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御冬神器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压力每每引发我们回头羡慕古人,羡慕传统生活的舒缓、朴素。不过,应该清楚的是,往昔生活终究比今天的生活更为艰苦。在冬季,士大夫们需通过种种巧妙设计为文房用具防冻,就足见古时取暖手段低效,无法让整间书房保持足够的温度,以致书案上的砚、墨、笔都会随时结冻,难以使用。
  “暖砚”就是那时冬日书房里必备的用具之一,目的正在于避免砚台内的墨汁凝冻成冰。其形制倒也颇为简单,依照砚台的大小与形状,定制一个配套的铜、瓷或陶匣,四壁要有镂花开孔以便通风透氧。将炭灰填入匣内,埋进一小块烧红的木炭,再将砚台架搁在匣口之上,即成暖砚。
  不过,只要稍不留意,炭火过旺,火焰的直接炙烤便可能导致砚体受损,传统文人最是珍爱自己的美砚,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遗憾发生。于是,到清代,出现了一种更为讲究的形式,在炭匣之上增加一层水屉,水屉之上则有铜砚盘。使用时,于炭匣内放置炭与灰,水屉内注水,这样,炭热是经由水温传递向上,消解了火烤制造的损伤,砚内的墨汁也就不会凝冻。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明人还曾巧加设计,把功能单一的暖砚加以形式上的转变,令其承担更多的用途。明代文人高濂《遵生八笺》里就特意介绍了他非常喜欢的一件特制长方形“暖砚炉”。这种案头小炉也简称为“砚炉”,由铜材打制而成,炉体长一尺二寸、阔七寸,顶面制作为中间底凹、两端升起的样式——中间的低凹处为放置墨与毛笔之位,通过炉腔内的温热防止墨僵笔硬;左边一端相比右端稍微低矮一些,顶面开有小口,将砚台置于小口之上,如此,砚台中的墨汁便不至于因寒冬而结冰;右边一端则制成袖珍灶台的形式,设一小小灶口,可以很方便地将茶壶或酒壶安于其上,同时,在侧壁开个火门以供添炭、清灰。
  可以推测的是,砚炉的内部结构与《遵生八笺》中推介的“提炉”相仿。也就是说,砚炉实际上是一件“水火炉”,半个内腔盛水,半个内腔盛火。水温把隔壁炭火的热量加以传递,烘暖其上的笔、墨、砚,这样既为文房用具防冻,又不至于因火猛而将它们炙焦。
  于是,只要在炉体的“水腔”内注水、“火腔”里添好炭火,就可以一边温茶煮酒独自啜茶读书,也可以招待朋友把酒长谈,因此,高濂下结论说:“三冬之业,不可一日无此于灯檠之间也。”实乃文人书房中最不可缺的御冬设备。
  进入现代生活以后,电、煤气等新能源取代了古老的炭火,暖砚、砚炉等物件早已不见了踪影。不过,我们从流传下来的实物以及文字记录中,依然可以感受中国古人注重设计的精神。
其他文献
<正>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复习备考效果,我在教学"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专题时,给学生呈现了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38题的一部分,希
弓形体病是一种由弓形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对人类危害非常严重。据调查,国内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群弓形体感染率为1.0~38.6%。自谢天华1964年在江西报
拍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时,石头的背上、脸上被咬了几十个包,但不说也不闹,他应该知道这是工作,所以觉得没有必要跟我喊累喊苦。而我尽管心疼,当时也没有多说什么,大概每个
对血液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的研究已近卅多年,现广泛用于临床病原学的鉴别、一些血液病的诊治及估计预后等。我们在1981年对60例新生儿脐血及同期收住的新生儿感染与非感染
以大剂量水杨酸为主的治疗风湿热,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其主要副作用是水杨酸中毒、对胃的刺激、出血倾向和过敏反应。但大剂量水杨酸治疗风湿热诱发中毒性肝炎,却罕有报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能硬塞给学生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科学探究和知识建构是知识产生的两个方面,科学探究是知识建构的外显性操作,知识建构是科学探究的
杨金花,女,1932年出生于枣庄市山亭区徐庄乡画眉村,17岁出嫁到山亭区傅庄乡和睦洞村(1964年改村名为建设村),自幼跟本家一位嫂子学作剪纸,几十年都生活在剪纸艺术比较浓厚的民
VOLVO汽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就有了让女性参与汽车设计的传统,他们成立了一个内部女性参评小组(reference group)。每次新车模型出来,这个小组成员都会为模型打分,指出
应用高中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针对葡萄酒制作的造假手段,设计一种快速鉴定葡萄酒真伪的方法。通过测定待测样品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来分析葡萄酒的品质。 Applying the exist
前言 由于1997年货币危机的发生,人们对东亚的评价已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变为“危机的根源”。虽然货币、金融方面的脆弱性已显露出来,但如果仅凭这一点来评价东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