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徽耄念之宝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这位25岁登基的皇帝至此已执政55个年头了。乾隆践祚之初,曾表示如果天假其年,他执政满60年即告退位,不超过其祖父康熙在位61年。而此时,乾隆帝身体依旧硬朗,国泰民安,本朝纪元55年又逢八秩大寿,理应大庆特庆。
  庆贺活动中镌刻皇帝之宝为重中之重,印文乾隆亲自审定,取自《尚书》九畴中第八”念用庶徵”,乾隆帝解释说“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庶徵之八,可不念乎,念庶徵即所以念万民。”乾隆自觉身心康健,未形智衰,钦定印文《八徽耄念之宝》,交清宫造办处用上等和阗玉镌刻。
  乾隆钦定《八徵耄念之宝》后仍不尽意,另镌刻副宝《自强不息》,个八十岁的老人,治理这么大的个国家,有这份心态实属不易。乾隆皇帝生十自臣子们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又作了如下解释“予既镌《八徵耄念之宝》,复副以《自强不息》:亦犹七旬时刻《古稀天子之宝》,副以《犹日孜孜≯,皆铭乾惕之志也。”事隔二百多年,我们依然可以读出乾隆皇帝那颗拳拳之心。
  这方碧玉宝玺由干乾隆的子孙们不争气,不知何年何月流落他乡,有纪录可查的是1970年在巴黎卖过次。这次重现,登上苏富比拍卖公司伦敦秋拍的封面。就在一天深夜,中国人大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在远离紫禁城万里之外的英国,一番惊心动魄的博杀,最终以3,569,250英镑成交,约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乾隆皇帝是无法知道这一结局的,历史无情,即便是天子,左右得了时局,但左右不了身后。
其他文献
在大量楚文物面世以前,人们对楚艺术的了解,只能是通过《楚辞》中那些瑰丽的描写所激发的艺术想象,至于《楚辞·招魂》篇里那些“内崇楚国之美”的令人神往的诗句,如:  “高堂邃字,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它们所铺陈的,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场景
期刊
冯友兰、冯景兰和冯沅君三兄妹,冯友兰居长,学术成就影响最大,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文化泰斗;其弟冯景兰是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界元老;其妹冯淑兰(沅君),30年代与冰心、丁玲等人齐名,为散文界著名女作家,后来她由文学而学术,遂成知名学者。本文作者因缘际会之下,收集齐冯氏三兄妹的于迹,自是珍贵难得。    当年的冯氏家族是中原的百年望族。至今河南省的唐河县祁仅镇还保存着冯家的故居。冯家祖籍是
期刊
福建德化窑雕塑,以其着意刻画塑像的内涵而著称。这件白釉盘膝观音,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出自明代德化陶瓷雕塑大师何朝宗之手,是其塑像中的典范之作。何朝宗之观音像,后世仿品颇多,观此可作鉴定之据。  盘膝观音宽额长耳,髻上顶戴如意花冠,上披一巾。丰腴端庄的容颜,显露出安然慈祥的表情:双眼低垂,正凝神静思。双唇紧闭,嘴角微微上翘,浮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观音着袒领宽袖衣,
期刊
郑逸悔收藏手札,为了写作,为了艺术欣赏,当然亦存保留历史档案之念,故特别重视书信丰寓的文中资料,在这种理念下,书札不管名头大小,只要具有史料价值,都不拒绝。这种收藏取向及理念获得偏重文史的书札藏家的重视,追慕他的人甚至以“步郑”表达敬意。  没有考证过像郑逸梅那样的旧式名士是否有过自己专属的笺纸,不过在1984年他90岁那年,上海的一些朋友出资为他印过一枚“梅笺”,用来纪念他的90寿辰。这枚“梅笺
期刊
铜镜是照面饰容的梳妆用具。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玻璃镜出现以后,它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了历史舞台。铜镜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特别是战国和汉唐时期的铜镜,其制作精细,纹饰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有铜镜,从现今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两面铜镜。 面是圆形素镜, 面是圆形七角星纹镜。商代的铜镜出土了六面,均为圆形。两面为叶脉
期刊
林徽因与东北大学藏书票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一手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军阀张作霖被炸身亡。28岁的少帅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他深知教育对振兴东北的重要性,同年8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在海内外广聘著名学者到校任教,其中太部分是留学美、英、法、德、日等国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在当时,东北大学的经费和教员工资在全国首屈一指。东北大学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特聘请留美的中
期刊
叶恭绰身材短小而其书天骨开张,风神俊爽。虽盈寸之字,而有寻丈之势。据启功先生言,先生体短而气清,食少而气王,每见米饭只用半盂,面包只拈一片。盛筵之上,亦但取肉边之菜,而文章浩瀚,韵语丰穰,真异禀也。  旧俗丧家点主,以科举人物,尤以年高德劭,屡掌文教之翰苑人物为尚。若曾官礼部者,则尤为人所属望。曾官刑部或按察者,则不能预斯选。清社既屋,居穗遗老以吴道鎔声望最隆。故求者踵至,而其亲家张学华虽亦属翰苑
期刊
“云海阁”主人张宗宪出生名门,“藏”运亨通60余年,是当今全球华人圈数一数二的收藏大家。年轻时,他从十里洋场的放浪公子成为香港的古董店老板,后成为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香港人,以机舱为家,足迹遍布欧、亚、美,进而建立起名为“云海阁”的私人收藏。其收藏有道,屡屡在内地拍卖行制造传奇,拥有着“Robert Chang”以及“No.1”的美誉。其祖父是近代竹刻巨擘,在微雕方面独具一格,数次召入宫
期刊
坐落于姑苏宋仙洲巷的控保建筑“张园”,为香港知名收藏大家张宗宪的宅邸,张先生倦游之余,经常回到故乡苏州小憩,经营装潢他的挚爱,并把五湖四海得来的宝贝悉数庋藏其中,至今已有千余精品,以致触目琳琅、有蔚为大观之盛况。近年来,张先生又对掐丝珐琅情有独钟,海内外苦心搜集,并于2008年在苏州博物馆以特展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这批流落海外的艺术珍品。2009年张先生又举苏州“张园”内所庋藏古玩杂件珍品,再次与大
期刊
在独立声中诞生、集印度5千年文明一堂的大型博物馆  1911年,统治印度的英国一手建造了新德里。市中央相交的两条街道:拉贾帕兹街和姜帕兹街附近,便是新德里国立博物馆的所在地。在独立声高涨之际所计划出来的这所博物馆,最后也在独立愿望实践的同时完工落成:这是印度人民骄傲的标志,而它从古印度文明以至现代艺术的庞大收藏,更细数了长达5千年印度文化的点点滴滴o2()世纪历史巨变下诞生的博物馆  由新德里的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