漏听的现象称之为教育的“失听”。    一、课堂教学“失听”现象分析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失听”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拒听。  案例1 一位教师正在讲课:“课文第5自然段再次让我们明白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期刊
背景分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地震。该地震烈度之强,受灾之广,伤亡之众,损失之巨,世所罕见。因地震正值上课时间发生,师生伤亡尤为惨重。连日来,各种媒体抗震救灾的报道铺天盖地,惨绝人寰的灾难画面和持续刷新的伤亡数字,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也引发了师生如何有效防震自救的思考。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距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仅200千米。省内长乐
期刊
提问是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笔者认为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抓住以下六“点”。    一、新课的“导入点”    大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新课导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他们往往运用设问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为内在需要,诱发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
期刊
小学教科书里有很多童年题材的课文,深入分析这类课文里的“童年之美”,才可能在教学中自觉引导学生体验“童年之美”,从而丰富、拓展和升华儿童的童年体验。  教科书里的“童年之美”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童稚之美    童稚,儿童的幼稚。儿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由于他们经验的缺乏或不足,这种感知和认识的方式便打上了儿童的特点,在成人看来,这就是一种稚气。笨拙、稚气正是儿童的可爱之处。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而口语交际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训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地设置了“请您听我说、学、读、诵”的课前三分钟听说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一、二年级:“请您听我说——快乐早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个学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学讲普通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
期刊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经过努力,学生无论独立阅读、自主作文、富有个性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以学生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为突破口    课堂教学就好比是师生一起来到渔场,实践、
期刊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白坚教授在教学作文《比手劲》时当场叫学生上台比手劲。他引导学生观察时要用好“眼耳鼻舌手”,让自己作文时有话可说。他先指导全班学生观察参赛同学的容貌;接着观察衣着打扮;然后观察动作、心理活动、脸部表情;最后观察气氛和环境。比赛一结束,李教授就叫学生开始写作。孩子们通过这些现场活动,有了一肚子的感受要倾诉,再加上李教授有条不紊地引导,知道了观察的顺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