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学粤友营:粤文化的保育使者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xt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后,来自佛山顺德的小宜还依稀记得儿时游玩广州的情景。每年暑假,外婆带着她从基围渡头坐船出省城,穿过满布骑楼的街道,来到“BO佬大厦”(南方大厦),给她买个洋娃娃。进入学生时代,小宜开始行走于北京路,新华书店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
  今年暑假,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小宜,报名参加“粤学粤友营2.0社区导赏员培育计划”,学习成为一名老社区的导赏员,希望以此开始一趟成年后的暑假省城之旅。
  粤学粤友营是一个关注广东本土粤文化的社区教育项目,由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主办,链接不同界别的粤文化有心人共同策划,期待以“体验式”课堂聚集粤文化爱好者,组成可持续发展的兴趣性议题小组,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推动本土文化的认同、保育与发展。
  链接有心人
  培育计划开始后,主办方为小宜安排了一名“80后”公益导师——电车。


  电车生长在广州海珠区。几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几位土生土长、喜欢行走广州、有着本土情怀的同龄人,并开始运作起一个叫“广州街坊情”的市民团体。经过几年的摸索,广州街坊情在2012年正式将活动形式定位为基于老社区的导赏活动,简称“社区导赏”。
  “社区导赏”是一种由市民组织的城市导览活动,导赏员带领参与者穿街过巷,介绍特定路线上社区居民生活体验、街区特色小铺、历史古迹及社区历史文化变迁史,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感受地方生活的风俗与情怀。
  为了方便理解,有人给导赏员起了一个生动的名字,叫“社区活地图”。电车是海珠老社区的“活地图”,他在地图上标注不下10个可以讲述广州城发展与变迁的据点,并以此作为导赏的地图。
  2014年,广州街坊情加入广州公益慈善书院的社区教育项目“粤学粤友营”第一期。电车作为“社区导赏”课的课程讲师,为学员开展导赏活动。
  “粤学粤友营”由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主办,链接了广州地区关注本土文化保育的不同界别有心人。在2014年的第一期中,项目组组织了为期2个月的粤文化体验课堂,带领关注粤文化的城市居民体验包括粤剧、社区导赏、栋笃笑、粤菜、粤语说书、西关铜艺及咏春共7个主题的课堂。
  保育粤文化
  粤文化的保育和发展是粤学粤友营的核心议题。
  去年首期的课程设计以简单的体验为主,课程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后,虽然热闹非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学员大多抱着猎奇心态加入其中。
  这促成粤学粤友营在今年升级为2.0,深耕“社区”,课程的主题更为明确和精准——社区导赏,引领学员回归到具体的社区,行走社区,搜索史料。
  粤学粤友营2.0的定位与广州街坊情的价值倡导不谋而合,因而广州街坊情成为了课程的重要合作方,负责课程的具体教学工作。街坊情的团队成员化身为导师,陪伴学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带领学员体验导赏活动,讲解导师理念与技法,协助学员练习如何成为一名“社区导赏员”,组织属于自己的导赏活动。
  生长在广州的土著、来自顺德的邻居、居住在广州的后来者……一群年龄各异,工作与背景都不尽相同的人们,聚集在“粤学粤友营2.0社区导赏员培育计划”的课堂中,成为预备导赏员。
  不同于第一期的政府资助,学员免费参加培训。2.0的课程培训以学员自付及社会筹款的组合形式募集资金,每位学员都需要自行支付每人300元的学费。
  项目组的成员陈欣一开始并不看好付费培训的形式,当时课堂规模设计为20人,但她曾估计只有10人愿意付费参加。但出乎陈欣的意料,招募文案一出,几天内就完成了招生目标。第一堂公开课上,听众纷纷围住老师与主办方询问如何可以报名加入。主办方认为,很多人经历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消逝,他们是想要做点什么,却苦于无处下手。
  在社区深耕
  粤学粤友营为他们提供参与和行动的机会。粤学粤友营2.0的课堂已经于9月26日结束,20多名居民组成了“龙之津”、“西华路”、“文明路”及“龙导尾”四个小组,分别完成了各组一次的社区导赏。居民们积累了作为社区导赏员的首次经验。
  经过一系列学习与走访,学员小宜发现自己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对生活的地方认识不足,那是人们未能好好保育本土文化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导赏员,她希望将粤文化传承下去,让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关注自己生活的地方,自觉爱惜和保护那些旁人觉得微不足道的文化。
  在公益慈善书院看来,对于成人教育而言,教不是重点,结成小组,协作行动,互相讨论,交换观点,反而是更重要的学习模式。书院的理念是让教育回归民间,以成人为服务对象,希望链接居民组成不同的议题性兴趣组,在小组活动中提高居民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引导居民关注社区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最终建立学习型网络。
  “粤学粤友营”项目组也看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集体情怀已经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基础。这种情怀将更多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他们组成以“地方文化保育与发展”为议题的兴趣组,找寻自己的街区历史与社区生活故事。
  “粤学粤友营”项目组设想,未来将继续与“广州街坊情”团队一起,支持目前发展起来的四个社区导赏小组,持续深耕社区,凝聚居民开展社区教育,共同探索城市文化保育与社区建设的可能。
其他文献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性格直爽,敢于直言。  9月21日,出现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上,与嘉宾谈及中国教育公益发展问题时,他不改性情,毫不避讳地指出国内地方许多政府热衷于喊口号,不做实事,认为政府解决教育问题上要多创造条件,让公益组织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丁学良毕业于哈佛大学,先后在美国、香港等地工作,教育与公益是他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之一。由于常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他得以接触和研究
期刊
家族基金会对于社会有什么价值?首先,家族基金会和公司基金会相比,它没有市场利益的诉求,更加纯粹;其次,家族基金会有财产的独立性,可以为社会创新承担风险;第三,家族基金会是腐败率最低的。因为家族是自己拿钱做慈善,如果自己再拿回去,这不合逻辑。(来源:中国网)  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社会创新,就是全面激活未被有效利用的资源  资源原本就在那里,只是没有被利用到,没有被激活。社会创新就是设计出一个好的
期刊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多年来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在他看来,教育公益组织是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实验者和引领者,教育公益组织应该推动公民教育,这既包括软性的服务他人,更包括硬性的抗争表达。  教育创新的探索者  中国财富:教育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议题,在你看来,在教育改革或者教育创新事业中,民间公益力量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朱健刚:民间公益力量在教育改革
期刊
8月底,“TOT性安全教育讲师”系列培训顺利结束,参加培训的学员将作为“教师的教师”,前往广东偏远的乡村学校,为当地教师进行儿童性安全的培训。  这是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下称“绿芽基金会”)发起的乡村儿童性安全教育项目,希望能够提升乡村教师开展性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同时推广普及性安全教育知识,提高乡村儿童预防性侵害的意识和应对性侵害风险的能力。  作为一家关注乡村妇女儿童发展的公益组织,
期刊
9月,广州公益圈热闹非凡,教育公益组织是当中的主角。  月初,广州多家公益组织联合发起图书众筹,计划筹集业内专家、媒体人以及公益人,合力撰写“教育公益案例集”,详解民间教育公益现状,为公益同行及后来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1日,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举行,一众公益人、媒体人和学界专家汇集广州,共同探讨民间教育,助力乡村儿童发展方向。主办方希望藉此搭建资源整合平台,解决当下流动及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
期刊
梁晓燕,民间教育学者、资深公益人。曾于大学任教十余年,后从事杂志、出版工作,参与发起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2003年前后,她全职投入民间教育公益事业,曾先后担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近年来,致力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益组织的整体发展,是历届教育公益组织年会的重要策划人和组织者。  作为中国教育公益的先行者,梁晓燕对国内教育公益领域的
期刊
1931年,梁漱溟先生读到当时的“现代教育名著”系列之《丹麦的民众学校与农村》(贝脱勒等著,商务印书馆,1931年1月初版)时,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的文章来谈社会自办教育与的重要意义与官办教育的弊病。这篇疾呼反对国民党官办教育的文章,今日读来,仍不失为“针砭时事”之大作。  梁先生说,“我们敢说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
期刊
9月21日,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本次论坛的轮席主席单位,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下称“春桃基金会”)联手广州慈善会、广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发起“儿童阅读联盟”。  按照发起方的设计,儿童阅读联盟旨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儿童阅读机构的发展,将通过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并向专注于儿童阅读项目的民间机构提供项目配资、行政费用支持等,助力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实现推
期刊
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有华侨捐款购买飞机,赞助孙中山革命。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日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国人逐渐认识到空军建设的重要性。战争结束后,上海人民发起“航空救国”运动,向美国订购18架驱逐机,分别以捐献者名号命名。南京政府于1933年5月组织“全国航空建设协会”,管理经各地汇缴的飞机捐款。群众性捐款献机运动形成全国规模。抗战全面爆发后,各种形式的捐款献机运动几乎从未间断。  国人慷
期刊
苏苏是广东湛江遂溪县的留守儿童,今年3岁,个子瘦小,不爱说话。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奶奶要忙于农活,苏苏经常自个溜达在马路上玩,有一次竟然在竹林里睡着了。妈妈知道后,心里很是内疚,只好在今年3月把她送到幼儿园。当时,苏苏还不够3岁。  刚到幼儿园时,苏苏的话很少,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也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只喜欢躲在老师的怀抱里。老师很疼惜,经常抱她,和她说话,也教会其他的小朋友照顾这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