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习惯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爱情论》的前言中,司汤达一开始就以轻快的步伐超越了以前那些懒惰的作家,他们仅仅编录了“四五百种难以辨认,连续不断地构成爱情的情绪”后,就退出了比赛。而司汤达对“爱情”不遗余力地归纳、分析、修饰、提炼,在收集涉及“爱情”的奇闻逸事、机锋俏语方面下足工夫,他的所得已远远超过了五百这个界限。
  如今,在这部睿智幽默的小说处女作《爱情笔记》中,德波顿可谓是接过了司汤达的传力棒。打开此书,好像司汤达活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现代批评理论下岿然不动(他确实做到了)的他,觉得辟构和解剖(爱情)以寻求更深刻的理解是一件有趣的事(他很可能会这样)。他也有这一冲动,但同时又保留了一个小说家的同情。
  小说的章节都有标题,如《爱情宿命论》、《诱惑的潜台词》、《不和谐的音符》、《爱情恐怖主义》等,这些章节又被空行分割成简短、标码的段落。德波顿用亦庄亦谐的哲学思辨探讨爱情,这种伟大的情感曾被司汤达比作银河,“是一个由无数的小星星组成的闪光的星云,而且其中的每一颗星又都是模糊的一团。”小说的叙述者情有独钟,患得患失,却又理智得可爱。他与一个名叫克洛艾的姑娘之间缠绵而多舛的浪漫故事把他送上了探索自己星空的旅程。
  在从巴黎到伦敦的班机上,他和克洛艾相遇,两人从飞机上的安全指示卡聊起,感情一路升温。接着在“危险的关系”和“老子”之类的饭馆共餐,相互引诱、做爱、相爱,把两种繁忙的伦敦生活(他是建筑师,她是杂志的平面设计师)部分融为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有它建立在共同经历(比如一起在街头发现一具尸体,又如两人在面包店遇到一个男子塞给克洛艾示爱的纸条)之上的自身历程和反复出现的主题乐章。他们共度假日,起初如痴如醉,而后随着激情的消退事情就不那么美妙了,最终在离开巴黎的班机上,浪漫情怀失事坠毁。小说暗暗地把这架飞机比作他们相遇时搭乘的那架的坏兄弟。
  小说开了个大胆的玩笑:所有这些情节是如此地司空见惯,平淡无奇。(我们可以设想叙述者借助那些散见于全书中,形象生动的图表来绘成一条抛物线,而故事则应当紧随此线展开。)德波顿对此一清二楚。叙述者也同样明白,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把自己的样板情史当作生活的中心,或是他形而上的腾空三周的奇异跳板。所以,爱情方面稍有进退,他都会来一番细致入微的分析或是阵阵蔚为壮观的玄想。
  偶尔他也会率然操起疯狂的后结构主义式的修辞,连篇累牍地夸夸其谈,不可思议地穷究学理。出于对克洛艾假装高潮到来的担心,叙述者竟用对数的方式来描绘她反应的真实度:
  起初我难以想象一个持续3.2秒的谎言会和谐地存在于一个由八个0.8秒的挛缩组成的序列之中,而最初的两个0.8和最后的两个0.8(共3.2秒)是真实的。想象这个序列全部是真实的,或全部是虚假的要容易得多,但是一个真实-虚假-真实的模式显得有悖常理,而且没有必要。
  有时他也有敏锐的观察,真挚的情思,锋芒毕露而又不乏深度:
  和心上人的厮守令我们幸福无比,对他们的爱也必然阻止我们去开始另一段浪漫的恋情。但是如果我们真心爱恋他们,为何我们会认为这爱是一个损失,除非爱本身开始消退?答案也许就在于一个令人并不自在的想法,即虽然我们解决了爱的需求,却并不总能满足我们的渴望。
  他求教于阿维拉的圣特雷萨,达尔文,弗洛伊德和特尔菲的神示——这些古往今来伟大的智者们,援引他们的高见,如同拿自己的爱情状况向他们进一步咨询。
  《爱情笔记》的生动有趣来自其畅快淋漓的叙述方式:哲理性的思考像一个个探空气球频频升空,紧接着又被现实的子弹纷纷射破——这些子弹是指那些屡见不鲜,爱情路标式的事件。理论一旦瘪气,就消解成小说,化为一幕幕紧凑、轻快的喜剧场景。于是,在求爱时叙述者决心撇开原有的个性,将自己改造成克洛艾也许会垂青的形象:“我想,她对情人的看法可比作是紧身的套装,而我认为真实的自我却很肥胖,所以那个晚上所发生的事就像一个胖男人试图将一套过小的衣服穿上身。”
  然而问题在于,他对克洛艾的了解程度还不足以知道她想要些什么,直至后来用餐时他发现克洛艾喜欢巧克力蛋糕,而他只好要了他极其讨厌的甜点。克洛艾认为巴赫的康塔塔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真假嗓音的交替互唱”, 这使她看似完美的现实戛然而止。而与柏拉图式“另一半”完美结合的梦想则随着克洛艾买回的那双实属可怕的鞋子而告终,它有“木屐式的坡形鞋底,跟部急剧升到一把匕首那么高,但宽度又宽似平底鞋的鞋面”,还有“高高的后帮用一跟装饰着蝴蝶结和星星的结实带子围拢,有点儿洛可可的纤巧繁琐。”这对恋人互相指责是对方把钥匙锁在了门里,为了这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而此时叙述者正在反复推敲政治恐怖主义和爱情恐怖主义的差别:前者例如日本红军屠戮机场乘客事件,后者则是“通过在伴侣面前爆发(痛哭流涕,大发雷霆及其他什么方法),试图让他/她回心转意的所有计策(生气、妒忌、内疚)”。
  小说布满陷阱,但德波顿的妙处即在于这些机关并不使人生厌,而是趣味无穷,这不仅仅因为我们体会到了他在驾驭这些小把戏时的欢欣鼓舞。而这当然和旁观一个作家炫耀卖弄大不相同。书中出人意表之事常能奏效,德波顿竟能透过克洛艾那自我陶醉的恋人的一副近视眼镜,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使我们在对两人分别深表同情之时,也理解为何克洛艾始终无法忍受他的原因(有哪个女子愿意和一个只因她买了双难看的鞋就质疑爱情的人长相厮守?)。
  故意以常见的情节为框架来建构小说是件棘手的事。然而,正因为我们对它们如此熟悉——初次动情的脸红,最后关于钥匙的争吵——这部小说才显得真实可信,趣味盎然。德波顿大胆地玩了个游戏,看看读者对这个观点是否较真:虽然小说开头就告诉我们:“唯有当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但我们大多仍然愿意相信有那么一段浪漫恋情还是挺重要的。
  小说妙句迭出,幽默风趣,不动声色地考验读者的智慧,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之有关。《马克思兄弟式思维》一章非常精彩,它脱胎于“马克思曾演绎过的一个古老的笑话,他笑话自己不想俯就那个愿接纳他这种人为会员的俱乐部”。作者轻易假定读者会知道此处的马克思是格罗克而不是卡尔,然后继续讨论起这种马克思主义来。此种理论讨论如下问题:在对方虽然已经爱上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继续去爱对方。只有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德波顿才会一时忘形。在小说临近结尾处,他急欲要让读者确知,艰辛的脑力劳动终于使叙述者百般无奈:
  爱情教会善于分析的人一种谦逊,教会他无论怎样费力地找到不可改变的确凿真理(为其结论编号,将其装入整齐的序列),分析也永远都是有瑕疵,因此从来与谬误相去不远。
  虽然德波顿道出的是原本就一目了然的真理,我们却不能指责他,这并不因为他是位出色的小说家。或许有人认为,如今可不是文学史上的理想时代,可以凭着大众读者的智力,细节鉴赏力,甚至于阅读能力来孤注一掷。希望《爱情笔记》能觅得知音,那样的人能够欣赏书中的玩笑,理解小说可以兼有趣味性和严肃性,相信讽刺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技艺,此外还得做到,无须提示即可区分格罗克和卡尔这两个马克思。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录。斯特兰德马不停蹄地行走着,拍摄着,关注着。他的目光从城市而村落,从本土而异域,从纯粹的形式意味浓厚的摄影而社会文化内涵的生气灌注,我觉得斯特兰德是一个摄影者,也是一个思考者,更是一个“影像现实主义作家”。    一    尽管照相机的背后从来都是一双有选择的眼睛,看到了这个,就意味着遮蔽了那个,因此我们不必对照片满怀期望,期望它保留了我们想看到的任何瞬间,或者还原为历史的现场
期刊
五十年前,一位年轻美女惨遭杀身之祸。这一悬案,至今仍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  黑大丽花谋杀案是报刊业新闻领域内最后一个独家报道的大案,其后不久就出现了电视摄像机、广播车和电视现场报道记者。这个在加州南部发生的耸人听闻、与性犯罪有关的首起案件,成为日后大量此类案件的先例,如梅森谋杀案、山坡勒人案、红灯匪徒案、无数跟踪并袭击女子的案件以及或许在其中最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  曾经在伦敦杀害数名女子的杀人
期刊
在英国与美国,他是畅销书作家,而在德国,他还只  是个“探秘者”——英国幻想小说家菲利普·普尔曼  想象一下我们的灵魂能有个表现其存在的躯体,比方说以某种动物的模样出现——当然应是一种能够理解我们的想法、会说话、并能陪伴我们一生的动物,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当我们坐在咖啡屋前一边晒太阳,一边观看行人带着他们各自的有着动物模样的灵魂在我们面前走过,我们的灵魂所赖以寄存的躯体——也许是猞猁、松鼠,也许
期刊
作为阿兰·德波顿五月访华之行的陪同人员之一,我在启程赴京接机之前,自然免不了要对他的个人资料多看两眼。他的个人网站(www.alaindebotton.com)材料充足、界面友善,可以听他本人朗读的《哲学的慰藉》,看他在电视节目里与别人讨论关于身份焦虑(status anxiety)的问题,当然,也可以点击email地址(adb@netcomuk.co.uk),与他直接交流。他回信的速度出奇的快,
期刊
纽约·伦敦·巴黎:一次时空与城市的旅行    去年是北京建城850周年,北京三联书店出了一本关于1949年之后北京老城被毁的书《城记》。据说作者原先起的书名叫“城祭”,寓意不言自明。中国的城市,有悠久历史的并不少,但在战争、动乱、经济建设的重重挤压中能延续自身风格的——无论是建筑上还是精神上的——却不多,城市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社会的传统,似乎也在一点一点消失。最近英美书界接连出版了几种关于城市的新
期刊
陆地,那漠然的缄默  大海,那顾自的喧嚣  都向我传达同样意义的讯息:--  超然、冷漠,我们顾自生存,你也同样独立  内心的寂寞犹如完好无损的绑带  将你束缚;我们并未将你束缚;  可是有谁,会把你从你的自我束缚中解救?  怎样的心会触动你的心?怎样的手才会触摸到你的手?--  我时而自傲,时而逆来顺受  有时,我会记起往昔岁月  当友谊仿佛并非遥不可及,  所有人,包括我,似乎并不那么冷漠, 
期刊
安德烈·马尔罗、杜拉斯、奥威尔、奈保尔,四位的品性和人生履历差异很大,甚至完全不同,将他们归类并列有点滑稽。但,他们有相同之处,他们同是作家,欧洲作家,前两位法国,后两人英国(只是奈保尔的身份有点暧昧),他们又都来过远东,或旅游或生活,或探险或谋职,或一别不再或三番四次恋恋于此,为此,他们都作了著名的文学陈述。  有很多世纪,远东对于西方人是难以挥却的梦,是神秘的土地,是深邃玄妙的思想之井,是乐土
期刊
Unabashed adult Harry Potter fans are very, very dear to my heart, and obviously in the case of Order of the Phoenix, they were the ones who were physically able to lift the book。  ——J.K. Rowling  对我来
期刊
看韩片曾一度中毒。具体症状为坐在沙发上不说话,任屏幕上片尾字幕冉冉升起,直到退完碟片,仍陷在里面走不出来,一个人对着电视机发愣,余下的时间什么事都做不进去。  总有一种彻心彻骨、无边无际、无从稀释的悲和恨在里面,常常是极度的刚烈,极度的暴力,极度的扭曲,极度的血腥,男演员最典型的银幕造型,就是咬紧牙关,收紧下巴,怒目圆瞪地对着镜头,镜头定格,一动不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当然也有极度
期刊
《大象》 Elephant    导演:加斯·冯·桑特(Gus Van Sant)  产地:美国  这是平静普通的一天,一群彼此认识或不认识的高中生在学校里各忙各的事。有些小女生的闲言碎语,有些情侣间的耳鬓厮磨,有些独自一人的莫名悲伤,青春的美丽与哀愁在这个不大的校园里一如往常地上演着,直到阿里克斯和爱瑞克拎着枪走进来,一场不平常的屠杀开始了。影片全长75分钟,前50分钟摄影机不断转换视角,让观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