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临清:清代临清哈达发展动因研究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70738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蒙古、藏民族的族群表征符号,哈达使用广泛、用量庞大,但其生产却多在异地,清代主要仰给于山东临清.临清哈达的商品化连通中原与边疆的双向文化交流,关涉消费地、生产地及流通环节三重维度,与“因俗而治”的王朝民族政策、运河文化的实践张力以及晋商所代表的民间资本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将“何以临清”的问题意识置于清代政治经济的宏观视野之中,理清“显性因子”与“隐性动力”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哈达商品化的运作逻辑,从而从根本上回答山东临清何以成为“历史的选择”.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和人文性等特征.本文结合工业设计毕业设计成果,介绍同济工业设计实践教育接轨和投身国际设计教改前沿的理念及举措.进而,为回应我国设计教育是“接着讲”还是“自己讲”的问题,着力从技术现象学所敞开的具身认知、技术社会和道德物化的哲学视域,诠释和观照设计实践教育“技道合一”的价值追求.
期刊
期刊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依托于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等平台,应产业、科技及社会发展之需进行教学改革,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围绕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尝试将教研融合、产教融合、产研融合的团队研究方向内容融入高年级主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设计+科技+文化”及面向产品—系统—服务的综合性、复杂性社会广泛需求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我国拥有丰厚的竹资源,形成使用竹材编织生活用器的悠久历史,并在传统技艺应用及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历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民俗生活,形成以竹材、竹器为载体的竹工艺文化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了温州竹丝灯笼与西安竹篾子灯笼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认为温州地区更加浓厚的商业文化氛围、政府的有力推动、以融入当代生活为导向的行业的竭力创新,使温州竹丝灯笼较西安竹篾子灯笼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中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教师的学术,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学术”上。基于“活泼泼”教师文化的建构,学术型教师学生观的“精神底色”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学观的“实践路径”在于“怎样培养人”。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教师专业成长;范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6-0018-02  【作者简介】徐月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江苏吴江,215
以蜂农劳动过程和蜂蜜生产全流程的工序考察为基础,分析养蜂流程和蜂箱等装备的清洁性能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用ISO22196标准的抗菌检测法对新型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抗菌能力进行测试,针对我国山村特点和蜂农工作实际要求,综合分析形成对现有装备的创新设计,以解决传统养蜂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清洁生产和装备抗菌问题,拓展养蜂生产装备自洁化的新途径,从工业设计角度使科技服务于乡村振兴.
本文以当代首饰设计课程实践为例,探索设计思维与感官设计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观点转化为教学环节,重新定位当代首饰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强调训练学生的情感设计思维,从而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并且对当代首饰设计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阐释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活动成果和问题,以期为改善设计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案例.
宋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转折期,以往的研究多单纯关注宋镜的物质形态,而缺少对宋镜物质形态及置镜方式之间关联的研究,同时对于此时带柄镜流行的因素,以及带柄镜所反映的文化问题较少论及.本文通过对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的梳理,认为宋镜物质形态与置镜方式之间,以及这两者的改变与带柄镜普及之间均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宋代带柄镜的普及还因此时铜镜使用世俗化、女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使然,而带柄镜自身所具有的宗教文化功能也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