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的是美好的

来源 :成长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我们置身于其中,所以可能不会感觉到中国的城市究竟是以一种什么速度在膨胀和发展。儿子从澳洲回来,我们上咖啡厅,他被形如大厦般的现代咖啡厅吓倒,在他看来,悉尼不过是一个村庄了。毫不奇怪,原因只有一个:中国人多。人多,自然容器就大。
  远一点说欧洲,法兰克福这个欧洲的大枢纽,只有几幢高层建筑,让希望看到高楼大厦的中国人有些失望。好了,究竟什么叫大城市?如果大城市只是让我们的年轻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为房子消耗青春,如果大城市只是让我们的白领为了竞争日日在其中疲于奔命,如果大城市只是让我们彼此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大城市只是让我们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我们要这劳什子何用?
  但事实上城市正在强化这种功能,而不是创造一个人际交流生活进步的境界,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标准。城市的产生是人的创造力延伸的结果,所以,不谈人的价值观只谈城市建设是徒劳的。城市不是以竞争为目的,而是以美好生活为目的,既是以生活为目的,就不会把城市设计得那么巨大,因为它并不指向个中心,这个理念直接否定巨无霸城市观念,支持城镇化或大城市卫星城的合理布局。
  我曾对朋友说过北京的房价无论在奥运过后还是在未来几十年都不会降,因为有一个公式可以推论:以日本东京为例,这个国家总人口有多少,有百分之几的人会涌入首都?你换算一下中国的总人口,再按同样比例计算一下将有多少人会聚集到北京?你就会颤栗不已。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的心里怎么思量,它的行为就怎样。我们作为城市居住者的人,如果不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就会投身到城市建设上,最后制造出让我们痛苦的巨兽。
  欧洲的宗教观念即使式微,却仍然保持城市进步文明的特征。像德国歌德堡那样的小城镇在欧洲比比皆是,为城市化的常态。有一次我站在路上,遇到三个妇女是否需要问路帮助的友好征询。仅此一点,我就想在这个安静的小镇永远地住下来,因为它符合美好生活的原则。实际上在美国,最丑陋的景观就是为数并不多的几个大都市,大部份的中小城镇代表了真正的美国精神,尤其是西部的保守城市,充满了教堂而不是商店。他们日复一日地过着简单平静的幸福生活,看着老款电视。我开始充分怀疑我们在开拓城市化创造力的进程中是否逾越了允许的速度和界限?所有人都为了竞争涌到几个大城市,为了抢工作而面目狰狞,为了付按揭而汗流满面,会快乐吗?我们的城市设计者绝不能仅仅是一个建筑工程师,应该是人性或灵魂工程师,因为城市最终是给人用的,是让人幸福和快乐的。如果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城镇成为工作重点,如果大城市工作分区和卫星城得以结合,将有一个大逆转城市对我们成了生活中心而非工作中心,因为工作永远是为了生活的。
  巨无霸城市无论出现在东方或西方,都是人类对自身目标误读的结果。关于城市有很多可谈,我只谈最重要的,的确,“小的是美好的”。
其他文献
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分几个阶段,特别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一番全新的审视与完善,使它更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固有观念中的预习存在着哪
1.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学生数量较少的教学班。班额学生数量是一个动态变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对“小班”的班额有不同界定。相对小学以往4
期刊
一、减去“无意义的繁琐质疑”教师的问题多而杂、琐而碎,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时间,只凭主观想象来应付,答对了不知道为什么“对”,错了更不知道“错”在哪里。如果问题多为填空
本篇论文以多元化古典舞教学的基本定义为切入点展开论述,然后简略阐述多元化古典舞教学的教育价值,最后从基本功训练唱响课堂教学主旋律、音乐欣赏造就艺术想象的翅膀以及歌伴
2014年注定是北京商业不平凡的一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市场需求以及消费模式迅速转变,其影响都深刻的传导至商业领域。面对销售业绩增长的放缓甚至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社区的建立。根据美国教育家博耶的说法,一个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即学校的教育教学目的是清晰和明确的;学校是能相互尊重和相互
期刊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
期刊
成功的曲艺创作,不但要有深刻新颖、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鲜明的创作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基层曲艺的创作展开了探讨,系统阐述了创作对于曲艺的重要性,并对曲艺的
“教后记”记录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是教师切身的感受。“教后记”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一般说来,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