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开设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编制相应的观察量表对江南大学8门公选课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发现:公选课在学生学习方面,存在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行为少,出勤率低,隐性逃课现象严重的问题;在教师教学方面,存在课堂管理松弛,教学方法、评价形式单一,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的问题;在课堂文化方面,存在学生的课堂权力少、话语权多掌握在教师手中,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的问题,而要改善公选课的课堂情况,需要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公选课;现状;对策;课堂观察
  一、前言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高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开设、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修读的综合素质类通识教育课程①。其开设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了高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公选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以江南大学为例,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和课堂性质四个方面对高校公选课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校改革公选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充分认识公选课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南大学8门公选课作为研究对象。江南大学共开设157门公选课,分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及工程技术四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四类公选课中各选两门,共8门公选课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课堂观察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根据研究需要,编制了相应的观察量表及访谈提纲两种研究工具。其中量表是在《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的基础上,(这里要对量表的由来进行具体介绍,对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的出处姚标出,在参考文献里体现出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形成,分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及课堂性质四个维度。将这四个维度在详细解释一下具体包括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
  1. 课堂互动行为少
  课堂互动性体现在是否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和是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两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问题回答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有5门课的课堂上有学生以举手或点头示意等形式参与回答问题,但是参与的人数都只是个位数,其中那些给学生提供思考时间的课堂一般都会有学生参与回答问题,而那些没有提供思考时间的课堂基本没有学生自主来回答问题,可见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与是否有时间进行思考存在一定的关系。其次在所观察的8个课堂中,只有《财务管理》课上有学生对老师讲解的一个公式提出了质疑,其他课堂上均没有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低和隐性逃课现象严重两方面。
  (1)出勤率低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75%的公选课出勤率低于40%,甚至有三门公选课实到人数只有15人左右,而在仅有的两门出勤率高于50%的公选课上,却存在着高迟到率和高早退率的情况。其中《公共关系学》的早退人数超过20,占实到人数的31.8%;《珍奇生物与插画欣赏》课程中迟到人数达18人,占实到人数的20.5%。
  (2)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到课,却没有把思想集中在听课上面(《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通過观察学生上课行为发现,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人数少之又少,玩手机、聊天、看无关书籍是公选课课堂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如 《生命伦理学》课上有43.4%的学生看其他无关书籍,有9人玩手机聊天,占实到人数的43.4%,整堂课只有在讲到一些有趣的内容时,会偶尔有几名学生抬头听讲。
  (二)教师教学
  1. 课堂管理松弛
  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的课堂管理程度有所欠缺,不采取任何考勤措施。在观察的8个教学课堂上,有62.5%的课堂没有进行考勤,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迟到、早退及随意出入课堂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与一名教师交流中发现,教师们一般都不喜欢采取考勤来控制学生的出勤率,她觉得即使通过考勤,学生的出勤率提高了,但真正听课的人数还是少之又少,另外在课堂纪律上,她表示因为公选课属于大班形式,人数过多,难以管理。
  2. 教学方法、评价形式单一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50%的课堂仅采用讲授法这一教学方法,另外50%的课堂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探究及互动两种形式。教学方法影响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在8门观察的课堂中,内容呈现方式以PPT为主,87.5%的课堂采用了PPT作为呈现方式,少数课堂辅之以视频和板书等形式。
  在评价形式方面,37.5%采用了开卷考试形式,25%采用了大作业形式,也有25%采用了论文形式,另外有12.5%采用了其他评价方法。总的来说,公选课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注重结果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
  3. 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在观察中发现,课后留下来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学生很少,在8门课程中,仅有《英语应用文写作》课,有学生在课堂结束后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另外在教师访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公选课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上,在课后与学生几乎没有交流,问及其原因时,有的教师表示没有多余的时间,有的教师表示没有一个好的交流平台,最多通过邮件进行交流。
  (三)课堂文化
  1. 学生的课堂权力少,话语权多掌握在教师手中
  课程权力具体是指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力、课堂内容选择的权力、选择授课教师的权力、课堂发表自身观点的权力等等。通过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公选课课堂都是教师掌握着话语权,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的机会并不多。另外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内容并不是自己所预期的,如《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的一位学生说“这门课与自己预想的不太相符,课程专注于句子结构的写作,老师会给你修改句子,但是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却没有讲”。   2. 课堂学习氛围差
  从表1可見,公选课的学习氛围并不理想。62.5%的课堂上存在学生讲话的现象,如《美容皮肤科学入门》课,在上课10分钟内,有10名学生在窃窃私语,上课40分钟后,有8名学生在大声讲话;其次27.5%的课堂上存在学生手机震动或响动的现象,甚至在一些课堂上会有学生公然接听电话;更严重的是所有的课堂都存在着学生随意出入课堂的现象。
  四、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高校公选课的实际课堂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
  (一)修订课程方案,提高公选课的重视程度
  学校政策决定教师、学生态度,目前错误的政策导致了公选课在教师与学生眼中分别只是混工作量和混学分的工具。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公选课,但公选课的政策却并不完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公选课开设质量的把关上、公选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对公选课的投资力度上。学校不应该只追求公选课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有的学校通过硬性规定每个学院必须开设多少门公选课的方法来实现量的追求,殊不知这必将导致公选课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公选课的开设方面,学校应该组织有关的专家学者,拟定出一套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目录,严把公选课开设审批关。另外学校应建设一支专业的公选课教师队伍,倡导副教授级以上的教师尤其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公选课的教学中。
  (二)丰富公选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课堂质量
  针对目前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单一、师生间缺乏交流等问题,教师首先应该从内容、方法及评价三方面改进教学设计。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公选课与专业课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调整内容的难易度,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在“以学生为主”原则的指导下,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任务驱动、讨论探究等形式,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将课堂话语权下放给学生;
  最后在评价方面,应该创新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公选课与专业课不同,它并不是要交给学生多少知识,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评价上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如《法律实务》课堂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学生对公选课的认识误区
  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在学生眼中,一直将公选课视为混学分的工具,存在错误的认识观念,因此学生应该纠正对于公选课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公选课的作用与意义。首先在选课上,不应以“容易过、不点名、作业少”等依据盲目、随从地选择,而应该以实用、有价值等依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利于自身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提高的课程。其次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改变随意的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门课,尊重老师,严肃课堂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随意出入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松. 高校公选课现状, 问题及应对分析——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样本[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1(010): 113-117.
  [2] 沈毅, 崔允漷. 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郭德侠. 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09, 6: 003.
  [4] 杨克敏, 牛跟田. 高校公选课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008.
  [5] 况晓慢. 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和思考 [J]. 高等理科教育, 2008, 4: 78-80.
其他文献
翻阅学生习作,常让我怵头:不是语言枯涩生硬,就是内容随意捏造,大话套话成人化,哪有还有丁点的孩子气、生活味。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成为我冥思苦想的问题。  一个冬天的上午,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起了零星的雪花。我领着学生品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熟读解意,诵读体情。分析作者观察山水景物的角度、方法,赞叹苏轼的文采,引导学生写景物时要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和EMBU问卷对云南两所高校的3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成就动机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低成就动机组;(2)健康组的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问题组;(3)避免失败动机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结论:降低避免失败动机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就动机  随着竞争的加剧,现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师范院校毕业后,踏上讲台的15年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陶老先生这句发人深省的话,每天都回荡在我的耳边,我越来越发现身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责任的重大。我觉得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让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学习稳步推进,班主任固然有很多事要做,但其中的细节艺术切不可忽视。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
期刊
摘要: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筹备阶段,每位教师应负起责任,让学生满载着素质教育的丰富果实。本文剖析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九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压力过大,课堂气氛紧张  九年
期刊
摘要:艺术院校部分艺术生进入大学后不注重文化课程学习,文化素养较差,制约着专业学习及能力培养的深入和突破,直接导致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出现严重缺失。本文就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现状、存在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艺术生文化素养几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文化素养;艺术生;提升;艺术院校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者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充分展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各个
期刊
摘要: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严格的护士准入制度,只有注册护士才能成为合法护士,不同国家做法各不相同。以日本、泰国为代表的国家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护考才能成为注册护士;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由各州或各省组织的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注册护士;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资格认证制度,在完成规定的护理学相关课程学习后,通过资格认证直接给予执业注册。我国实行的是通过全国統一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注册护士。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课堂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要使课堂讨论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让课堂讨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真正变课堂为学堂。  关键词:讨论;途径;课堂教学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课改的浪潮,教学模式百花齐放,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
期刊
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纲要》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我国著名学者庞国维曾经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期刊
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人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创设良好的學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